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关键词
创设情境教学法;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
正文
一、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一直是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教学法是通过老师可以营造具体而又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被极大地提高了,此举还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随着统编版教材的全面推广使用,如何更好地运用创设情境教学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语言发展、思维能力和情感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们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往往是我们语文老师采用的方法,灌输式的教学教学,往往而忽视了学生作为主体的地位以及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在不断的教改革过程中,情境教学法逐渐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和重视。创设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出具有一定情感氛围和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和思考,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创设情境教学法的重要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创设情境教学法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出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如故事情境、游戏情境、生活情境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我们教学《狐假虎威》这课时,我们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动画视频,创设出一个生动的故事情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狐狸的狡猾和老虎的威风,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被激发了。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创设情境教学法可以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如故事、游戏、实验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们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动画视频,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乌鸦是如何通过动脑筋想办法喝到水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创设情境教学法能够通过创设具有情感氛围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体验情感,从而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我们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我们可以提前准备好有关圆明园的图片与视频,然后在课堂上通过现代化教学工具把这些图片和视频播放出来,从而创设出一个悲愤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圆明园的美丽和毁灭的惨痛,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我们创设情境教学法,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学生的思维能力由此得以提高。我们在教学《蝙蝠和雷达》一课时,我们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去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几个问题:蝙蝠为什么能在黑暗中自由飞翔?雷达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科学家是怎么在蝙蝠身上找到灵感、从而发明了雷达的?……这些问题的设置,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创设情境教学法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
多媒体技术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能够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源,为学生创设出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例如,在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秋天的雨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秋天的雨的美丽和神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比如,在教学《观潮》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钱塘江大潮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这样也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充分利用故事导入创设情境
故事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文学形式之一,利用故事导入创设情境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作为导入新课的内容,为学生创设出一个生动的教学情境。例如,在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时,教师可以讲述周恩来总理小时候的故事,为学生创设出一个励志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再比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教师可以讲述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让学生感受五壮士的英勇无畏和爱国主义精神。
(三)利用角色扮演创设情境
角色扮演是一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体验角色的情感和行为,从而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个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为学生创设出一个真实的教学情境。例如,在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穷人》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桑娜和渔夫,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桑娜和渔夫的善良和勤劳,从而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四)利用生活实例创设情境
语文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利用生活实例创设情境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实例,为学生创设出一个真实的教学情境。例如,在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的母亲是如何关心自己的,为学生创设出一个温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再比如,在教学《找春天》一课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里寻找春天的足迹,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春天的美丽,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五)利用游戏创设情境
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利用游戏创设情境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为学生创设出相应的教学情境。例如,在教学《词语接龙》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词语接龙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巩固词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一)《桂林山水》教学案例
我们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大家采取的是什么方法呢?我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的。具体方法是这样的:首先,教师播放一段桂林山水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然后,教师通过图片展示桂林山水的特点,如漓江的水静、清、绿,桂林的山奇、秀、险。接着,教师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桂林山水之中,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和神奇。最后,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狼牙山五壮士》教学案例
《狼牙山五壮士》这一课我们该如何去教学呢?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教学的,我采取的方法是利用故事导入来创设情境。首先,教师讲述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事迹。然后,教师通过图片展示狼牙山的地形和五壮士的战斗场景,让学生感受五壮士的英勇无畏和爱国主义精神。接着,教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中体验五壮士的情感和行为。最后,教师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表达自己对狼牙山五壮士的敬佩之情,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穷人》教学案例
我们在教学《穷人》这一课时,我们准备采取什么样办法去创设教学情境呢?我的方法是利用角色扮演去创设情境。如何进行“角色扮演”?首先,教师让可以学生分角色扮演桑娜和渔夫,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桑娜和渔夫的善良和勤劳。然后,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桑娜和渔夫在面对困难时的选择,让学生感受桑娜和渔夫的高尚品质。接着,教师让学生讨论如果自己是桑娜和渔夫,会怎么做,让学生在讨论中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和思维能力。最后,教师让学生写一篇作文,描述自己心目中的穷人,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慈母情深》教学案例
在上《慈母情深》这一课时,我们教师又该如何去创设情境呢?我觉得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教师启发学生认真回忆自己的母亲是如何关心自己的?有哪些感人的细节?从这些细节中,让学生感受伟大母爱。然后,教师再通过课前搜集的有关母爱的图片与视频,再课堂上展示一些母亲关心孩子的场景,再次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这个时候,我们再让学生去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中体验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最后,教师让学生写一篇作文,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这一系列的方法与措施,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得到极大的激发,语文成绩也会迅速提升。
五、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注意事项
(一)情境创设要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
情境创设要紧密围绕教学内容,不能脱离教学目标。同时,情境创设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不能过于复杂或简单。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二)情境创设要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
情境创设不仅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要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任务驱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情境创设要注重情感体验
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情境创设要注重情感体验,能够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体验情感,从而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四)情境创设要多样化
情境创设要多样化,不能单一化。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不同的情境创设方法,如多媒体技术、故事导入、角色扮演、生活实例等,为学生创设出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六、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效果
(一)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学生不再觉得语文学习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乐趣和挑战。在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二)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语言实践和思维训练,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三)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创设情境教学法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教师在实施创设情境教学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灵活地运用创设情境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创设情境教学法的实施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七、结论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教学法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自然也提高了。事实告诉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创设情境教学法,为学生创设出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引文出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温儒敏.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特色与使用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10):4-10.
[3] 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