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办高校产教融合的文化融合与协同创新氛围营造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文化融合;协同创新;产教融合
正文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落实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过程中发挥好文化融合的核心作用[1]。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潜在的和持久的。实际上,学生从踏入学校的第一天起就身处学校文化之中并时时处处受到这种文化的影响。实际上,学生从踏入学校的第一天起就已置身于学校文化的氛围之中,时时处处感受着这种文化对其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潜移默化影响。
广西民办高校作为区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产教融合的探索中同样将文化融合视为提升育人效果的重要抓手。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文化与产业的深度结合仍面临挑战。广西作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桥头堡,拥有独特的区域文化与资源优势,这为高校深化产教融合提供了宝贵契机。本文将聚焦文化融合与协同创新氛围的互动关系,分析现状与挑战,探索优化路径,助力高校实现更高水平的产教融合,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与参考。
一、文化融合的内涵与在产教融合中的价值
(一)文化融合是产教融合的基石
产教融合是指“教育界与产业界为了推动技能养成与发展而进行的资源优势互补的合作活动及合作关系。产教融合是一种教育与社会经济生产实践及社会服务紧密合作的过程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思想在职业教育实践中的运用。“产”指一切技能需求者及其社会经济生产、社会服务活动,“教”指一切人才培养活动,包括教育行政部门、企业、学校等主体从事的与教育和技能发展相关的活动[2]。
在教育与产业的融合过程中,文化的交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纽带作用,它是促进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的强大动力[3]。这不仅仅体现为各种文化的简单共生,更着重于在多元环境中深入交流与团体凝聚的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深入开展文化教育,营造全方位立体式的文化氛围,提升技术人才培养质量。还应加强大学制度建设,构建科学制度体系,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构建有利于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的政策环境,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有力的机制保障。
广西地处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核心地带,具备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与国际合作潜力,为民办高校的文化融合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在产教融合中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独特文化资源,不仅能提升高校文化建设的深度与广度,还能为协同创新注入更多活力。
广西作为多民族聚居区,拥有壮族、瑶族、侗族等丰富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资源既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校企合作的重要依托。以壮族为例其传统节庆(如三月三歌节)、手工艺(如壮锦织造)和民俗活动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创意元素,可成为高校与地方企业合作开发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通过将民族文化融入课程设计和创新实践,学生不仅能够学习传统文化,还能探索文化与现代技术的结合路径,从而为地方经济注入新活力。
广西毗邻东盟国家,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东盟国家与广西在语言、饮食、建筑等文化领域具有相似性,这为高校与东盟企业、教育机构的合作提供了基础。例如,广西高校可以借助东盟博览会这一平台,与东盟企业建立文化创意合作项目,共同开发跨境文化产品。通过引进东盟文化元素学生能够在学习和实践中形成国际化视野,增强文化适应力与竞争力。与东盟高校的合作交流还能进一步推动广西民办高校的文化融合与国际化发展。
广西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喀斯特地貌、生态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相结合,为民办高校的课程开发和实践教学提供了多样化的素材。例如,利用壮族传统生态理念与现代农业技术的结合,高校可以与地方企业联合开展绿色农业创新研究。
(二)多元文化的互鉴塑造合作深度
协同创新在实践中反哺文化融合,为地方文化资源的活化与传播注入新动力[4]。通过创新项目,高校与企业能够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科技和产业应用中,赋予其全新的生命力。例如,广西民办高校联合企业将壮锦纹样融入时尚设计和数字化文创产品中,不仅拓展了传统手工艺的商业价值,也通过科技手段扩大了文化的传播范围。创新实践让文化从静态传承转向动态发展,使地方文化与现代需求紧密结合,展现出更强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国际化合作为文化与创新的融合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广西作为中国—东盟合作的重要节点,民办高校可以通过跨国项目将地方文化资源与国际市场需求对接。例如,与东盟国家联合开发跨境文旅产品或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展示民族文化创新成果。
二、协同创新氛围的特征与营造路径
(一)协同创新的多维特征
1.互动性:高校、企业和地方政府的三方联动
协同创新需要高校、企业和地方政府在资源整合、目标设定和项目实施中实现高效联动。高校作为知识创新的核心应主动引导企业技术需求与学术研究对接,通过人才培养、科研支持推动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企业则以市场为导向提供实践平台与资金支持,确保创新项目的商业化应用。地方政府在其中扮演着协调者与保障者的角色,通过政策制定、资源分配和监督评估,推动三方合作的长效机制形成。例如,广西某高校联合地方龙头企业与政府部门,共同建立文化产业园,不仅实现了教育、经济和文化的联动发展,还为区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2.动态性:资源流动与合作深化
协同创新的动态性体现在资源流动与合作深化的双向互动中。高校、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创新合作并非静态模式,而是随着需求变化、政策调整和技术进步而不断优化。例如,在项目实施中高校可以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调整研究方向,企业则通过市场反馈推动创新项目的迭代升级。政府通过灵活调整资金分配和政策支持,及时弥补创新链条中的资源缺口,确保协同创新的可持续性。这种动态的互动机制,不仅增强了各方合作的灵活性,也确保了资源的高效配置。
(二)营造协同创新氛围的策略
1.政策驱动:政府在协同创新中的角色
地方政府在推动协同创新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专项资金支持、政策引导和资源整合政府能够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提供稳定保障。例如,广西政府设立的“校企协同创新专项基金”,为高校与企业的联合项目提供了强有力的财政支持,同时通过减税政策鼓励企业参与教育与科研合作。政府还可以建立区域性创新平台,组织高校与企业定期开展交流活动,促进创新资源的有效对接。政策的精准引导不仅能提升协同创新的效率,也为高校和企业合作提供了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
2.激励机制:创新奖励与评估体系的作用
科学的激励机制能够显著提升协同创新的积极性。通过设置创新奖励项目对参与创新的高校教师、学生和企业员工给予资金或荣誉表彰,能够有效激发各方的主动性[5]。例如,广西某高校设立了“企业导师计划”,邀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导师,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促进了企业与高校的技术合作。此外,动态化的评估体系可以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及时调整资源分配,确保创新项目的目标与成果最大化,实现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
(三)广西特色的协同创新路径
1.结合区域实际推动“一带一路”合作
广西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在推动协同创新方面具备显著的地缘优势。高校可以通过“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与东盟国家开展跨境教育与产业合作。例如,联合东盟高校设立区域性创新研究中心,将广西的特色文化与东盟的产业需求相结合,开发跨境文创产品或技术解决方案。这种跨国合作不仅拓宽了高校与企业的创新边界,也为地方文化与技术在国际舞台上的推广提供了平台。
2.区域资源与协同创新的融合发展
广西丰富的民族文化与自然资源为协同创新提供了独特的实践场景。例如,高校可以以壮族传统文化为载体,与企业合作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将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通过结合地方农业资源与生态技术推动绿色农业创新,打造“文化+科技+产业”的协同发展模式。这种基于区域资源的创新路径不仅能够助力广西民办高校的教育创新,也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可持续的动力。
三、文化融合与协同创新的互动关系
(一)文化融合为协同创新提供土壤
文化融合为创新资源的整合和团队协作提供了重要支持。通过将地方文化融入高校和企业的合作高校能够打造更有凝聚力的创新环境[6]。广西作为多民族聚居区,其丰富的文化元素能够为协同创新注入鲜活的生命力。例如,在科研项目中融入壮族传统文化,不仅增进了团队成员之间的文化认同感,也激发了新的创意和合作潜力。文化互动还能够缩短高校与企业的距离,为创新资源的高效整合铺平道路。高校通过文化主题活动或合作平台推动企业与学术团队形成有效沟通,进一步提升协同创新的效率。
广西高校在文化驱动创新项目中已取得多样化成果。某高校通过与地方非遗保护组织合作将壮锦传统纹样数字化应用于现代设计,设计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这些产品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也推动了壮锦文化的传播与经济化转型。与企业合作开展的“非遗+科技”项目,通过将传统技艺与现代智能制造结合成功实现了文化与技术的双向赋能。
(二)协同创新反哺文化融合的深度
协同创新在实践中反哺文化融合,为地方文化资源注入了新活力。广西高校通过校企合作将传统文化转化为创新资源,赋予其全新的商业价值。例如,在壮族传统农业研究中,高校与企业共同开发生态农业项目,将传统生态理念与现代农业技术结合推动了绿色农业的发展。这种创新实践不仅保护了传统文化,还为其拓展了现代化应用路径,提升了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和地位。文化的动态传承与发展,让地方资源成为创新项目的重要支撑。
国际化合作为文化与创新融合提供了广阔平台。广西高校凭借其毗邻东盟的地理优势,与东盟国家的教育机构和企业建立了密切联系。例如,通过与东盟高校联合开发跨境文化创意课程,广西高校将本地民族文化融入国际化的文创产品中,实现了文化传播的跨国延伸。东盟合作项目中的技术交流也为广西高校的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这种国际化视野不仅增强了地方文化的全球竞争力,也进一步巩固了文化与创新的深度融合。
四、实践案例与经验启示
(一)多领域产教融合的实践与成效
在农业领域,广西某高校与地方农业企业合作开展“生态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将壮族传统农业智慧融入现代农业技术研发。学生参与了基于壮族梯田灌溉理念开发的精准水资源管理技术,不仅有效解决了区域农业用水问题,还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绿色农业水平。该项目实现了文化与农业技术的深度结合,为地方农业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在非遗保护领域,某高校与地方非遗文化传承人及企业联合推进“非遗文化与产品开发”项目将壮锦、瑶绣等民族工艺与现代设计结合,设计出兼具文化特色与市场需求的文创产品。这些作品在区域文化展会中备受关注,进一步扩大了非遗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同时为传统工艺的传承和现代化应用探索了新路径。
在工业科技领域,某高校与本地制造企业合作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开展产品开发项目。高校师生利用壮族文化元素设计出独特的工业产品外观,通过创新的文化融入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学生学习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这些实践项目在育人方面成效显著。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帮助学生掌握了现代农业技术应用的基本方法,同时深刻理解传统农业智慧的环保意义,培养了绿色发展意识。在非遗文化项目中学生通过与传承人的深度合作不仅学习到传统工艺的核心技法,还提升了他们的文化创意能力以及市场意识。在工业产品开发项目中,学生通过产品设计实践掌握了将地方文化与产业需求相结合的创新方法。
(三)文化融合与协同创新的问题与建议
案例分析显示,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与产业需求的精准结合,是文化融合与协同创新成功的基础。例如,壮族农业智慧的提炼、传统手工艺的现代化转型,以及文化与工业设计的结合,都为产教融合提供了鲜明特色和持续动力。校企合作的稳定性至关重要。高校与企业通过建立长期合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目标对接,确保项目实施的高效性和可持续性。
(四)案例暴露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尽管项目成效显著,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文化资源的开发中部分项目对文化内涵的挖掘深度不足,导致文化与技术结合较为表面化。另一些领域的校企合作模式相对松散,缺乏长期规划和精细化管理,制约了项目的持久影响力。为解决这些问题,高校和企业需要强化文化与技术的精准对接,在前期调研中充分了解文化资源的独特性及其市场应用潜力;建立动态调整的项目管理机制,确保合作的长效性。
地方政府在推动文化融合与协同创新方面也应加大支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高质量的校企合作项目,组织文化与产业对接会,搭建更高效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将文化与产业需求的结合点最大化。
五、未来展望与总结
广西民办高校在深化产教融合过程中,应更加注重文化融合与协同创新的深度拓展。未来,可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将其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构建以文化驱动为核心的创新生态体系。通过优化校企合作机制、强化政府政策支持,推动文化与技术的有机结合,实现更高质量的教育成果与产业效益。
文化融合为协同创新提供了强大动力,协同创新则为文化发展注入持续活力。两者的良性互动不仅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新动能,也为中国民办高校产教融合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宝贵经验与示范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如意,罗小波,程芳.区域经济背景下民办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23(19):190-192.
[2] 聂芳.深化民办高校产教融合发展的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3(4):4.
[3] 李鹏,张美艳.基于协同理论的民办高校产教融合课程资源体系构建[C]//2024年高等教育发展论坛论文集(上册).2024.
[4] 蔡兴.民办高校产教融合的政企校育人机制研究[J].职教论坛,2021, 37(3):139-143.
[5] 张晏霖,明峻西.民办高校产教融合创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证研究[J].葡萄酒, 2023(9):0223-0225.
[6] 余海洋.民办高校产教融合现状及建设思考[J].才智, 2023(33):1-4.
作者简介:姓名:谢干兰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88.12 籍贯:广西贺州 民族:瑶族 学历:硕士研究生 职称:讲师 研究方向:数字化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文化传播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民办高等教育专项课题一般项目“广西民办高校产教融合影响因素及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编号:2023JY22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