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高等教育合作模式研究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朱磊

西安欧亚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1

摘要

本论文聚焦于“一带一路”倡议下高等教育合作模式的研究。通过对沿线国家高等教育现状、合作需求以及已有的合作实践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了多种高等教育合作模式,包括学生交流模式、教师交流与合作教学模式、合作办学模式、科研合作模式以及文化交流与教育资源共享模式等。研究发现这些合作模式在促进沿线国家高等教育发展、人才培养、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沿线国家共同努力不断优化和创新合作模式。


关键词

一带一路、高等教育、合作模式

正文

“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在经济、贸易、文化等多个领域促进了沿线国家的广泛合作。高等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探索有效的高等教育合作模式,有助于整合沿线国家的教育资源,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培养适应“一带一路”建设需求的国际化人才,进而推动沿线国家的全面发展和区域间的深度融合。

一、“一带一路”高等教育合作模式

(一)学生交流模式

    长期留学模式是指学生到沿线国家的高校进行为期数年的学习,以获取学位或深入学习专业知识。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全面深入地体验异国的教育文化,系统学习专业课程。中国吸引了大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生前来留学。例如,许多中亚国家的学生到中国学习汉语、医学、工程等专业。同时,中国也有学生到沿线国家如俄罗斯学习航天技术、到新加坡学习金融管理等。短期交换生模式一般为期一学期或一学年。交换生可以在对方高校学习专业课程、参加学术活动、体验不同的教育文化。这种模式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促进不同国家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二)教师交流与合作教学模式

    教师短期访学与讲学模式是指教师到沿线国家的高校进行短期的学术访问、讲学或参加研讨会。这种模式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分享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共同申请科研项目,开展跨国界的科研合作,整合不同国家的科研思路和方法,解决全球性或区域性的重大科研问题。合作教学模式是指来自不同国家的教师共同承担一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这种模式可以融合不同国家的教学方法和学科视角,为学生提供多元的知识体系。在一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如中国与英国合作的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中、英两国教师共同授课。中国教师讲解中国的商务环境和贸易政策,英国教师介绍英国及欧洲的商务规则和国际商务实践。

(三)合作办学模式

合作办学模式包括联合学院和专业共建。 联合学院模式是指沿线国家的高校共同建立联合学院,整合双方的教育资源,共同制定教学计划、招生计划和学位授予标准等。这种模式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深度整合,培养适应双方需求的国际化人才。专业共建模式是指沿线国家的高校针对某一特定专业进行合作建设。这种模式可以集中双方在该专业领域的优势资源,提升专业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双方高校通过共同制定专业课程体系,共享实验室资源和师资力量,开展联合科研项目,可提高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创新能力。

二、“一带一路”高等教育合作模式面临的挑战

(一)政策与制度差异

    沿线国家的教育政策存在差异,例如在学位认证、教育质量评估标准等方面。不同国家对学位的认可程序和要求各不相同,这可能影响学生交流和联合办学项目的开展。此外,签证和移民政策也会对高等教育合作产生影响。严格的签证政策可能限制教师和学生的流动,增加跨国交流的成本和难度。例如,某些国家对留学签证的审批标准严格,要求提供高额的资金证明等,这可能使一些有留学意愿的学生望而却步。

(二)语言与文化障碍

    沿线国家语言种类繁多,语言障碍是高等教育合作的一大挑战。在教学、科研合作和学生交流过程中,如果没有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会影响合作的效果。例如,在一些联合科研项目中,由于科研人员来自不同语言背景的国家,可能在项目沟通、数据共享等方面存在困难。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也会给高等教育合作带来挑战。文化差异体现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多个方面。例如,西方一些国家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而亚洲一些国家则更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知识的传授,这种差异可能在合作教学过程中产生冲突。

(三)资金与资源投入不足

    开展高等教育合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学生奖学金、教师交流补贴、科研合作项目资金等。然而,部分沿线国家可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有限,无法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此外,不同国家的教育资源在质量、类型等方面存在差异,如何将这些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使其在合作中发挥最大的效益,是一个挑战。

三、优化“一带一路”高等教育合作模式的策略

(一)加强政策沟通与协调

    沿线国家应建立教育政策对话机制,定期就教育政策问题进行交流与协商。通过对话,各国可以了解彼此的教育政策差异,寻求解决学位认证、教育质量评估等问题的方法。例如,可以成立“一带一路”教育政策协调委员会,负责组织各国教育部门官员和高校代表进行政策研讨。此外,各国应在保障国家安全和教育质量的前提下,简化签证与移民手续。可以制定专门针对高等教育合作的签证政策,如为留学生、教师交流人员提供便捷的签证申请通道,降低签证申请门槛,减少不必要的资金证明等要求。

(二)克服语言与文化障碍

    在高等教育合作中,应加强通用语言(如英语)的教学,同时鼓励各国高校开设多语种课程。各国高校可以开展跨文化教育与培训活动,提高师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例如,为即将出国留学或参与国际合作项目的师生提供跨文化培训课程,内容包括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教育理念、师生关系等方面的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国际合作环境。

(三)加大资金与资源投入

建立多元的资金投入机制,除了政府投入外,还可以吸引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参与高等教育合作。例如,可以设立“一带一路”高等教育合作基金,由沿线国家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共同出资,用于支持学生奖学金、教师交流、科研合作等项目。建立教育资源整合协调机构,负责统筹协调沿线国家的教育资源整合工作。该机构可以对各国的教育资源进行评估,根据合作项目的需求,合理分配教育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四、结论

“一带一路”高等教育合作模式多样,涵盖学生交流、教师交流、合作办学、科研合作以及文化交流与教育资源共享等多个方面。这些合作模式在促进沿线国家高等教育发展、人才培养和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然而,目前也面临着政策与制度差异、语言文化障碍、资金与资源投入不足等挑战。通过加强政策沟通与协调、克服语言文化障碍、加大资金与资源投入等策略,可以不断优化这些合作模式,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高等教育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广范围发展,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推进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 黄巨臣. “一带一路”倡议下高等教育国计交流与合作路径[J. 现代教育管理, 2017 11

[2] 朱以财,刘志民. “一带一路”高等教育共同体建设的理论诠释与环境评估[J. 现代教育管理,2019 1.

[3] 王正青,陈昀“.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中亚五国高等教育合作举措与展望[J. 教师教育学报,202182):110-11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