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数字档案建设策略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胡月

湖北长江传媒数字出版有限公司

摘要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档案的建设成为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本文通过分析数字档案建设的现状,探讨了档案数字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如标准化不足、技术更新频繁、安全性和隐私保护问题等。为了提高数字档案的管理效率与利用水平,本文提出了多项策略建议,包括:建立统一的数字档案标准体系、加强档案信息安全保护、推动档案的智能化管理、加强人才培养以及提高公众档案意识。最终,本文强调数字档案的建设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管理和服务理念的提升。


关键词

数字档案;档案管理;标准化;信息安全;智能化;人才培养;档案意识

正文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档案作为历史信息的重要载体,也面临着由传统纸质档案向数字档案转型的机遇和挑战。数字档案的建设不仅能够提升档案管理的效率,还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档案信息资源。因此,探索并制定有效的数字档案建设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数字档案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数字档案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档案数字化进程不平衡

   数字档案建设的进程在不同地区和单位之间存在显著的不平衡现象。这种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区域、经济水平、技术能力和政策落实等多个方面。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往往在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资源和资金支持上占有优势,这使得这些地区的数字档案建设进展较为迅速。例如,一些大型机构已经完成了档案数字化,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数字档案管理系统。这些系统不仅支持档案的在线查询和共享,还能够实现跨部门、跨机构的协同工作,极大地提升了档案的利用效率。相比之下,偏远地区和中小型单位的数字档案建设却面临诸多困难。一方面,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持使得这些地区难以采购先进的设备和系统。另一方面,这些单位在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上往往存在人才短缺的问题,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和技术支持团队,导致档案数字化的进程缓慢。此外,政策推动和管理力度的差异也使得一些地区和单位对数字档案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数字化建设的整体推进不平衡。这种不平衡的数字化进程使得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率出现差异,尤其是在档案的共享与协作管理方面。大中城市的数字档案往往可以实现跨区域、跨部门的资源共享,然而,偏远地区的档案由于缺乏数字化基础设施,难以有效融入这一共享体系,导致了档案资源利用的“孤岛”现象。

2. 标准体系不健全

   档案数字化过程中,标准化是确保档案资源能够有效管理和共享的基础。然而,目前在数字档案领域,标准体系仍然不够健全,且缺乏一个统一的行业标准。虽然国家和行业已经制定了一些关于档案数字化的规范和标准,如《电子文件管理规范》《数字档案馆建设规范》等,但这些标准的应用广度和深度还不够,尤其是在数据格式、档案分类、档案检索系统等关键环节,标准的不统一导致了档案管理和利用中的诸多问题。首先,在数据格式方面,不同地区和单位采用的档案数据存储格式多样,缺乏统一的标准,这给档案信息的共享和流通带来了障碍。例如,同一份档案可能因格式不兼容而无法在不同的管理系统中互通,这导致了档案资源的重复存储和管理成本的增加。其次,档案分类和标识方法的差异也进一步加大了档案信息的管理难度。不同的单位和部门在档案分类上往往依据各自的需求和管理习惯制定分类体系,这使得档案在跨系统管理和搜索时难以形成统一标准,影响了档案信息的检索效率和准确性。此外,档案检索系统的标准化问题也是制约数字档案利用的关键因素。不同系统的检索标准不统一,使得跨平台的档案检索变得困难,用户无法通过一个系统检索到所有相关档案信息。标准的不统一也使得后续的档案智能化管理受到限制,影响了档案系统的扩展性和可持续性。因此,推动统一的数字档案标准体系建设迫在眉睫,各级档案管理部门需要共同协作,形成一个涵盖数据格式、分类、存储、检索等各个方面的标准化体系,从而提升档案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效率

3. 信息安全问题突出

   在数字档案的管理过程中,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档案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挑战。数字档案中通常包含大量的机密信息和敏感数据,这些信息一旦泄露或遭到非法篡改,将会对档案持有者及相关机构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引发法律风险和公共安全隐患。因此,如何有效地保障数字档案的安全性和隐私性,已经成为档案管理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目前,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在安全防护方面的措施还相对薄弱,尤其是在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备份和恢复机制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许多档案管理系统在数据传输和存储过程中没有采取足够的加密措施,这使得黑客攻击和数据窃取的风险大大增加。同时,部分单位的档案访问控制机制不够严格,用户权限管理不到位,导致一些未经授权的人员能够轻易获取敏感档案,增加了档案泄露的可能性。此外,许多数字档案管理系统缺乏完善的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机制,一旦系统遭到攻击或出现故障,档案数据可能无法及时恢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4. 技术更新带来的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档案管理系统面临着不断升级和更新的需求。数字档案的建设需要依托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而技术更新的频率和速度也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现阶段,一些档案管理单位由于缺乏技术支持和资金投入,无法及时跟进新技术的应用和系统更新,导致系统老化问题严重,进而影响了档案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档案管理系统的技术更新不仅仅涉及硬件设备的升级,更包括软件系统的优化与创新。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迅速发展,档案管理系统可以通过这些新技术实现更高效的管理和利用。然而,由于新技术的应用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较高的资金投入,一些中小型档案管理单位难以负担技术更新的高昂成本。此外,这些单位还面临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现有的档案管理人员往往缺乏系统的技术培训,难以适应新技术的应用要求,导致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低下。此外,技术更新带来的不确定性也是档案管理单位面临的另一挑战。新技术的引入需要大量的测试和适应期,系统的稳定性和兼容性问题常常会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连续性。

 、数字档案建设的策略

1. 建立统一的数字档案标准体系

   数字档案的标准化是数字化档案管理体系高效运转的基石,也是实现跨系统合作与资源共享的必要条件。当前,档案管理部门面临着不同档案管理系统间缺乏统一标准的问题,这导致档案信息在格式、分类、检索等方面难以互通,从而影响档案的共享与利用效率。因此,推动数字档案的标准化建设尤为重要,各级档案管理部门应当主动承担起制定和推广标准的责任。

首先,数字档案标准的制定应覆盖数据格式、档案分类、档案标识、存储方法和检索机制等各个方面。在数据格式方面,标准化可以确保档案数据能够在不同管理系统中无缝传输和存储,减少因格式不兼容导致的数据信息丢失或错误。在档案分类和标识方面,标准化可以有效提高档案资源的组织性和可检索性,方便跨部门或跨平台的档案共享。存储和检索的标准化则能确保档案数据的长期保存和高效利用,保证在未来技术更新或系统迁移过程中,档案信息能够稳定、准确地被获取。通过建立和实施统一的标准体系,不同档案管理系统之间的协同合作和数据交换将更加顺畅。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率,还能推动档案信息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进行共享和协作,促进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公众更好地使用档案资源。此外,标准化还为档案管理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未来档案管理系统的扩展性和兼容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2. 加强档案信息安全保护

 

数字档案的安全性和隐私性至关重要,尤其是在网络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档案信息面临的安全威胁愈发严重。为了保护数字档案的安全,各档案管理部门必须采取多层次的安全保障措施。首先,应当建立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实行基于角色的权限管理,确保只有具备合法权限的用户才能访问和操作特定档案。这一机制应包括身份验证、双重认证等技术手段,避免未经授权的人员获取敏感信息。其次,应采用先进的数据加密技术来保护档案数据的安全。在数据传输和存储的各个环节中,必须采用高强度的加密算法,确保档案数据不会在传输过程中被截获,或者在存储介质上被非法访问或篡改。此外,针对机密级档案,应该制定更加严格的加密标准和防护措施,确保数据的绝对安全。最后,档案管理部门应定期进行安全审计与漏洞扫描,主动识别和修复系统中的安全漏洞。定期更新安全防护软件和硬件,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始终处于最高水准。在发现系统有潜在风险时,必须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并通过备份机制确保档案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通过这些综合措施,可以大幅降低档案数据的安全风险,确保数字档案在信息化管理中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3. 推动档案智能化管理

 

推动档案智能化管理是提高数字档案管理效率的重要举措。智能化管理依托人工智能(AI)、自然语言处理(NLP)和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为档案的分类、存储、检索和利用带来全新的变革。首先,通过引入智能检索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档案信息检索的准确性和速度。智能检索能够自动分析用户需求,通过语义分析、关键词匹配等方法快速找到相关档案,减少传统检索中冗长的手动查询步骤,大大提升了用户的工作效率。此外,智能化管理还可以通过自动化的档案分类和标注技术减轻档案管理人员的负担。通过AI技术,系统能够自动识别和分类海量档案信息,并为每个档案打上适合的标签,避免了人工分类中的错误和偏差。这不仅提高了档案的组织性,还使得未来的档案检索更加高效便捷。大数据分析技术也为档案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对档案数据的深入挖掘和分析,可以帮助管理者发掘档案中隐藏的潜在信息价值。这些分析结果可以为组织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帮助识别趋势、发现问题并优化资源分配。因此,推动档案智能化管理不仅能够提升档案的日常管理效率,还能进一步释放档案信息的价值,为档案管理开辟新路径。

 4. 加强档案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数字档案的建设需要具备多种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档案管理机构应当加大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应用和安全管理方面。档案管理人员不仅需要掌握传统的档案整理、保存和利用的技能,还需要具备数字化环境下的数据管理、系统维护、信息安全等方面的能力。因此,定期举办技术培训和安全演练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培训,档案管理人员能够掌握先进的数字档案技术,提升对新系统和新工具的运用能力。

同时,应加强档案管理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教育。各大高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可以增加与数字档案相关的专业课程,培养能够将档案管理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的人才。这些课程应涵盖档案学、信息技术、法律法规等多方面内容,帮助学员全面掌握数字档案的建设与管理技能。

此外,档案管理部门还应通过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技术企业的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鼓励技术创新和人才流动。通过引入新思想、新技术,档案管理系统可以不断优化,而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则为档案事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数字档案的建设与管理,不仅需要技术创新,还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作为支撑,才能确保这一领域的稳步前进。

 

、结语

数字档案建设的未来发展趋势将是档案管理的智能化、网络化和标准化。为此,需要在技术、管理和人才培养等多方面采取措施,不断优化数字档案的管理体系。同时,档案的数字化不仅是技术变革的体现,也是档案服务理念的提升。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数字档案将会在社会信息资源管理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档案局. 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M]. 中国档案出版社,2012

[2]李晓明, 王春燕. 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档案学研究, 2019(2): 36-41.

[3]赵志强. 档案数字化及数字档案馆建设路径探析[J]. 档案管理, 2020(4):16-21.

[4]王丹, 张明. 数字档案管理中的信息安全问题及对策[J].现代档案, 2021(7): 45-49.

[5]刘娜. 推动智能化档案管理的关键技术研究[J].档案与建设, 2022(6):28-33.

[6]陈敏. 数字档案资源的标准化建设与发展趋势[J].档案与建设, 2018(3):15-19.

[7]李萍, 赵玉华. 基于大数据的数字档案管理创新路径研究[J]. 档案学研究, 2017(5):62-67.

[8]孙丽丽. 数字档案管理中信息安全防护的策略探讨[J].档案管理与技术, 2019(2):33-37.

[9]张楠. 数字档案管理中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档案, 2021(8):41-44.

[10]王芳.国际档案合作与数字档案建设的经验借鉴[J].档案学通讯, 2020(1):50-54.

·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