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路径探析
摘要
关键词
新课标;小学语文;任务群;策略
正文
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正逐步成为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路径,这一教学模式的提出,是对传统单篇课文教学的超越,更是对语文教育本质的深刻洞察与回应,如何有效实施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仍是当前教育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引导者,学生也需要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积极参与学习任务,通过合作、探究等方式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因此,探析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路径,是对新课标精神的深入解读,更是对语文教育实践的积极探索与反思。
一、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现状
(一)理论理解与实践操作脱节
尽管新课标明确提出了学习任务群的概念和要求,但在实际操作层面,许多教师仍面临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教师对学习任务群的理论内涵理解不深,往往将其简单等同于传统的教学任务布置,缺乏有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策略,导致学习任务群难以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教学价值,他们可能只是按照教材或教参的提示,将学习任务逐一分解并布置给学生,而忽视了学习任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顺序,这种机械化的操作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可能导致学生对学习任务群产生厌倦和抵触情绪。比如部分教师仅将原有教学环节改头换面为“学习任务”,如将“初读课文”改为“任务一:初读感知”,未能体现任务群的系统性和整合性。
(二)单元整体教学实施难度大
单元整体教学要求教师对单元内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度整合,以形成具有内在逻辑和任务递进关系的教学体系。然而,由于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多样,涉及的知识点、技能点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方面,如何有效地将这些内容整合在一起,形成具有连贯性和系统性的教学任务,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大单元学习任务群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但其设计难度和操作复杂性不容忽视,许多教师在实施大单元教学时,往往难以摆脱原有单篇教学的模式束缚,导致学习任务群设计松散,内在逻辑关联不足,难以真正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进阶。此外,单元整体教学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内容重构和教材整合能力,而当前许多教师在这方面存在明显不足,难以胜任这一任务。
(三)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参与度不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机会,学习任务群教学模式虽然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如果任务设计不合理或缺乏趣味性,仍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部分学生对学习任务群感到陌生和无所适从,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二、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策略
(一)精准设计任务,体现整合性与层次性
精准设计任务是学习任务群教学的核心环节,教师需要深入理解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水平,设计出既具有整合性又体现层次性的学习任务,整合性要求任务群内部各个任务之间紧密相连、相互支撑,层次性则要求任务设计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例如,以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金秋季节”为例,教师可设计以下学习任务群,任务一:走进金秋——通过图片、视频等材料引导学生初步感知金秋季节的特点,任务二:品味金秋——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课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并学会用恰当的语言描述金秋景象,任务三:留住金秋——通过写作、绘画等形式表达自己对金秋季节的感受和体验,这三个任务既相互独立又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感受金秋季节的美。
(二)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
教师可以通过模拟现实生活场景、引入实际问题等方式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语文知识、提升语文能力,创设真实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的有效途径,真实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例如,以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自然之美”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以“探索自然奥秘”为主题的学习任务群,在任务一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校园内的自然景物并记录下来,在任务二中,通过多媒体展示自然界的奇妙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任务三中则组织学生开展“小小科学家”活动,让学生分组合作研究一种自然现象并撰写研究报告,这样的学习任务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
(三)强化合作交流,促进思维碰撞与能力提升
合作交流是学习任务群教学的重要特征,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和资源共享,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学会协商和妥协,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以《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二)》为例,教师可设计以“民间故事我来讲”为主题的学习任务群,在任务一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分组选择一篇课文进行角色扮演并准备讲述故事,在任务二中,各小组轮流上台讲述故事其他小组则作为听众进行点评和提问,在任务三中则组织学生开展“民间故事创编大赛”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创编自己的民间故事,这样的学习任务群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意思维,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四)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关注个体差异与全面发展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是学习任务群教学的重要保障,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全面发展,而多元评价体系则注重过程性评价、自评与他评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全面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个方面,通过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教师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
例如,以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某一单元为例,教师可设计以“我的成长足迹”为主题的学习任务群,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可采用观察记录、作品展示、口头报告等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让他们从多个角度审视自己的学习表现和进步情况,同时,教师可根据评价结果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明确下一步的学习目标和方向,多元评价体系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还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语:总而言之,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作为新课标背景下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价值,面对当前教学中的诸多挑战和困难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策略以精准设计任务、创设真实情境、强化合作交流、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为路径推动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的深入开展,相信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随着教师们的不断努力和探索,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定能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亚琪.新课标下学习任务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家长,2023(25):94-96.
[2]朱言刚.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开展路径[J].知识文库,202339(19):21-24.
[3]林巧红.新课标下学习任务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J].考试周刊,2023(48):52-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