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物理问题导学法的应用
摘要
关键词
初中物理;核心素养;问题导学;学为中心
正文
问题导学法是教师用问题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主体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与传统讲授式教学相比,相同点是都由教师设计、组织、推动教学,区别是由教师灌输变为了学生自主学习。问题导学法符合建构主义理论,响应学为中心思想,是落实物理课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目标任务的有效途径。
下面,结合初中物理教学实际,就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探讨几个策略。
一、把握问题层次
问题导学法用问题形成学生学习的结构框架,一般来说,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于形成大单元主题的问题,另一类是牵引、推进学生探究的环节性、节点性问题。在应用时,这两类问题都要基于各自功能把握好层次。
大单元主题问题,对应的是单元主线、主结构,是上层大概念。在一个学习单元中,主题问题只有一个,对整个单元起统领作用。在层次上处于顶层,它概括和凝练了单元学习的内容、情境和目标等要素。比如学习“声现象”一章,教师抛出问题,“声音在我们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有些声音是我们需要的或喜欢的,比如说话交流、欣赏音乐,有些是我们不需要的、厌恶的,比如各种噪音。那么,声音怎样产生的、怎样传到我们耳朵里?我们怎样才能控制声音,以听到我们需要的、避免或减弱不需要的声音?”这个问题,将整个单元声音的产生、传播、特性、利用、控制等要素整合在一起,构建了一个大单元学习任务。
节点性问题是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根据需求抛出的,用于推动具体环节、步骤,有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提示、点拨。节点性问题由一组问题组成,问题之间的层次应遵循学生最近发展区原则。比如“声音的产生”一节,在组织学生进行一组发声实验后,教师提问,“通过刚才实验,大家说说,你通过哪些手段产生了声音?”学生回答后,教师再问,“我们探究物理知识,是要发现某种现象的普遍性规律、逻辑。刚才大家说敲击小鼓、拨动琴弦、说话及呼喊——也就是气体流动,都能发出声音。那么,大家想想,这几种产生声音的现象的共性机理是什么呢?是物体被撞击、拨动、吹动,还是物体本身发生了振动?”这两个问题为学生搭建了探究的层次架构(亦称为“脚手架”),前者引导学生探究声音产生的行为、现象,后者引导学生探究声音产生的本质原理。
二、遵循生本原则
无论是采用哪种方法,在新课标背景下,都要将目标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亲自参与了观察、体验、思考、实践等学习活动,其物理核心素养才能得到有效生成、发展。所以,问题导学法一定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其作用是为学生搭建主体参与学习活动的平台、创造条件或提供帮助。在应用问题的时候,教师要注意,有些问题是不具有这种功能的。比如在传统课堂上,教师经常使用问题与学生互动,但这些问题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课堂管理(唤醒走神的学生)或检验教学效果。如“小明,刚才老师讲了什么?”“小强,声音传播的途径你听懂了吗?真空中,声音不能传播,对不对?”此类的问题,使学生复述知识或回应“是不是、对不对、懂没懂”,学生并没有真正投入到探究中,虽然学生参与了互动,但并不是学习的主体。
所以,问题一定要给学生留出思考、探究的空间,使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比如“避免噪音通常是两种方法,一种是不让噪音产生,另一种是隔断声音的传播。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声音是如何产生的,知道不让物体振动可以避免产生噪音。但生活中,噪音有时候是不可避免产生的,比如汽车马达、机器运转、电闪雷鸣、动物鸣叫等,对此,我们就需要去阻断声音传播的途径。那么,首先我们得知道声音是怎样传播的、通过什么介质传播。请同学们进行实验,观察并思考一下,声音通过哪些途径和介质进行传播?”用问题给学生导出要实验、探究、思考的内容,但如何探究、怎样实验及进行归纳提炼,都交给学生去完成。这样,问题就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三、注意情感驱动
问题导学法的应用目的,不是为了课堂管理,而是为学生搭建主体学习平台。这样,在问题导学法的应用实践中,开放性比较强。教师抛出问题后,如果学生没有思考、实验、探究的意愿,在活动中不积极、不认真,就很难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所以,在应用问题导学法时,教师还要特别关注对学生的情感驱动,把学生的积极性、热情调动起来。
一般来说,驱动学生情感有几种方法。
第一,问题的内容、情境和初中学生的生活、兴趣进行关联,使学生感到探究知识有意义或有兴趣。比如,学习“光的直线传播”时,教师提出情境问题,“我们小时候特别喜欢捉迷藏游戏,现在你有时候也会和同学藏猫猫、开玩笑。其实,不被同学发现,有两个秘诀,一是不发出声音,不让同学听到,二是不让学生看到你的身影。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了如何不发声的原理。而第二个秘诀,其实本质是不让你身上的光影传到同学眼睛里。那么,我们就需要了解,光线的传播特性是什么?”将物理探究问题与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关联起来,一下就能激发其探究热情。
第二,利用初中学生竞争意识、展示自我欲望强的特点,在活动中融入比赛、展示元素。比如“声现象”一章,教师在抛出主题问题后,加上一个手工制作任务,“在完成本单元学习后,每名同学自选方向制作一个运用声音知识的工具、器材,比如制作一个小乐器或制作一种防噪音装置等。最后,我们举办小音乐会及发明作品展,比比谁能科学、合理地运用知识制作出实用器,评评谁做得好”——问题与比赛、展示、手工活动组合,可以形成有效的学习驱动力。
综上所述,落实课标要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问题导学法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学法,建议教师以核心素养为目标导向,关注几个策略:把握问题的层次、遵循以生为本原则、注意对学生情感的驱动。
参考文献:
[1] 苏朱铭.借助"问题导学"模式开创初中物理有效课堂[J].试题与研究, 2023(13):87-89.
[2] 闫张玉.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导学模式的运用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2(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