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探索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袁敏

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

摘要

在当今全球化进程加速和社会经济结构不断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英语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视角出发,分析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探索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旨在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关键词

复合型人才培养; 高职英语教学; 教学改革

正文


一、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各行各业对既掌握专业技能又具备良好英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持续增长。高职教育以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高职英语教学在复合型人才培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当前高职英语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难以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对高职英语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二、复合型人才的内涵与特点

(一)复合型人才的内涵

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在多种学科领域中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管理等工作的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复合型人才不仅仅是简单地掌握多方面知识技能的叠加,更是能够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融合创新,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

(二)复合型人才的特点

1. 跨学科性

复合型人才需要跨越至少两个学科领域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整合。例如,对于一名从事外贸工作的高职毕业生来说,除了要掌握国际贸易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良好的商务英语表达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等英语相关知识和技能。

2. 创新能力

能够融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思维方式,提出新的见解,创造新的工作方法和产品等。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和问题时,复合型人才凭借其多元知识体系碰撞出的创新火花,可以开辟出独特的解决方案。

3. 实践能力

复合型人才还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场景。高职教育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对于高职英语而言,学生能够在英语语境下熟练使用英语开展业务、进行技术交流等实践能力也是复合型人才的重要特点。

三、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目前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设置往往与本科英语教学目标趋同,缺乏高职特色,没有充分体现出为专业服务、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服务的理念。高职英语教学不应仅仅以通过英语等级考试为目标,更应重点关注学生在未来职业场景中使用英语的能力,但实际教学中常常忽略了这一方面。

(二)教学内容与专业需求脱节

1. 通用英语内容占比过大

高职英语教材多以通用英语为主,涉及专业英语的内容较少。大部分教材从内容到结构都侧重于基础英语知识的传授,如语法、词汇、基本阅读能力等,缺乏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行业英语内容,例如,机械制造专业、护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等不同专业领域需要的英语场景表达没有在教材中得到体现。

2. 缺乏跨文化交际内容

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复合型人才的必备能力之一。然而,高职英语教学内容很少涉及到跨文化交际方面,如不同国家的商务礼仪、文化习俗差异等,这使学生在实际跨文化交流场景中不知所措。

(三)教学方法陈旧

1. 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主导性过强

传统的高职英语课堂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花费大量时间讲解单词、语法,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无法满足复合型人才对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要求。

2.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高职英语教学缺乏足够的实践教学环节。课堂上很少模拟真实的职业场景来进行英语教学,如商务谈判模拟、旅游英语场景模拟等。学生实际英语应用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导致学生在进入职场后不能迅速适应英语语境下的工作要求。

(四)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1. 教师跨学科知识储备不足

大多数高职英语教师都是英语专业出身,缺乏学生所学专业的相关知识,难以将英语知识与专业知识相融合传授给学生。例如,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英语教师若不清楚该专业的基本原理、技术术语等,就无法有针对性地开展与该专业相关的英语教学。

2. 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很多高职英语教师缺乏行业实践经验,他们的教学主要基于书本知识,无法准确地向学生传授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运用英语进行沟通、文件处理等技能,影响了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四、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导向

1. 服务专业发展

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应紧密围绕学生的专业需求而设定。例如,对于动漫设计专业的学生,英语教学目标应侧重于使学生能够读懂国外先进的动漫制作技术文献、在国际动漫交流会议上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等与动漫专业相关的英语能力。通过与专业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学生在专业领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

2. 培养综合英语能力

除了满足特定专业需求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不过,这种综合技能的培养是有一定职业指向性的。如对于涉外文秘专业的学生,写作和翻译能力的培养应结合商务信件书写、会议资料翻译等实际场景开展。

(二)优化教学内容:融入专业英语与跨文化交际元素

1. 增加专业英语比重

重新选编高职英语教材,增加与各专业相关的英语内容。例如,烹饪专业的教材可增加西餐烹饪术语、国际美食文化等英语内容;建筑工程专业可涵盖建筑设计英语表达、国际工程招投标英语文件解读等。此外,可以编写校本教材,根据本校专业设置特色选定或创作专业英语专题内容,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使其在未来的职业场景中能更加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工作交流。

2. 强化跨文化交际内容

在高职英语教学内容中融入丰富的跨文化交际内容。一是在课堂教学中系统地介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务礼仪、社会习俗、价值观等内容;二是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体会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并学会正确处理方式。如在国际商务英语课程中,通过模拟进出口贸易商务谈判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不同国家在谈判风格、决策机制等方面的文化差异。

(三)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实践能力

1. 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

以完成具体的任务为教学起点和归宿点。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定任务,如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设定一个“为外国游客制定旅游路线”的英语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主探索所需的英语知识和技能,如查询旅游景点的英语介绍、设计英文旅游路线标识等,同时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任务为导向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2.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情景模拟教学

利用多媒体、虚拟实验室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建真实的职业场景模拟教学。例如,酒店管理专业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酒店前台接待场景、客房服务场景等,学生在模拟场景中用英语完成各项服务流程,提高学生的英语沟通能力以及对实际工作场景的适应能力。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拓展教学资源和教学空间,提升教学效果。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1. 鼓励教师跨学科学习

为教师提供跨学科学习的机会,如鼓励英语教师参加各专业的短期培训课程、学术研讨活动等。例如,让英语教师到汽车制造企业参加技术培训,了解汽车制造工艺流程和专业术语等知识,以便于更好地开展汽车维修专业英语教学。同时,学校可以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如给予奖金、继续教育学时等奖励方式来鼓励教师进行跨学科学习。

2. 提升教师实践能力

学校要积极为教师创造实践锻炼的机会。如可以安排英语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让教师深入企业了解各岗位对英语的实际需求,熟练掌握英语在实际职场中的应用技能。还可以建立校企合作的教师实践基地,邀请企业英语专家到学校开展讲座、培训等活动,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五、结论

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视角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通过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以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的改革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使高职英语教学更好地适应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高职英语教学应不断与时俱进,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复合型英语人才。然而在实施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各高职学校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循序渐进地推进改革,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并持续改进,确保教学改革取得最佳的效果并长久地服务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事业。

 

参考文献

1.段婷,寸碧滢.基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中医药高职英语公共课教学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24):178-179.

2.胡蓉艳.基于“优质校”建设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19):80-82.

3.朱汇.“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研究[J].海外英语,2020,(02):266-267.

4.杨立学.英语专业教学当前发展的困境及来自职业院校的启示[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20,30(01):74-78.DOI:10.19573/j.issn2095-0926.202001014.

5杜丽娉,杨玲.大学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优化[J].继续教育研究,2021,(09):98-10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