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藏品预防性保护策略在近代历史文物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
关键词
预防性保护;环境监控;文物保存;南京市博物馆;案例研究
正文
引言:
文物是科学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见证,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博物馆赖以生存的基础。历经岁月的洗礼,大多数文物或多或少都受到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出现不同程度的劣化或病害现象。随着科技的进步,文物保护的理念不断更迭,传统模式下的文物保护方式已很难适应当前的社会需求,因此全面改善馆藏文物保存环境,优化文物管理模式,推动预防性保护工作的开展已成为博物馆界的共识。南京市博物馆不断研究探索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方式,结合绿色发展理念,采用智能化技术与现代管理方法,不断提升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水平。
一、博物馆藏品预防性保护策略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框架
预防性保护这一概念,最早是于1930年在第一届应用科学检测和艺术品保护大会上提出的,其理念是通过采取有效的质量管理、监测、评估、调控等防御措施,抑制环境因素对文物的危害,使文物处于“稳定、洁净”的生存环境,尽可能阻止或延缓文物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改变,达到长久保存的目的。
博物馆藏品的预防性保护策略是基于环境科学、文物学以及现代技术手段而构建,其根本目的在于经由科学规划与管理,竭力将环境因素对文物所造成的损害降至最低限度,进而延长文物的保存周期。此策略着重强调,文物保护断不可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修复手段,而应施行系统性的预防措施,方可实现将损害控制在最低水平。借助于对温湿度、光照、空气质量等环境要素的监控与调控,博物馆能够切实有效地掌控影响文物状态的关键因素,从而避免因环境变化而引发的不可逆损害。
近年来,伴随博物馆藏品保护需求的不断攀升,环境监测以及自动化控制技术已然成为保护策略的重要构成部分,基于无线传感技术、物联网以及大数据分析,博物馆得以实时监控藏品所处环境的各项指标,并且能够通过智能调控系统及时进行调节,以确保文物始终处于最为理想的保存条件。
预防性保护策略还涵盖了对文物展示和存储空间的优化设计,采用专门的展示材料以及高效能的保护设施。库房和展厅在进行改造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文物所需的特殊保存环境,例如采用低湿、防尘的材料,并最大限度减少有害光辐射对文物的直接照射,这种以预防为主导的保护模式,不但提升了文物的保存效果,同时也降低了修复成本,有效避免了由于对环境的忽视而造成的不可弥补的损失。
二、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在近代历史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在近代历史文物保护中的应用,充分彰显了科技与传统文物保护理念的深度融合,现代环境监测技术具备对文物所处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气压以及空气污染物浓度等因素进行实时追踪的能力,而这些精准获取的数据为文物保护提供了量化依据。借助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博物馆能够实现全天候不间断的环境数据采集,从而得以在及时发现环境波动的情况下作出相应调整,这些技术手段的运用,使得环境变化对文物的影响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控制,切实有效地延缓了环境因素对文物造成的自然老化。
温湿度控制系统的引入是环境监测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近代历史文物保护中,温湿度是导致文物劣化的重要环境因素。温度的升高,不仅容易导致霉菌等微生物的滋生,还会加快文物化学结构的破坏,从而导致文物劣化速度的加快。湿度过大会致使有机物材料中纤维素的水解,发生水溶性有机颜料扩撒、颜色改变,加速文物的腐蚀和有害生物的繁殖;湿度过低又会导致文物出现干裂翘曲、酥裂剥落等问题,进而影响其结构的稳定性。环境控制系统,可以使博物馆在微观环境中维持一个恒定的温湿度范围,确保文物材料的物理性能不发生剧烈变化。
除了对温湿度的调控外,光辐射控制也至关重要,紫外线和过强的可见光能够加速文物表面颜料的褪色及脆化,而使用防紫外线玻璃和专用展柜则可以有效阻止光线对文物造成的损害。空气质量控制技术的应用同样不可忽视,文物藏品尤其是纸质和织物类物品,极易受到空气污染物的侵害,硫化氢、二氧化硫、氨气等污染物对文物的腐蚀作用是长期且渐进的。高效的空气净化设备,可以使博物馆有效去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创造一个洁净的保护环境,智能化控制系统能够依据不同文物的保存需求,自动调节不同区域的环境参数,避免人为干预可能带来的误差。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但保障了近代历史文物的长期保存,也为博物馆的日常管理提供了更加科学、精准的操作方法。
三、南京市博物馆预防性保护策略的实施与效果
南京地处中纬度地区,属于北热带湿润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受季风影响,梅雨季节空气潮湿,梅雨过后天气晴燥。如此分明的温湿度变化对文物的保存极为不利。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历史文物保护的重要论述,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精神,根据国家文物局发布的《“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的要求,提高南京市博物馆的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能力,防止人为和自然因素对文物的损害。在实施预防性保护策略方面,南京市博物馆充分考量文物的保存与展示需求,结合当前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编制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方案,开展预防性保护工作,注重文物保存环境的智能化控制,强化环境调控设备与调控监测系统的紧密结合,加强联调运行维护管理水平。通过在库房、展厅安装预防性保护及检测系统,实时检测温度、湿度、光照、紫外线、二氧化碳、VOC等环境数据,一旦发现数据异常,同时联动恒温恒湿机等调控设备进行调节,确保文物的保存环境达到“可控、可持续”的良好保存状态,避免受到不利因素的损害。
近现代文物种类繁杂,几乎囊括了所有质地类型,根据不同材质文物对温湿度的不同要求,博物馆充分考虑个性需求,配置无酸文物袋、文物囊匣和恒湿文物储藏柜等专用储藏设施,改善库房内文物的存储微环境。加强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管理水平,认真践行“文物保护、预防为先”的原则,健全文物安全长效机制,建立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管理制度,加强从业人员的预防性保护意识,科学有效的开展馆藏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工作。
南京市博物馆还紧密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新理念,积极推动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存储、虚拟展览等方式,拓宽文物展示途径,减少因频繁搬动与展示所带来的物理损伤,从而更好地实现文物的长期保存与传承。通过上述预防性保护措施,文物保护微环境得以有效改善,保证了文物储藏环境中温湿度的相对稳定,减少了有害物质对文物的损害,实现文物保护环境的“稳定、洁净”,达到了预防性保护的目的。
结语
俗话说,防患于未然、居安而思危。随着岁月的流逝,文物的消亡无法避免,但通过预防性保护可以大大延缓文物的衰败。博物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是一个长期性、常态化的工作过程,需要先进的预防性保护技术的支持,更需要加强文物工作者的预防性保护意识和健全的管理制度,使实施的预防性保护手段发挥最大功效,如此才能真正实现“风险可识别、险情可处理、效果可评价”的预防性保护目标。
参考文献
[1]唐铭,杜然,石安美,等.博物馆库房环境真菌组成季节性特征研究[J].微生物学报,2024,64(07):2295-2306.
[2]李洁.浅谈申报及实施预防性保护项目的心得及思考——以福建民俗博物馆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4,(07):28-31.
[3]林大永.博物馆文物藏品的预防性保护研究[J].收藏,2024,(04):121-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