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策略与实践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蒋利均

蓬溪县天福镇初级中学校 629111

摘要

本文探讨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策略与实践。首先,强调了精心设计问题的重要性,提出了“问题性水平”的概念,并阐述了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调整问题难度。其次,指出教学活动应从教师主导转向学生主动提问,并引用叶圣陶先生的教育理念作为支持。展示了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技巧。最后,讨论了教育家的观点对学生学习规律的启示,以及如何通过小组讨论和情境模拟等活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初中语文;问题;解决能力

正文


引言

在当今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其中,问题解决能力是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初中语文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一、精心构思问题

在实施基于问题的教学策略时,核心在于精心构思问题,以便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实际情况表明,问题教学法的成效关键在于问题的精心设计。正如马赫穆托夫所倡导的“问题性水平”概念,这一概念直接关联到问题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效能。当设计的问题具有较高的“问题性水平”时,它们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复杂的认知活动,从而增强思维训练的效果[1]。相对而言,如果问题的“问题性水平”较低,可能仅涉及简单的信息获取,难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当然,问题的“问题性水平”不宜过高,以免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范围,使他们无法应对。理想的状态是,问题的“问题性水平”应该是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即达到了“跳一跳能摘到桃子”的水平[2]。这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相一致,即问题应该与学生当前的能力和发展水平相匹配。如果问题的难度过高,可能会阻碍学生的认知成长,反而导致努力白费。

二、以学生提出问题为主

在实施问题驱动教学策略的过程中,教学活动应逐步演化,从教师为主导的发问逐渐转变为学生主动提问的中心环节。我国教育界的卓越代表叶圣陶先生以其深刻的洞见阐明了教育的真谛:“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使学生在无需教师直接指导的情况下,自主地塑造和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这句话深刻揭示了语文教学的核心宗旨,即教师的责任在于激发学生的语文潜能,引导他们最终能够独立地运用语言技能。在这种教学理念下,学生不仅能够独立地听、说、读、写,而且能够在这些活动中展现出个人的思考和创造力。

为了达成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特别是在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方面。这种能力不仅仅是学习的基础,更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关键。在语文教学中,通过问题教学法的实施,教师应逐步减少自身提问的频率,转而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例如,在阅读一篇文学作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主题、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如何提出问题,还需要学会如何通过合作和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的实践中提出和解决问题。例如,在教授古代文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历史角色,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在扮演过程中自然地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与历史事件相关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引导者和促进者,通过提供适当的资源和指导,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问题教学法仅仅停留在教师提问的层面,学生将无法充分体验自主学习的过程,这也将限制了问题教学法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方面的潜力[3]。因此,教师应当致力于创造一个环境,让学生能够自由地提出问题,自主地探究答案,从而真正实现教育的根本目标。

为了最大化地发挥问题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我认为,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培养学生们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这一目标的达成,核心在于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产生疑问和思考。在我国北宋时期,教育家张载在讨论学习方法时,强调了“学则需疑”的必要性,他提出了只有在质疑和探索中,学生才能真正进步的观点。这一思想在南宋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朱熹提出了“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的论断。这些教育家的观点揭示了学生学习的自然规律,即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一个从产生疑问到解答疑问的过程[4]。简而言之,这就是一个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一规律对于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提问,主动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引发思考的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尝试找到答案。例如,在学习古诗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诗人的创作背景、情感表达以及诗句的深层含义,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5]。这样,学生可以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除了鼓励学生提问,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中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疑问,并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贯彻纲举目张的精神

实施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时,我们必须坚持关键性的教学理念,将问题教学作为激发其他教学技巧应用的核心动力。正如本文开头所述,语文教学的目标本身就是多维度和综合性的。这种目标的多维度特征意味着我们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应对,而目标的综合性特征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实现各种方法的有效融合。如果我们将问题教学视为唯一的教学途径,忽略其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协同作用,企图单靠它来完成语文教学的所有目标,这样的做法无疑是错误的。

我们之所以将问题教学视为推动其他教学策略实施的关键,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心理的深刻理解。通常情况下,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从对问题的好奇和探索开始的。问题能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驱使他们主动寻找答案,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知识。在问题教学的引导下,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变成了积极的探索者和思考者。

例如,在语文课堂上,教师通过提出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如“这首诗中的意象是如何反映出诗人的情感?”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为了找到答案,可能会回顾诗中的词句,分析诗人的生平背景,甚至探讨诗歌的历史文化背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锻炼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知不觉地运用了文学鉴赏、历史知识和文化理解等多学科的知识。

此外,问题教学还能有效地串联起其他教学方法,如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等。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不同的观点和解决方案;也可以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知识。

结束语

通过对问题教学策略的深入研究与实践探索,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提问、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设真实学习情境,是提升初中学生语文问题解决能力的关键。教师应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梁峰.起于"兴趣"宜于"主体"用于"实践"——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在初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中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导学:上旬刊, 2018(2):1.

[2] 王艺璇.创新教育视角下的初中语文教学问题与策略[J].新作文(教研), 2023(7):0069-0071.

[3] 李巧云.浅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2(2):3.

[4] 简景云.立足文本解读的初中语文教学探微——评《统编语文教材与文本解读(初中卷)》[J].语文建设, 2024(5):I0001.

[5] 李金云,李胜利.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研究2021年度报告 ——基于《初中语文教与学》论文转载情况的统计与分析[J].语文建设, 2022(5):19-2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