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策略探究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王琳

青岛哲范小学 266100

摘要

本文探讨了“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策略,包括明确单元教学目标、构建单元框架、优化教学设计、注重知识联系与强化综合应用等方面。通过细化教学目标、构建清晰的知识网络、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及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本文旨在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

双减政策、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知识联系、综合应用

正文


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实施,如何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升教学质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设计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因此,探索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有效策略,对于实现“双减”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明确单元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基石在于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设定。这不仅要求教师对教材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还需要他们具备前瞻性的教学视野,能够洞察各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在设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应避免“大而全”的泛泛之谈,而应聚焦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如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维等。通过将单元内容细化为若干既相互独立又紧密相连的主题,教师可以确保每个教学环节都能精准对接教学目标,使学生在逐步深入的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教材,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例如,在教授《校园艺术节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单元时,教师应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及对分数概念的深入理解上。通过将单元内容细化为“分数的引入与意义”、“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运算”等相互独立又紧密相连的主题,确保教学有序展开。结合校园艺术节的情境,教师可设计实际案例,如分配艺术材料、计算评分比例等,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构建坚实的分数知识体系。

二、构建单元框架,优化教学设计

构建单元整体框架是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在把握单元内容的基础上,教师需要深入剖析每个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明确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形成一个清晰、有序的单元知识网络。这个网络不仅要包括主要的知识点,还要涵盖相关的概念、原理、方法和技能,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优化教学设计则是实现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情境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教师还应注重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和生成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此外,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活动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例如,在学习《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时,教师需先明确角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度量方法,再剖析这些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如角的形成、大小变化与边的关系等,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优化教学设计时,教师可设计动手制作活动,如用纸条折叠成不同角度的角,让学生在操作中直观感受角的概念。同时,采用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分组讨论角的特性,促进思维碰撞。探究学习则可通过设置问题如“如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解决方案。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享制作心得和发现,增强课堂互动性。根据学生反馈灵活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深入理解角的初步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注重知识联系,强化综合应用

“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尤为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与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这一策略的核心在于,教师需深刻理解并把握数学知识体系中的逻辑链条,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成网,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通过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如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模块间的交叉融合,促进学生对数学本质的深入理解。强化综合应用则是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另一重要目标。这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跨越单一知识领域的界限,将所学数学知识综合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中。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考验了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更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注重知识联系与强化综合应用是“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关键策略。

例如,在教学《摸球游戏—可能性》这一单元时,教师需紧密围绕“知识联系”与“综合应用”两大核心。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概率基础知识,如“确定与不确定”、“一定、可能、不可能”等概念,与本单元中的“可能性大小”相联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为了强化综合应用,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贴近生活的摸球游戏,如调整不同颜色球的比例来改变摸取特定颜色球的可能性,让学生在游戏中直观体验概率的变化。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随机现象,如天气预测、抽奖活动等,增强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能够深刻理解可能性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还能在综合应用中锻炼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真正实现“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减负增效目标。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明确单元教学目标、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优化教学设计以及注重知识联系与强化综合应用,教师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数学学科上取得优异成绩,更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实践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有效策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黄巧铃.“双减”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研究[J].教师,2024 (09).

[2]郭文平.“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探索[J].新教师,2024 (07).

[3]钱莉.“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策略分析——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23,43(19):26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