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中数学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评价量化体系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翟衍安

淄博五中 山东省淄博市 255028

摘要

劳动教育是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课程是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数学学科是一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抽象思维、推理能力的学科,在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新课标倡导“五育”并举,其中“劳动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而高中数学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课程评价量化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落实“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高中数学学科教学实践出发,对高中数学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评价量化体系进行探索,旨在为高中数学学科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评价量化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中数学;劳动教育;评价量化

正文


引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完善以劳动教育为导向的中小学课程体系,注重融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要求:“在高中数学课程中,要将劳动教育与数学学习紧密结合,使学生认识到劳动是创造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体会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

一、高中数学与劳动教育的关系分析

1.1 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作用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五育并举”方针的关键举措。劳动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在劳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高中数学与劳动教育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将高中数学的教学和劳动教育相结合,能够充分发挥出两者之间的优势和作用。高中数学教学能够为劳动教育提供丰富的素材,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高中数学教学还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高中数学与劳动教育应该高度重视、紧密结合。

1.2 高中数学与劳动教育的融合性

将高中数学与劳动教育相结合,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还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和不易,从而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品质。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数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通过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例如:在学习“概率”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和调查采访等方式收集数据,然后根据数据分析概率的大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概率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二、构建高中数学与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理论依据

2.1 教育评价的基本理论

教育评价是指教育系统根据教育目标,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对一定教育系统或对象的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判断,并以适当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过程。教育评价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管理和决策手段,是培养人才,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评价是对整个教育活动的价值判断。它包括:(1)对学校教育活动及整个社会发展过程的价值判断;(2)对学校内部各种活动的价值判断;(3)对教师和学生个体的价值判断;(4)对学生个体发展及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活动的价值判断。它以特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为基础,通过评价主体、评价对象和评价方法来实现。

2.2 数学教育评价的研究现状

数学教育评价的研究现状,目前主要集中在:如何增强教师数学教育评价意识和能力;如何客观、全面地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如何科学地设计数学教育评价内容;如何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有效评价等方面。

数学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被评价者数学学习状况进行测量、分析和解释。它是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数学学习活动为主体,以诊断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问题为出发点,以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

三、构建高中数学与劳动教育评价量化体系的方法与步骤

3.1 评价指标的确定

基于高中数学与劳动教育评价量化体系的构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通过调查,对高中数学与劳动教育评价进行全面的了解与分析,明确其内涵;二是通过与各方面人士的交流与探讨,确定高中数学与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指标;三是依据指标体系,结合高中数学课程内容、高中劳动教育活动实际、各阶段教学目标等,设计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量化体系;四是对所设计的指标进行分级处理,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比例;五是将以上所确定的指标体系进行细化,为高中数学与劳动教育评价量化体系的构建提供基础。

3.2 评价方法的选择

在构建高中数学与劳动教育评价量化体系过程中,应选择科学的评价方法,而目前常用的评价方法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过程性评价法、发展性评价法等。其中,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在实践中被广泛应用,且效果较好;过程性评价法可以对学生在劳动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价,但其适用性不强;发展性评价法能够全面地对学生在劳动教育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能力进行评价,但其评价结果不具有全面性。在高中数学与劳动教育评价量化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应结合各方面情况,选择适合的评价方法,以保证高中数学与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更具科学性、全面性。

3.3 评价体系的建立

在高中数学与劳动教育评价量化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应将其分为两个阶段,即:前期准备阶段和后期实施阶段。前期准备阶段是指在确定评价体系指标的基础上,依据相关理论知识、评价方法、实际情况等,设计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后期实施阶段是指在前一阶段设计出的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开展具体的评价活动。因此,在构建高中数学与劳动教育评价量化体系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个步骤:一是在前期准备阶段中,明确各指标的具体含义;二是依据所确定的指标体系,对各项指标进行分级处理;三是将所确定的指标进行分级处理后,确定各指标权重比例;四是将各指标权重比例进行细化。

四、构建高中数学与劳动教育评价量化体系的实证研究

数学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评价量化体系是一套完整的评价方法,可以对学生的劳动教育情况进行科学客观地评价,从而为后续的劳动教育活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高中数学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评价量化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验证构建的高中数学与劳动教育评价量化体系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通过实证研究,可以检验构建的高中数学与劳动教育评价量化体系是否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劳动教育的开展,并对学生在数学与劳动教育方面做出科学合理地评价。同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构建的高中数学与劳动教育评价量化体系存在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结论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与劳动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将高中数学与劳动教育相结合,不仅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品质,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研究以高中数学与劳动教育评价量化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验证构建的高中数学与劳动教育评价量化体系是否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劳动教育的开展。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构建的高中数学与劳动教育评价量化体系存在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为后续高中数学与劳动教育评价量化体系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构建高中数学与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策略研究[J]。数学学报,2017 (02)

[2]高中数学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评价量化体系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8 (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