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减负的对策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蔡自力

福建省南安市水头镇星辉小学 福建 南安 362342

摘要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要求强化教学质量,尤其是课后练习的教学设计,作业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学体系需要不断地创新和发展。教师不能忽略作业的设计,学生需要通过完成作业复习学习过的内容,并且通过完成作业的过程不断地对学习内容进行探析,锻炼自己的知识灵活应用能力。“双减”政策的提出,对当代教育体系带来了巨大影响,也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考验。“双减提质”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在作业设计探索和研究中提升作业设计的质量和效益,需要教师直面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全面地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方法,以更好地适应“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基本需要,达到“双减提质”的目标。语文教师通过对课后作业设计进行变革,实现作业布置合理化,切实缓解学生的课后负担,以还给学生一个健康、愉快的童年。本文就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的合理作业设计对策展开讨论。


关键词

小学语文;双减背景;作业减负

正文


常规课堂的作业设计中,基本以教师的策划为主,这也是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降低的原因。在语文作业内容布置的过程中,不能完全按照教师的想法实行,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要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可以在完成作业的时候,发挥自己潜在的能力,用适宜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发展学科思维,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给学生带来良好的课后学习体验。随着当下我国小学生的课后负担越来越重,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化、多元化发展,“双减”政策的颁布与实施,对作业时长、作业管理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有效减轻了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压力。教师在作业设计时要彰显人文关怀理念,优化作业思路,让作业设计变得更加高效,能提升学生作业的兴趣。教师还要针对现存的作业设计问题,秉持“双减”政策的核心理念,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实现作业设计的优化、合理化,切实落实减负增效。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减负的重要意义

“双减”政策的推行符合新课程改革培养具备核心素养人才的要求,“双减”减少的是学生的课后负担,不变的是对课堂高质量和学生高素质的追求。教师要积极领会和理解“双减”政策的深意和内涵,通过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和教师的教学有效性,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作业形式和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通过建立多样的作业评价体系等教学策略,确实减轻小学生的语文作业负担。

首先,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内容较为基础化,而小学生由于自身年龄的限制,学习基础和自控能力等方面都偏弱,教师只需要将重点内容的作业保留下来,削减重复性、低质量的抄写类作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了解作业的重点所在,提高作业质量的同时,还能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其它学科内容;其次,小学语文学科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内容变得多样化,形式却变得简单化。与此同时,学生对于自己想要提升的方面的意识也更强,努力加强自己的薄弱之处,这也需要家校之间的共同努力。因此,“减负增效”势在必行。作业减少的同时,质量逐渐提升,家长对于学校的教育教学也会更加放心,陪伴孩子的时间也会有所增加,并且还可以让学生利用更多的时间对自己的薄弱科目进行整理,这是非常重要的。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减负的有效策略

1.降低书面作业量,设计多元化作业

“双减”背景下不提倡布置非常多的作业,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布置少量的基础作业,从而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并通过减少作业量,有利于减轻学生完成作业的负担,使学生不再感觉作业非常多。双减政策强调学生的个性化、终身化发展,真正满足小学生的实际需求。学语文教师要结合“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的基本要求,进一步丰富作业的形式,重视实践作业的设计,助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化培养。

例如在《我们奇妙的世界》的学习后,让学生们可以想象下,除去课文中描绘的事物,我们身边还有哪些充满趣味性的事物和角落呢?学生可以将它画下来,并模仿课文的描写写下注释。这一作业集绘画、探究为一体,学生受到吸引,其学习兴趣大幅度提升,纷纷投入到课后学习当中去,且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会被充分激发出来,一个个奇思妙想在脑海中诞生,学生的思维方式将变得更加广阔。在实践中,学生也收获了众多关于生活的小知识、小技巧,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眼界,丰富了学生的认知。又如在学习了《四时田园杂兴》这首诗歌后,教师要积极地丰富作业设计的形式,除了要设计契合教学主题、具有较强启发性和针对性的理论性内容的作业,还要设计开放性类型的作业,如设计古诗背诵、古诗默写等类型的小组活动作业,还可以设计上网查找类似的诗歌进行积累。这种丰富且开放性强的作业设计类型,能更好地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分层设计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教师以往需要布置大量书面作业的多是让学生在课后完成反复抄写、背诵等任务。为减轻小学生的语文作业负担,针对当下部分语文教师设计作业时未考虑到学生之间差异性的现状。在双减之下,语文教师务必要从“满堂灌”式作业设计中得到脱离,采取分层次作业设计,确保作业设计的合理化,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从根本上杜绝学困生“不会做”“不愿做”,而优等生则“不够做”的情况。分层作业的设计具有弹性,能满足不同学生的认知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展示学生的不同智能。作业能促进他们对知识的巩固,能让他们充分地展示自己的个性。教师要打破传统的作业设计思路,将作业分为A、B、C三类,基础扎实的学生可以适当地减少抄写类的作业,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在B类作业中选择,能拓展他们的思维,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只须将A类作业做好即可,能帮助他们夯实基础,形成必要的语言技能。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挑战性的作业,能激发他们的多向思考,让他们体会到成功所带来的乐趣。1

例如,在学习《秋天的雨》一课内容时,教者分层设计作业如下:A类作业:模仿句式,想一想秋天的雨,还将颜色分给了谁?试着写一句;B类作业:这篇文章重点写了秋天的雨的不同特点,有颜色美、气味美以及生命美,除了这些,秋天的雨还给你留下了怎样深刻的印象;C类作业:书后的阅读链接让我们知道了《太阳时钟》这篇文章随季节的变化,太阳的日照时间也发生了变化,日照时间对动物、植物等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请感兴趣的学生去搜集资料,模仿书后的句式,试着写一写,太阳时钟的变化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又如,在《四季之美》这一课的内容,那么在学完之后,教师就可以布置以下三个分层作业:1.体会作者的感情,根据作者对四季不同的情感朗诵课文;2.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呃,说说你认为作者对四季有哪些不同的情感?3.模仿课文中作者的写作手法,写出一篇类似的作文。以上三点就是根据不同难度来制定的,之后,教师也可以针对学生的弱点进行培养,例如在课后进行作业二次选择,这样学生就可以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3.设计实践类作业,降低书面作业量

在布置作业时,教师提出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参观博物馆,并写出参观心得,同时教师还在作业中加入社会实践活动,由此要求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奉献爱心的活动中和义务劳动中,从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以及调动学生积极完成不同形式的作业。课后作业对语文教学的补充、巩固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双减政策的核心在于减负增效,语文教师既要减少书面作业的布置量,也要让学生在作业中有所收获、提升。小学生喜欢新奇有趣的事物,形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这就要教师根据学生这一特点精心设计一些动手实践类、有探索性的作业,让学生在快乐中习得技能,获得知识。

例如在学习古诗《元日》《清明》后,教师也可以以“节日中的诗词”“诗词的魅力”为主题,让学生去挖掘生活中、传统节日中的诗词文化。如,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收集到传统节日中的礼仪文化、节日文化,或者让学生去收集一些描写节日的诗词,在实践中感悟到诗词的文化和意蕴。为能有效检验学生是否切实开展了实践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写报告的方式,分享自己的探索成果,并将学生的收集内容作为评价学生的实践效果的依据。冬天来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画九九消寒图,既了解了节气的知识,还对天气的变化进行了关注,边画边朗诵童谣,更是了解了民风民俗。春节让学生搜集喜爱的春联,摘抄下来背一背,还可以给自己家写春联、剪窗花,开开心心过大年。回老家过年的学生写一写或拍一拍当地的过年习俗,让传统文化的种子根植于学生的心中。3

4.丰富作业模式促成互动作业拓展

教师在作业设计中也要围绕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宽度或者阅读进行针对性的构思。所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时候,要充分进行教学拓展,使学生能够积累更多的素材,并能够在课堂学习和作业完成过程中,逐渐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思想。为减少学生的作业负担,教师可以将一些课后作业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己的作业展示,这样既能够锻炼学生的个人能力,又能让学生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而加深理解。

例如在学习了《四时田园杂兴》这首诗歌后,教师要积极地丰富作业设计的形式,除了要设计契合教学主题、具有较强启发性和针对性的理论性内容的作业,还要设计开放性类型的作业,如设计古诗背诵、古诗默写等类型的小组活动作业,还可以设计上网查找类似的诗歌进行积累。这种丰富且开放性强的作业设计类型,能更好地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业设计与互动结合的有效课后学习体系。让学生们不知不觉中完成语文拓展作业,提升教学质量。此外,在拓展作业设计中,教师让学生利用手机在app软件中阅读一些文章并使其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教师可以直接在APP中对学生的思考作出点评。这种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对完成作业产生动力和信心,能够实现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过程中形成丰富的知识体系和思想观念,通过新颖的互动方式激发学生对于语文科目的学习欲望,并且与作业设计相呼应,形成教学、作业设计与互动结合的有效课后学习体系。让学生们不知不觉中完成语文拓展作业,提升教学质量。

5.建立多样的作业评价体系

多维化学业评价方式,评价学生是否发现语文知识中潜藏的生活知识;评价学生是否知道利用语文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常见问题的优势等等。教师在课堂评价上,应多用激励性评价。并巧用多种形式。一是学生自评,学生完成教师设置对应课堂练习后,多媒体出示答案,自我评价;二是同伴评价,培养合作精神。小组间进行作业互评,学生在互评中的具体实践活动中,通过对比,激励自己提高自己,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三是教师评价,调动主动性,在教师的话语中,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语文学习。传统的语文作业布置完成后,教师要独自批改全班学生的作业。这样做,一方面效率不高,另一方面也不能收到有效的反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积极与学生家长沟通,逐步建立起学生互评、家长监督等多样的作业评价体系。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阅读,例如,学习了《少年闰土》一文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自选鲁迅先生的经典作品加以阅读,并完成读书笔记,让学生两两互相监督彼此的阅读进度,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有的学生选择了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进行阅读,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诸如《采薇》等有趣的故事。又如,在学习了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之后,有的学生选择了继续阅读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进一步阅读课文作者的其他相关作品,在课后预习、实践活动等作业的完成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学习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合作学习。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的作业接受程度和完成情况进行定期的摸排调查,不断地改进作业布置方式和教学策略,以便更好地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结语:

总而言之,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优化小学语文的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形式需要做出创新。让作业设计更加合理化,贴合当代小学生的实际需求,通过恰当的引导,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与智慧创造,让他们的思想得到充分的绽放,能促进他们语言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语文教师必须要重视语文课后作业的设计与安排,以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真正落实减负增效。

参考文献:

[1]李喜强.论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小学语文家庭作业的优化设计[J].课外语文,2019(36):95-96.

[2]陈丽丽.“减负提质”指导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对策[J].小学生(下旬刊),2020(02):42-4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