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素养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体现与实践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苑卫芳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亲和乡中心学校 038300

摘要

本文主要围绕小学数学教育中数学素养的体现与实践展开研究。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数学素养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为培养具备高质量数学素养的学生奠定基础。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应用数学素养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以前几年的论文为基础,笔者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教学实践,并将其应用于教学中。本文通过数学素养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应用的教学实践,对学生和教师在数学素养方面的提升作用进行说明。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数学素养 教学设计

正文


数学素养在教育领域中一直被视为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指标之一,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其重要性更是凸显。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的起始阶段,这一时期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和情感态度的培养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研究数学素养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体现与实践,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数学素养的内涵,促进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能为家长和教育决策者提供科学的指导,进一步优化数学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师对数学素养的认识分歧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育实践中,教师对数学素养的认识呈现多元化特点。教师们普遍认为数学素养不仅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能力,更是其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在具体理解上,不同教师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一部分教师强调数学素养的核心在于逻辑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他们倾向于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探索和解决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这种观点认为,数学素养的提升应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他们超越传统的答案寻找更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另一部分教师则着重于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扎实掌握,认为只有在学生拥有坚实的数学知识基础时,才能谈得上具有较高的数学素养。这类教师更注重对学生数学基本概念、基本运算和解题技巧的教学,相信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复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数学教育工具和方法的使用上,教师的认识也呈现分歧。大部分教师认可现代信息技术如电脑、平板电脑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他们认为,这些工具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而一些保守的教师则更倾向于使用传统的教具和方法,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减少电子设备的使用,以便学生能专注于数学知识的内涵学习。

总体而言,小学数学教师对数学素养的认识表明了数学教育观念的多样性。尽管在具体理解和教学实践上存在差异,但大多数教师都认识到数学素养的重要性,并致力于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数学素养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体现与实践

1.数学素养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体现

小学数学教育中数学素养的体现是多方面的,不仅涉及数学知识的掌握,还包括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以及对数学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塑造。这些方面的共同作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素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学知识的扎实掌握。学生应熟悉基本的数学概念、原理和算法,这是数学素养的基础。例如,小学生应该掌握数的四则运算、图形的基本性质、简单的几何构造等。

2数学思维的培养。数学素养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探索、讨论等方式进行思考。

3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数学素养的一个重要体现是能够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包括生活中的问题,如购物找零,到科学研究中的模型构建等。通过解决问题,学生能够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4数学态度和价值观的塑造。良好的数学素养还包括对数学的正确认知和态度。学校教育应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美妙和重要性,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鼓励他们面对数学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

5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在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数学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计算机软件、互联网资源等,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更灵活地应用数学方法进行探究。

6跨学科的数学应用。数学素养还包括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解决跨学科的问题。例如,在科学实验中应用统计学原理,在艺术设计中运用几何知识等,这些都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2. 数学素养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实践

数学素养的提升不依赖于单一的教学方式,而是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有利于学生数学素养发展的学习环境。具体实践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将数学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境相联系,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实用性。例如,通过购物场景来教授分数和比例,或者利用体育活动来引入速度、距离等概念,这样能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采用项目式学习:鼓励学生参与设计、调查和研究类的数学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学到数学知识,还能培养团队合作、批判性思维等多种能力。

3)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丰富数学教学内容,使用计算机软件帮助学生进行数学模拟实验。例如,使用几何画板软件来进行图形的探究,或者利用数学建模软件进行简单的模型构建,这些都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4)开展游戏化学习:将数学学习融入游戏中,如数独、拼图、寻宝游戏等,通过游戏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在游戏过程中设计数学题目或挑战,引导学生在玩乐中学习和思考,从而深化对数学概念和技能的理解。

5)组织数学节日和竞赛活动:通过举办数学节、数学竞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数学才能的舞台。这些活动能够让学生在竞争中学习,在合作中进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6)强调反思与交流: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讨论。教师可以设置定期的学习小组讨论或心得分享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遇到的难题,以及如何解决的经验。这种交流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

3. 数学素养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实践的效果

数学素养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实践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和认知发展有着显著的正面影响。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包括教师的教学设计等,数学素养的培养不仅提高了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也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数学素养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实践效果显著,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还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通过实践证明,数学素养的培养是小学生数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徐刚.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教育观察,2019,(42):123-124.

[2] 林初生.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亚太教育,2022,(17):181-183.

[3] 白振生.优化教学策略,提升数学素养——谈小学生数学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J].华夏教师,2020,(02):6-7.

[4] 张福.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对策分析[J].才智,2020,(08):3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