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的营造与优化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徐振文

(广州华商学院 广东广州 511300)

摘要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永恒目标,立德树人不能仅仅停留在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中,更要渗透在学生学习的方方面面,体育教学就是很好的能够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学科之一,尤其是在高校,学生的体育是必修课,通过体育课学生更容易消化和理解,并且快速运用到实践中。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述,为高校体育教学打造浓厚的立德树人的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立德树人;高校体育;教学环境营造;方法

正文


目前在高校体育课中,学生的积极性较高,立德树人一般在思政课中普及,学生更多将其作为考点进行记忆,运用到实际中的机会较少,而且课本中所学的立德树人理念大都是宏观的概念,在体育课中渗透立德树人的教育,能够很好的补充一些教材中遗漏的点,并且让学生快速应用,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和氛围。

一、高校体育教学环境塑造与优化中立德树人理念的核心要义

高校体育教学中,应该遵循德育并行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思想和体魄方面都得到相应的提升,但是在目前的体育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此方面的意识都较为薄弱,并未意识到立德树人理念的核心要义,在教学大环境中,只有意识到核心要义,才能在教学中明确前进方向。

(一)德行与体魄同行是高校体育教学的教育起始点

高校体育的教育起点就是为了让学生的德行与体魄都得到锻炼,并非只抓某一方面,高校教育承担着更多的希望与压力,所以在对学生的教育中,更要有责任感。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意识相比其他年级的学生都有了质的提升,教师也要转换教学思维和目标,把德行与体魄同行牢记心中,为社会输出更全面的人才。在科学、合理的安排下,完成教学任务,做到思想与实践两手抓,始终以此作为起点进行教学,同时以此作为终点进行考核,实现德行与体魄的共同进步。

(二)德育全过程培养是大学生体育精神的价值遵循

在体育教学中,除了体育技能,体育精神才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生需要在体育学习中不断提升的能力,我国各中大型体育活动中,除了竞技之外,每次也都体现出了不同的体育精神,这些反而被大部分人忽视。“学而不思则罔”如果学生一味学习体育技能,忽视了体育运动背后的精神,那么体育之于学生就只是一种消遣方式,体育在强健学生体魄的同时,也要让学生的思想从中得到启迪,比如团结协作、勤劳刻苦、坚持不懈等美好品德,都需要学生体会到体育精神之后才能对这些有新的认知。教师要意识到这一点,帮助学生指明方向,学生才能在体育学习和其他学习中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三)立德树人理念是高校体育育人的核心宗旨

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和要求下,立德树人一直被作为重点所推行,高校体育教学的价值导向也不断向此靠拢,因此高校体育育人宗旨并非是阶段性的需求,而是基于大环境需要,也是教育改革的必然结果,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时刻遵循这一宗旨,并且让学生慢慢形成这一意识,在体育学习中,不断汲取体育精神,将立德树人作为核心在教育中推进。

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及德育环境塑造面临的现实困境

高校体育改革就是上文中提及的:以立德树人为核心要义,但是在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中,有很多问题还未解决,要推行新的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方式也困难重重,无论是主观条件还是客观条件,都存在着诸多不足,要顺利开展教育,优化教学环境,就必须先找出问题,寻找解决办法。

(一)体育教学与课程思政建设协同发展成效不显著

第一点是体育教学与课程思政建设协同发展成效不显著,思政建设是当代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但是在目前的很多高校中,思政教育并没有和体育能力放在同等位置,依然存在着体育能力大于思政能力的现象存在,并且这种教育理念一直在被延续,教师和学生并未意识到这种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体育课在学生和教师眼里更多时候是让学生活动的一门课,和思政建设并未牢牢结合,教师没有在体育教学中合理将思政教育融合,没有找出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将思政教育和体育教学割裂开来,所以即使学校或者是教育部门有要求和明确指示,但是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成果依旧不显著。

(二)宣传体育精神教育的方式方法、校园氛围薄弱

第二点是宣传体育精神教育的方式方法、校园氛围薄弱,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精神的宣传大都存在于一些体育竞技赛场上,而这些场合,参与的最多的是体育专业的学生,这就导致高校中体育精神和体育意识的培养出现了两级分化的场面:体育专业的学生在被不断灌输各种体育意识和体育精神,同时体育技能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其他专业的学生几乎接收不到长期、有效的相关教育,而且体育精神教育的宣传不应该仅仅存在于体育场上,更要渗透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为学生学习和体会体育精神教育创设良好的氛围,只有这样,才能让高校的所有学生都受到相应的熏陶。

(三)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工作创新性、多元性整体缺失

第三点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工作创新性、多元性整体缺失,在高校体育文化教育中,建设工作开展时需要多方面渗透,一来能够创设良好的氛围,二来也能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乐趣,形成良性循环,但是在当前的大部分高校中,并没有将文化建设的手段创新,也没有多元化、全方位的进行宣传,学生意识和兴趣都没被培养和带动起来,当前教学手段和介质也在不断更新,教师可以借助学生感兴趣的点入手,加大宣传力度,多样化宣传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弥补之前教学中的不足,帮助学生强身健体的同时,思政能力也有所提升。

(四)寓德于体的贯彻落实欠缺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

第四点是寓德于体的贯彻落实欠缺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寓德于体并非口号,虽然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多的主动性,但并不代表教师可以不考核,体育教学和思政教育融合不好一方面有教学本身的原因,另一方面也和考核评价机制相关,教师和学校并未出具相关的考核评价机制和标准,这就导致学生没有重点对待这些学习内容,和宣传方式一样,考核评价机制也有很多种方式,并不一定要传统的卷面考试,也并不一定是教师或者学校对学生的单向考核,只有把考核评价体系完善起来,寓德于体的教学理念才能深入人心。
(五)体育教学与思政理念的融合缺乏创新保障机制

最后一点是体育教学与思政理念的融合缺乏创新保障机制,体育教学与思政理念的融合不仅仅要在理念上融合,更要在形式上创新,让学生接受,让教师接受,此谓“创新机制”,而且在实施过程中不能一成不变,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和渴求是多方面的,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进行对症下药;有了目标和计划之后,教师要严格实施,不仅要对自己严格,对学生也要提升要求,制定相关制度,用制度来教育学生、督促学生,此谓“保障机制”,只有创新和保证机制双管齐下,才能保证思政教育和体育教学的良好配合。

三、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环境塑造与优化的策略

立德是育人的根本,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之所以立德树人理念薄弱,深入分析原因之后,要找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式,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高校体育教学环境需要认真塑造,从个人到整体打造体育教学中立德树人的良好教学环境。
(一)德体合脉,打造体育教学与课程思政协同共享新机制

当前在体育教学中,没有将体育技能与思政教育进行良好融合,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要从这一方面入手,深化改革体育教学与课程思政的结合,做到你中有我,配合教学。第一点要做到增强意识,教师和学生都要理解到立德树人的根本与核心,思政课程不仅能促进体育教学的进展,同时对体育能力、体育精神也有很强的推进作用,教师认真执行,学生全力配合;第二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准备时刻渗透思政教育,将体育精神、体育运动与思政教育牢牢结合,培养学生能力,比如在进行某些运动时有意识给学生灌输这项运动的精神,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不仅身体素质能做到更快更强,思政学习能力也能有同比提升。最后一点是和其他教学主体相结合,体育教师在思政教育方面经验不足,可以前期与思政教师进行课程的探讨,共同备课,保证体育教学与思政教育和谐共存,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与信息。

(二)以德援体,追求方法多元、内容丰富的体育精神境界

以德援体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共同配合,大学课程中体育课所占比例较少,要在体育课中短期做到立德树人有一定难度,要改善这一困境,学校与教师需要共同商讨,一方面在课时方面做加法,另一方面多样化宣传途径与方式,把思政与体育相结合的理念带出体育课堂,融入学生体育运动的方方面面。首先在课时方面,要做到合理安排,找出适合自己学校的一条特色道路,其次,学校要加强宣传立德树人理念,让学生意识到重要性,最后,多方面进行宣传,无论是多媒体、网络、或者是纸质媒介,全方位覆盖,让学生接收到足够多的信息,感受体育精神的多样性与丰富性。除此之外,还要进一步细化教学方式与进度,做到稳中求进、有条不紊。
(三)文体相助,依托体育文化产业创新高校体育实践教学

体育文化对于体育教学有很重要的依托作用,二者相辅相成,立德树人也不仅仅是学校与教师的任务,同时也是体育文化产业需要认真对待与关注的,高校作为人才输出的主要场所,对于体育文化产业有很大的支撑作用,有相当一部分人才是通过高校进入体育文化产业中的,因此体育文化产业也要为高校的体育教学添砖加瓦,校企合作达到共赢。在这一过程中,各类体育文化产业可以了解高校的体育育人理念,将体育文化渗透到体育教学中,二者达到教育目标一致,同时,可以多组织一些体育文化讲坛及座谈会,结合体育活动,让学生更直观感受文体之间的关联,有助于进一步将文化教育与体育教育相结合。学校也可以主动寻求社会组织与各体育文化企业的合作,帮助高校走出体育教育的困境,给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
(四)德评促体,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高校体育常态化评估

除了要坚持主要方向之外,对于在体育教学中立德树人要有相应的评价体系,督促教师和学生不断进步,缺少评估和监督,体育教学很容易就恢复到之前重体育轻文化的状态,教育部门及高校应该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评价体系,为立德树人在体育课程中的长久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一方面是学校制度的出台,根据国家制度,制定符合自己学校的教学评价体系,形成制度文件,宣传到教师和学生;另一方面要构建多元化主体参与到高校体育教学评估中,例如前文中提及的社会组织,以及体育文化企业,都可以参与到高校的体育教学评价中,给出合理化建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教师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及时纠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学生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进行匿名评价,不断磨合和修正,通过这种方式来促进体育文化的发展。
(五)以体育德,开创高校体育组织荣辱与共的大体育格局

高校体育教学要向上一个台阶,不仅仅是高校本身的责任,同时国家、政府、家庭都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国家要出具政策支持,精准定位大方向、政府要完善机制及各类设备,减少体育文化教学的客观困难、高校要积极配合相应政策,在体育文化教学上也要有使命感,只有这样,高校体育的格局才能提升,做到荣辱与共,在国家稳步上升的过程中,体育文化事业也能蒸蒸日上。

四、结束语

高校体育坚持立德树人需要多方协作,也不能急于求成,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与感知中进行体育与文化的学习,只有这样,立德树人理念的核心要义才能深入人心,体育精神也会终生伴随学生,全方位育人并非一朝一夕的使命,社会、政府、高校、教师、学生的配合缺一不可,从实际国情与教育情况入手解决当前存在问题,才能让体育教学的立德树人意识得到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尚力沛, 程传银. 立德树人视域下学校体育教学中德育的实践困境与优化策略[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21(08):133-134.

[2]徐康健,崔新元.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下高校体育精神的培育与提升路径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17, 7(33):212-213.

[3]袁佳彬. 立德树人环境下高校体育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路径研究[J].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21(08):102-103.

[4]李木林,段同祥.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以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Show大学, 2021, 000(002):P.90-92.

[5]陈礼花,郝玉坡. 体育强国视角下高校体育育人现状及质量提升路径研究--以四川省绵阳市高校为例[J]. 四川工商学院学术新视野, 2022, 7(01):124-125.

[6]翟晓亮,赵佳琪. 新时代高校体育教育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评《高校体育教育立德树人协同发展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 2021(06):190-191.

[7]张洋, 魏军. 立德树人视域下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与路径[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20, 39(6):126-127.

 

基金项目:广州华商学院2020年校级质量工程《大学体育》在线开放课程(编号:HS2021ZLGC05)。

作者简介:徐振文(1970-),男(汉),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广州华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校体育。

通讯地址:武汉市洪山区华师园路2号湾郡B35,刘老师

电话:1860710793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