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你的耳——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意识的唤醒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郑凌仁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四十九中学530000

摘要

本文探讨了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及有效教学方法。首先,通过引入审美意识的概念,强调了其在音乐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接着,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几种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这些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意识的培养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学;审美意识;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多元化教学

正文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审美意识尚未成熟,音乐教育作为学生接触艺术、感受美的重要途径,其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探讨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意识培养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审美意识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审美意识是指个体对美的认识、感受和评价的能力。在音乐教学中,审美意识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鉴赏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为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1]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意识培养的教学方法

(一)情境教学法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富有创意且效果显著的教学方法,它通过模拟或创造与音乐内容相关的具体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音乐的情感与意境,从而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感知和情感体验。情境教学法的实施,有助于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2]

在实施情境教学法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创设各种生动有趣的情境。例如,在教学《春江花月夜》这首古典名曲时,教师可以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春天、江水、花朵和月亮的优美故事,将学生带入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春江花月夜的美丽画面,配以轻柔的乐曲,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下,更加深入地感受这首曲子的意境。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春江花月夜之中,通过角色扮演、即兴创作等方式,让学生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融入到音乐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情境教学法的优点在于它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音乐的情感和意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通过情境教学法的实施,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例如,在教学《二泉映月》这首二胡名曲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述阿炳的生平事迹和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这首曲子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阿炳在月光下拉二胡的场景,配以凄美的乐曲,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这首曲子的深沉和悲凉。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这首曲子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信息化教学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教学手段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和数字化工具等,为音乐教学提供了更加丰富、生动和便捷的教学资源。这些资源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在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资源和工具。例如,在教学《茉莉花》这首民歌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搜索相关的视频、音频和图片等资料,为学生展示茉莉花的美丽形态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优点在于它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生动和丰富的音乐教学资源。这些资源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够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和知识面。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等,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例如,在教学《蓝色多瑙河》这首圆舞曲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多瑙河的美景和圆舞曲的舞蹈场景,让学生感受这首曲子所表达的欢快和浪漫情感。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搜索相关的历史资料和背景知识等,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这首曲子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三)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是一种强调师生、生生之间互动和交流的教学方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互动式教学的实施可以让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表现能力。

在互动式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问答、讨论、合作表演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例如,在教学《小星星》这首儿歌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跟唱歌曲并学习舞蹈动作。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合作表演,每个小组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表演形式和内容进行展示。在表演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指导和点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游戏和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创造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互动式教学的优点在于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力。通过互动式教学的实施,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特点等,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同时,互动式教学还能够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例如,在教学《黄河大合唱》这首大型声乐作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合唱排练和表演。在排练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对方的优点和经验等,提高自己的合唱技巧和表现力。同时,在表演过程中,学生还可以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力量和魅力等,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通过采用情境教学法、多元化教学手段和互动式教学等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为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杭希.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意义和融入路径[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4,9(3):122-124.

[2]顾嘉辉.美美与共乐动人生——小学音乐课堂审美教育策略探寻[J].科普童话,2023(29):4-6.

[3]陶涛.唤醒你的耳——小学音乐教学中留守儿童审美意识的唤醒[J].课程教育研究, 2016(34):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