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陈颖

福建省建瓯市第二中学 353100

摘要

整本书相比单篇文章有更强的结构性,对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综合发展、写作能力提升具有积极意义。但当前,整本书阅读对于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作用并不到位。本文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际,就如何通过整本书阅读促进学生写作能力发展探讨几个策略。


关键词

整本书阅读;写作;读写结合;初中语文

正文

整本书相比单篇文章,更能呈现社会、生活、语言、思想等元素的复杂相关性,内容的广度、内涵的深度远强于单篇,具有更强的结构性,对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综合发展及写作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独特的积极意义。但在初中读写结合教学实践中,通常仅是单篇阅读与写作整合,而整本书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则很少。整本书阅读教学没有发挥其促写作用。

具体表现和原因是:教师习惯以仿写为学生写作练习的主要方式。因单篇文章的仿写要素和特征比较简明,既易于学生把握、又便于教师指导;而整本书内容复杂,教师和学生都不易找到仿写或者是创作的切入点、重心,学生基于整本书阅读的创作可能会是“百花齐放”的,教师组织和指导不易掌控——而其实,这个问题,恰恰是整本书阅读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结构化、个性化发展的优势。

下面,围绕以上问题及学生写作能力发展需求,探讨几个整本书阅读促写的策略。

一、寻找和提示阅读重心

整本书内容具有复杂的结构性,而初中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很难能够一次把握、理解书籍的所有内容、要素,这是基于整本书阅读而无法找到写作练习切入点的主要原因。如果没有在读前明确阅读要关注的重心方向,阅读不仅无法关联写作,而且对学生其他素养也无法发挥作用,很可能会变成休闲、娱乐式阅读。

所以,阅读之前,教师应根据书籍的特征、学生发展的需求,为学生确立阅读重心并进行提示——此项工作,也可以与学生进行交流,师生一起找重心方向。这样,更易与学生的兴趣、需求、情感相对应,容易引发学生基于阅读进行表达的意愿。

比如阅读《西游记》,教师提示,“我们其实对《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已经非常熟悉了,每个人物的特征都耳熟能详,比如孙悟空机智、勇敢、本领高强,唐僧迂腐和意志坚定,猪八戒呆萌、懒惰、意志薄弱,沙僧憨厚、忠诚……这说明《西游记》对人物的刻画是非常成功的。同学们阅读的时候,仔细品味作者是怎样刻画形象的,不要仅是关注惊险故事的过程、神仙鬼怪的法术”——这样,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特别对形象刻画技巧进行关注,从而使阅读对其写作能力提升发挥作用。

二、找到指向写作的话题

以读促写,仅靠学生自己阅读和感悟,效果不佳,最好是师生围绕某个话题(比如写作技法、章法、思想、结构、品格、文化等等)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解析、研讨,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和把握。这样,阅读的收获才能迁移到写作表达中。在单篇阅读中,这种指向写作的话题很容易找到,甚至师生多角度解析也不难。但整本书篇幅大、内容复杂,就需要教师会找具体话题。

一般来说,寻找指向学生写作发展的话题是从整本书中截取精彩、经典或学生感兴趣的片段,不应追求全本都精细研讨——教师带领学生解析一个局部,其他部分则由学生模仿解析方法、思路自己根据兴趣、需求去解析。也就是,这个节选解读活动,其实还传授了学生解读方法、技巧。

比如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时,教师选择斯诺刚见到毛泽东但还没有进行交谈前的一段文字,“我第二次看见他是傍晚的时候,毛泽东光着头在街上走,一边和两个年轻的农民谈着话,一边认真地在做着手势。我起先认不出是他,后来等到别人指出才知道。南京虽然悬赏二十五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的行人一起在走”。理由是:第一,毛泽东是这本书的核心人物;第二,这本书很少对具体人物进行细致描写、刻画,但对毛泽东形象使用了大量笔墨进行了多角度描写。这段是其中之一;第三,语言简练、情节朴实,用字不多,但信息量很足,是一段从旁观者视角的成功侧面描写——对于指导学生写作是有直接作用的。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品析,“‘傍晚、在街上、和旁的行人一起’——说明边区是安全的,毛泽东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农民谈话、认不出是他、光着头’——说明毛泽东很随和、没有特权意识、没有享受特殊待遇;和农民谈话‘认真地做着手势’——说明毛泽东尊重人,做事认真,善于交流”——通过对这段文字的解析,使学生懂得写作时惜墨如金、善于抓住表现人物特质的元素、学会如何从侧面描写人物。同时,也学会了在整本书阅读中如何去解析文本和学习写作技能。

三、生成及组织写作材料

需要注意,在阅读之后应及时安排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及时将阅读收获转化为写作能力的提升。否则,过一段时间,学生在阅读中学习的表达技巧、生成的思想感悟等,都可能淡化或遗忘。只有经过亲自写作表达,才能将阅读收获转化为写作素养。而要组织学生写作,就需要有写的材料——这不像单篇阅读之后的写作那么容易找到,所以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生成及组织写作材料。一般来说,生成材料有几个途径:第一,调动学生的生活、情感经验。比如阅读《傅雷家书》时,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和交流,“我的父母给我写过家书吗?或者在生活中对我的成长、学习提出过哪些要求或建议?父母的观点、建议及亲情,与傅雷有共性吗?有哪些差异?”这样,学生在写作时,可以比照著作,以自身家庭实际为材料进行创作表达;第二,教师指定或学生自选著作中的某个元素,组织学生撰写读书心得、感悟、笔记。即,以整本书本身为写作材料。比如阅读《儒林外史》后,学生以《从范进中举(学生自选其他人物也可)看我的中考》《谈严监生人物的刻画技巧》;再如读《骆驼祥子》后,学生以《祥子的悲剧探因》为题进行创作——这也可以看出,整本书阅读后的写作练习,不拘泥于仿写,可以是完全的创作。

综上所述,整本书因其内容、艺术、思想等方面的复杂性、结构性,对于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提升写作能力具有积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初中语文通过整本书阅读教学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建议教师围绕写作教学,关注确立阅读重心、指导话题研讨、生成写作材料等策略。

参考文献:

[1] 朱武英.让读写为学生成长服务——成长主题下初中整本书阅读与写作融合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课程, 2022(14):5.

[2] 卢娆.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整本书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的策略[J].爱人, 2023(2):0211-021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