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音乐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认识和思考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阚小妹

如皋市教师发展中心

摘要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新课标体现出新时代的音乐教育目标不仅仅只是音乐知识,而是通过如何利用音乐教育实现坚持以美育人。教师要认真研读新课标,将新课程的标准和要求真正落实到艺术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本文主要针对音乐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认识和思考进行论述。


关键词

音乐新课标;教学思考;教学认识

正文


引言:对比新旧课标,其实两版课标之间是衔接的关系,并非推来。新课标一改旧课标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评价标准不够明确、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学生主体不够凸显、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缺乏应有的关注等等。以以美育人为指导思想与价值取向坚持德育为先,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素养导向,促进核心素养的转化和落实;强化学生主体,推动艺术课程育人方式变革;优化课程内容,体现课程融合发展趋势及其育人价值,为一线教师提供了一份细致、全面的教学指南。

对音乐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认识

针对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教师要将国家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贯彻在每一节的课堂。把好美育教育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不断思考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获得表现能力,形成学科素养。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音乐常态课教学,在课堂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从面向全体到关注人人,为每位学生做好课程规划要有学科建设及课程体系建设理念。第一,新课标仍然坚持全面发展,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孩子品德才是主流。第二,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不同年级学生,学习的层次被区别开,也可以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生源素质,选择适合的学业内容。第三,聚焦核心素养,面向未来,育人和教师的正确导向作用再次被重点提及。传统文化爱国情怀与社会担当是艺术教育重点,有了完善正确的引导,学生自然有了高雅的修养和明辨是非事物的能力。第四,变革育人方式,创新与实践能力是孩子的必备本领,学习不能只盯着书本,结合实践才能出真知。有了这些技能,走出校园的学生才不会与社会脱节,突显了艺术学科的重实践重素养的特点。新课标出台带给大家的信息量非常大,要想深入贯彻落实,教师不仅要学精学透,还要针对目标要求,结合学生认知规律,探讨适合的教育教学方法,将先进的教学理念真正的运用到课堂教学、音乐实践中。

在音乐新课程标准实施下对音乐课程的思考

1.项目化驱动,激活课堂

项目化学习也叫项目式学习,是通过项目探究的方法进行体验式学习的一种形式。这种学习形式,因其具有学习主动建构的特点,逐渐成为当前中小学教师教学实践与探索的一个热词。项目化的学习要有预先的设计、任务的分类、达成的目标。而音乐项目化的学习内容首先要来自学生的生活,要有音乐性的驱动性任务,有评价性,同时学生的参与度也非常重要。为了深入贯彻艺术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全面了解、准确把握艺术新课程的理念及主要变化,切实把课程目标和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在音乐项目化的操作中,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学段性,教学中所提供的数据、量表设计等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同时要关注音乐性:项目作品是展示整个项目的最终目的。学生的作品是对音乐知识、技能了解后的具象化产物,也能加快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体会项目学习的快乐,获得音乐学习上的成功体验。例如,《黄河船夫曲》一课,教师教学是根据第三学段的学习任务二——独唱与合作演唱而设计。在独唱与合作演唱实践中,学唱富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经典民歌,不仅有利于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还能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在听觉感知的基础上学唱歌曲重视对演唱姿势、呼吸方法、音准和节奏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在学唱过程中,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注重演唱的同时,也适当融入律动,增强学生在公众面前表演的自信心。鼓励学生在演唱过程中,融入对陕北民歌的理解和诠释,并进行二度创作和创意表达,不断提升艺术表现水平。再如,教师教学北京童谣《打花巴掌》一课,通过单元学习让学生编写童谣活动,传唱传统民间歌曲,在童谣的体验中感知童谣的特点。在驱动性问题的展开中,在班级里进行了一次童谣创作比赛,以小组为单位,创编一首童谣参赛同时明确了任务清单:收集地方特色(本地)的童谣;通过收集的视频,分析、体验童谣游戏;通过新课的学习,进一步了解童谣的特点;分组进行童谣创作各小组向全班展示并介绍各自的小组的作品分享心得体会。

2.创设情境,以情育人,以情感人

艺术教育的目的在于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润心。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等多样化的艺术形式联结融合,体现了未来的音乐教育朝着更加综合多元的方向发展。作为音乐教师要紧抓新课标这根“指挥棒”,聚焦育人目标,扎扎实实上好每一堂课,落实好核心素养在课程中的转化,真正让艺术教育的芬芳散播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之中。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选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例如,《萤火虫》一课歌曲为四四拍,歌曲的前半部分旋律平稳,营造了宁静、祥和、充满美感与想象的意境,后半部分旋律采用了模进和同头异尾的创作手法,略带欢快的情绪描绘了夏夜里的萤火虫虽然星光点点却照亮了夜空,温暖着人们的内心。这首歌曲旋律优美、富于歌唱性。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展示、音乐渲染、语言描述等方式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音乐理解和体验,并对歌曲中的萤火虫有所感悟和思考萤火虫的光亮虽然很微小,但它却在努力的发光发热去照亮别人,最后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学习萤火虫的乐于奉献的精神。再如,数蛤蟆一课教学中,教师以美为核心,以小动物为主线,从音乐情感入手,先行解决歌曲力度、速度、节奏等音乐元素,引导学生能够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既有动听的唱歌教学,也有优美的舞蹈加入,更有全班式乐队的合作表演整个课堂氛围活跃且融洽。整节课中融节奏、歌唱及声势律动于一体,课堂上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学习了音乐要素等,幽默好玩的音乐把学生带到了快乐的欢乐时光,创编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开拓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最后,通过愉悦、新颖的音乐教学活动让他们的审美趣味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扩展,以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并获得美感体验让学生从视觉、听觉、情感想象等多方面获得美感。运用听、看、说、做等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美的情趣、发散学生的思维。教师要让孩子在音乐课上学习到音乐知识,更要接受美的熏陶,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3.音乐创造力培养,提高思维

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上,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想象,充分发掘学生的音乐潜力,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使他们掌握所学的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创造性的培养,在教学中要注意对其进行积极的正面的激励。《瀑布》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歌曲舞蹈编排、歌词改编等活动,为学生营造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创作空间把学生们领进宏大壮观的音画世界,用音乐激发学生对画面的联想,了解音画随后通过亲身体验民族管弦乐器对瀑布画面的表现作用,增强对乐器叠加这一创作手法的认知通过演唱、画旋律线等方式感受主题旋律的起伏,升华情感,了解主题重复变化的创作手法最后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简单的乐器编创音画作品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响探索,音乐创造表现的持续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再如,教师《四季的歌》一课的教学活动中实现“一课多歌”,通过多声部声势律动、模唱听唱游戏、律动表现音乐、音响探索等环节,充分关注学生、关注音乐要素关注学生音乐能力尤其是结合歌曲《樱花》进行编创与活动的环节,充分利用人声、打击乐器以及生活中的物品,让学生探索各种音响,表现春天的早晨,完成一首优美动听的音响交响曲。在课堂上,教师注重兴趣指引,让学生经历快乐的音乐体验,充分关注了学生本体的音乐感受,采用“跳一跳”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唱、动、写等活动中,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用反复聆听、对比、体验等方式,呈现出表达自己情感的音乐作品,充分激发学生音乐创作的愿望,享受创作体验活动的快乐,为今后的歌曲创作学习开启崭新的篇章。

4.互动教育提升学生音乐素质

2022版新课标非常注重“体验互动教育”,注重让孩子在艺术课程学习中有探究和即兴表演的能力更加强化学科的实践性,推荐情境表演、创编展示、小型歌舞剧表演等形式来呈现教学效果。例如,开展二年级唱歌课《小动物唱歌》本节课根据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以歌曲小猫和小狗的叫声为切入点贯穿整节课的教学教师根据学情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以节奏二声部导入,从听“叫声”“叫声”→演“叫声”,使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和体验力度变化。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相互击掌等形式进行二声部节奏伴奏,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快乐,深刻体现了“乐学协作、人人参与”的课堂文化。

5.音乐表现力培养,提高综合素养

在新课程标准下,音乐教育应重视对学生的审美表达,提高他们的歌唱和表演水平,从而提高审美水平。在音乐课上,教师要采取多种方式,使孩子们学会歌曲、了解简明的乐曲等,学生要能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所以在音乐基本功的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加强练习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萤火虫》一课的设计中,教师结合这节课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喜好与认知,由大森林的情景造型加律动导入,以萤火虫的飞舞时的形态贯穿教学,从教师的歌表演,学生的模仿和自由表演体验等音乐活动中,感受萤火虫可爱调皮飞舞的形态并且激发他们的兴趣在学唱歌曲部分,采用了图谱与五线谱相结合的方式解决教学中的跳跃与连贯的唱法。在唱歌课《春天来了》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春景,听觉领先、动觉切入以律动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进教室。在歌曲学习环节中,她把外部的“听”与内部的“动”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突破局部难点——大跳音程结合圆滑线的演唱,感受四三拍的节拍韵律,进而重点落实歌曲教唱。在小组讨论、创编歌词、分小组展示等过程中,升华情感,为感受春天朝气蓬勃的情绪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学唱过程中,由浅及深层层突破,体会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借助舞蹈模仿,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小组合作中,体验创编歌词乐趣。表现儿童对大自然美好事物的好奇和向往。

6.以学生为主体,营造探索音乐空间

2022版新课标将原来的“音乐课程标准”改为“艺术课程标准”,音乐不再是单独的一个学科门类,而是融入了“艺术”的学科群范畴中,这需要音乐教师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高的站位,要不断学习,丰富只是底蕴与内涵,成就高效课堂。音乐教师应该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在课上以学生为主体,留给学生积极思考的空间,从而促进学生的积极主动发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提高音乐素养。如:教学《拉库卡拉查》一课中教师以律动导入,发挥教师自身专业优势,从拉库卡拉查本意出发,引出蟑螂舞,并模仿其典型动作,通过听、学、唱、跳等环节加深学生对热情奔放的墨西哥音乐的理解与认识,并欣赏由黎锦光先生改编的同名电子音乐《拉库卡拉查》,发挥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不断通过聆听、感受、对比、分析、发展等手段逐渐引出变奏曲式的特点,立足音乐核心素养,达到深度学习的学习效果,从而体现微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整个课堂注重感知体验通过听辨、学唱、思考等教学环节,一步步加深学生对墨西哥音乐的理解和认识,并引入电子音乐和变奏曲式的知识点,从而给予我们不同的音乐感受。再如,教学《赶圩归来啊哩哩》一课中,老师以猜歌词的形式导入,让学生了解彝族传统习俗文化与衬词啊哩哩,引导学生发现歌曲的重难点通过高低、长短、强弱、音色的等音乐要素引导学生进行不同角度的创编,并引入流行音乐的元素改变歌曲,让学生在感受传统彝族音乐风格的同时,领略现代流行音乐的魅力;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创作的乐趣,始终遵循把学生放在首位的新课标理念。

结语:在教育变革时期,音乐教育工作者应以学生为本,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改革传统的唱歌课、欣赏课、音乐知识传授课和思想品德教育课,创造性地、灵活地使用教材,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或促进者。

参考文献

[1] 黄燕.音乐教学游戏化活动与游戏精神的渗透——对新课标理念下小学低段音乐游戏教学的思考[J].浙江教学研究(5):40-41.

[2] 唐鸿.新课标新理念新收获——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的策略探讨[J].读写算:教育导刊(13):43.

 

作者简介内容: 姓名(阚小妹)  出生年月 1980.01) 性别 (女)民族(汉) 籍贯(江苏)  最高学历(本科)  职称 (中高)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教材版本(苏少版)课题来源,项目名称编号() 邮编(226500) 单位 (如皋市教师发展中心) 收杂志 联系地址电话 (江苏省如皋市金鼎名城13-307,电话:1377381438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