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支持下幼儿园韵律活动组织实践
摘要
关键词
信息技术;幼儿园教学;韵律活动;组织实践;实践路径
正文
现阶段,在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中,韵律活动以其独有的价值逐渐受到了更多关注与重视。韵律活动就是借助于有节奏的运动,这种教育教学手段能够让孩子形成一种自由转换的良性媒介,同时在生理、器官、思维以及运动之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在当前的信息技术背景下,幼儿园韵律活动的组织实践有了全新的发展方向,在以下内容中提出了结合生活化、结合游戏性以及结合知识面这几点信息技术支持下幼儿园韵律活动的组织实践路径。
一、韵律活动概述
在传统意义上,韵律活动属于一种简单的模仿性活动,在音乐陪衬之下,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对生活中事物的行进过程进行模仿。在上世纪后期,伴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人们熟悉的奥尔夫音乐一类国外音乐类型逐渐流入到我国,与之进行全方位的动作结合。而韵律活动也出现了十分完整的一个定义,即伴随着音乐当中的相关艺术活动逐渐被称之为韵律活动。
二、韵律活动评价分析
(一)幼儿律动能力
在有关学前儿童的音乐教育研究当中,针对节奏的概念与面熟以及有关身体节律教育下的理论体系,对幼儿时期孩子们的韵律能力进行了清晰的界定,认为其属于一种以幼儿本能、动作体验以及身体运动为基础的音乐体验能力。具体而言,它是一种用于表达情感与舞台表现的音乐类型、从运动、音乐、表达、创新能力,在这四个方面的协作合作对幼儿节奏能力的发展进行描述。比如尽管同行合作能够推进合作与协调能力的提升,但是幼儿存在天生不受束缚的性格特点,这种合作将会对幼儿创造想象能力产生一定限制,幼儿从以往的纯粹模仿有可能因为同伴影响而出现,再加上其他可能对幼儿节奏与表现产生影响的因素,因此一个人在实验设计过程中的实验室测试,该项研究当中不包含协调节奏的能力与技巧,而是借助于行动、音乐以及创新能力[1]。
(二)音乐主题
音乐主题是在古琴音乐当中被发掘的,尤其是汉代,大部分音乐都是以历史故事、人物形象以及故事情节为基础,这部分复杂且曲折的故事在音乐自身或者最显著的情绪音乐标题下是十分困难的表现,为让听者更好的理解音乐内涵,则应当基于这一问题文本。幼儿们的音乐知识十分有限,他们在音乐当中更多是以直觉为基础,如果教师无法充分理解与引导他们的这种搞音乐,旋律、强弱以及节奏一类组成部分,就无法更好的让孩子们融入其中。孩子们大多天生有着喜欢挺故事的特点,比如了解音乐主题,其中有趣的一些故事,结合风格与特色的一些音乐知识,将其作为出发点,不仅能够奠定幼儿音乐风格与音乐基础,也能够满足幼儿们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信息技术支持下幼儿园韵律活动的组织实践路径分析
(一)结合生活化
在幼儿园韵律活动当中,以“蛀牙和牙齿”为例,需要充分结合幼儿生活,幼儿时期的孩子们有些处于换牙期,所以需要让他们了解怎样对牙齿进行保护,并且养成一个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在该活动当中,情境设置同样贯穿于全程,营造一个蛀虫与牙齿的故事,使用多媒体课件动画开展活动。比如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们展示一些蛀牙危害的动画图片与视频,并带有一些适合幼儿园孩子听的背景音乐,通过背景音乐的起伏让学生们明白蛀牙生成的过程、原因以及拥有一颗好的牙齿的重要性。音乐也是其中的关键部分,尤其是一些大班当中的孩子,他们有着更高的音乐敏锐度,往往一下就可以感受到音乐的层次感。因此在活动过程中,就需要着重让幼儿创编表演躲避牙刷、蛀虫啃食牙齿以及刷牙漱口等动作,他们大多有着自身想法。结合他们的实际生活,为动作创编环节创造更多乐趣,同时也能够让他们在表演与游戏当中学习,真正实现在玩乐中学习,在学习中玩乐的效果。
(二)结合游戏性
在教学活动当中,除了开始、过程与结束这三大部分,其中通常也会融入一些游戏成分,有时游戏会贯穿于全程[2]。尤其是在进行韵律活动教学期间,游戏的融入能够发挥出画龙点睛的价值。比如在开展“打地鼠”这个音乐活动当中,以农夫打地鼠这一情境贯穿于全程,打地鼠游戏更是受到了广大幼儿的喜爱。活动过程设置的情境,充分表达出乐曲当中调皮的地鼠、愤怒的农夫这两种情感。教师教学期间,将游戏化全部交由幼儿,而教师则只需要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们播放有关打地鼠的音乐,让学生们自行分组伴随着音乐的律动,在班级内模仿打地鼠游戏,这样不仅可以起到良好的活动效果,同时也可以强化幼儿们的音乐感受,充分表达出其音乐特性,营造出专属于幼儿的游戏活动。
(三)结合知识面
幼儿有着较为单纯的知识世界,离不开成人的帮助,这也是他们积累经验与知识的最佳途径。日常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幼儿们时刻关注生活中的常见事物发展与变化,并将此当成幼儿活动中动作创设的一个基础。在音乐特色活动当中,结合幼儿园当中的特色,将区域内的特色介绍给孩子们,能够有效激发他们的兴趣,同时也能够扩展他们的知识面。借助于实践经验和录像视频等方式推进,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对韵律活动的服务作用,能够让幼儿快速感受昆曲的魅力,尽管幼儿们的表演不够完美,但是他们依旧会兴致勃勃[3]。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孩子们搜集一些抖音、快手当中有关昆曲的短视频,并利用多媒体播放出来,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也能够获取更好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韵律活动开展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的融入,能够有效提高韵律活动的魅力,让幼儿更好的感受与学习,促进幼儿音乐素养的提升,这是奠定幼儿日后学习与成长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爱玲.幼儿韵律游戏的实施策略和探究[J].考试周刊,2020(45):163-164.
[2]何紫薇.浅析信息技术支持下幼儿园韵律活动组织的实践研究[J].休闲,2020(01):111.
[3]蔡婉霞.一体机技术在幼儿园韵律活动中的实践与探索[J].福建教育,2018(31):10-11.
本文系三明市大田县2022年基础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TKTY-2208《基于信息技术支持下幼儿园韵律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