精准化作业设计助力小学数学减负提质的探索
摘要
关键词
精准化作业设计;小学数学;减负提质
正文
一、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减负增效”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特别是近年来,国家推出的“双减政策”成为了教育改革的关键举措。《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要求,学校要严格控制作业量和作业难度,减轻学生课外培训压力,增强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确保学生在完成作业后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和娱乐,从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1]。“双减”实施的核心思想就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时长以及作业总量进行全面压减,最大限度地实现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有效减轻。“双减”的实施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内涵,一个是减负,另一个则是增效,通过课堂教学中知识内容的精准输入和学生听课学习中的有效输入为课后学生课业负担减轻奠定坚实基础[2]。
减负提质是“双减”政策对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小学数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重要基础类学科,应将减负提质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与作业设计两方面,尤其是在作业设计方面,要创新思考,综合探讨,设计多样化作业形式,丰富作业布置类型,从而保质保量完成减负提质任务要求[3]。
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分析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的作业设计存在一些显著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1.作业形式单一
目前,小学数学作业大多数以书面作业为主,主要包括习题和练习册等。单一的作业形式使得学生容易感到枯燥和乏味,缺乏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例如,学生经常被要求完成大量的计算题,这些题目大多形式类似,缺乏变化,导致学生感到疲惫,甚至产生对数学的抵触情绪。单一作业形式未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思维能力,导致数学学习停留在低层次的重复训练上。
2.作业内容枯燥
许多数学作业内容只是对教材知识的简单重复,缺乏趣味性和挑战性。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时,学生的作业通常是让他们画出图形或列举图形的名称和特征,这种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深度,也未能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实际应用。缺乏挑战性的作业设计不仅让学生无法获得更深的数学理解,还影响了他们的思维扩展和创新能力。
3.作业量大且质量低
一些教师为了提高成绩,布置了大量的作业,采用题海战术,结果导致作业量过大且质量较低。尽管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在作业上,但这些重复性强、难度适中的作业并未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学生未能从中掌握核心知识或发展数学思维,反而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压力。
4.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作业设计通常采用统一的标准,未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这导致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得不到足够的挑战,而学习困难的学生则因作业过于复杂而感到挫败,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个体精准化作业设计的策略
三、精准化作业设计的策略
精准化作业设计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的重要策略。通过根据学生差异化需求设计作业,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综合能力的提升。以下是几种精准化作业设计的策略。
1.分层作业设计
分层作业设计是精准化作业设计的核心策略之一。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和需求,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为每个层次的学生设计适合的作业任务。优等生可以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作业,如数学探究题;中等生则应提供巩固性作业,帮助他们进一步掌握知识;学困生则可以布置基础性作业,注重帮助他们夯实基础。通过分层作业设计,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学习效率。
2.趣味性作业设计
趣味性作业设计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传统的作业形式常常枯燥乏味,而趣味性作业通过融入数学游戏、谜语、故事等元素,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例如,设计数学拼图游戏或数学谜语,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思考过程中理解数学概念。这种作业形式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实践性作业设计
实践性作业设计强调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设计观察类作业,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如图形的对称性或数据的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实际意义。调查类作业也是一种有效的设计方式,学生可以通过调查家庭支出或学校周边的商店价格等,培养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实践性作业,学生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4.开放性作业设计
开放性作业设计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创新思维。与传统的作业不同,开放性作业通常没有固定答案,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这种作业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如何用不同方法计算长方形的面积”这样的开放性问题,让学生探索多种解法。此外,开放性作业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生在讨论中相互启发,激发更多的思维火花。
5.及时反馈与个性化评价
及时反馈和个性化评价是精准化作业设计中的关键环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提供反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改正错误。个性化评价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给出不同的评价标准,对优等生给予拓展性的建议,对学困生则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通过有效的反馈与评价,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并根据教师的建议调整学习方法。
四、结语
精准化作业设计不仅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减负提质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关键策略。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教育领域对作业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如何通过优化作业形式与内容,达到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提升学习效果的目标。精准化作业设计正是回应这一需求的创新之举,它通过个性化、差异化的作业设计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然而,要实现精准化作业设计的有效实施,教师需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作业安排,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作业任务。同时,学校和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也至关重要,只有在多方合作和共同努力下,才能使精准化作业设计真正落到实处,为学生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 陈建忠.探究"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减负提质[J].福建教育研究, 2022(9):89-90.
[2] 朱以超.小学数学作业减负提质的策略探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4,(31):113-115+119.
[3] 郭小红.解读减负提质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J].大众文摘, 2023(9):0094-0096.
作者简介:
姓名:王安杰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77年9月 籍贯:陕西商州 民族:汉 学历:本科
职称:中小学一级教师 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