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电子化登记背景下市场监管部门企业电子档案管理现状与思考
摘要
关键词
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电子档案;档案安全
正文
中图分类号:G271
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是指将整个企业登记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和手续完全数字化,通过信息技术和电子平台实现在线提交、审批、备案等环节,实现全流程的电子化管理。这一概念的提出旨在提高企业登记的效率、透明度和便捷性,推动数字化转型,降低行政成本,促进经济发展。企业可以通过电子平台在线提交注册所需的各类资料,包括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股东信息等。这大大简化了资料提交的流程,提高了效率。政府相关部门利用信息技术,通过电子审批系统对企业注册材料进行审核和批准。电子审批流程可加速审批过程,减少人为干预,提高审批的公正性和透明度。企业在注册过程中的相关费用,如注册资本金、工商注册费等,可以通过在线支付完成,减少了现金流转的风险,提高了支付的便捷性。注册完成后,相关信息可通过电子备案系统进行存档,方便企业和相关监管机构随时查询和核对,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通过电子化,各个相关部门可以实现信息的共享,避免了重复提交资料的情况,提高了协同工作效率。
1 背景
2013年10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推进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的改革,其中包括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确保与纸质营业执照同等法律效力。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企业登记管理制度向现代化、数字化迈出了重要一步,对促进创业创新、提升行政效能、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具有深远的意义。首先,推行电子营业执照体现了国家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积极探索。传统的纸质营业执照存在着繁琐、易丢失、难以核查等问题,而电子营业执照通过数字化方式,可以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存储和检索。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随时随地查阅、更新营业执照信息,极大地提高了办事的便捷性。其次,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的推行,使得企业注册过程更加高效、透明。传统的纸质登记流程通常需要大量纸质文件和人工审核,容易造成信息不准确、耗时长等问题。而通过全程电子化,企业可以在线提交资料,政府部门通过电子审批系统实现快速审核,大幅缩短了注册时间,提高了效率。这有助于吸引更多创业者投身市场,推动创业创新。此外,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也为信息共享提供了便利。不同政府部门之间可以通过数字平台实现信息的快速共享,减少了企业在不同部门之间重复提交信息的现象,提升了政府管理的整体效能。数据共享也有助于更好地监管企业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在全球数字化浪潮中,中国在企业登记管理方面的先进实践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2017年,国家工商总局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7号)及《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指导意见》(国发〔2016〕55号)精神发布了《工商总局关于推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工作的意见》(工商企注字〔2017〕43号)。该意见旨在初步推行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以实现企业登记全程便捷、高效、利民为目标。按照统筹规划、问题导向、便捷高效、安全可靠的基本原则,各类型企业的设立、变更、备案、注销等各个业务环节均可通过互联网办理。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实施无纸全程电子化登记,以提高企业登记管理的便利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该意见明确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任务:
①构建登记流程规范,进一步优化登记流程,同意文书规范,多种登记方式并行,同时利用信息化技术辅助审查。
②加快业务系统建设,建立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系统,规范系统用户管理,实现电子签名。创新系统服务模式,建立痕迹追溯机制。
③加强电子档案管理,确保电子档案的归集、保存、利用、迁移等工作,以确保电子档案的真实、可信、可靠、完整和可用。
④加强信息公示和信用监管,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对企业基本信息和电子营业执照进行公示。推进相关信息互通互认、共享共用,同时加强惩戒措施,对全程电子化登记过程中提供虚假身份、提交虚假材料等恶意行为进行查处并依法限制相关人员办理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
2 企业登记档案管理现状
然而,在实施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一段时间后,我们陆陆续续发现企业电子的档案在收集、保管、迁移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接下来我们将逐一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思考,以期能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推动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工作的进程。
2.1 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过程中档案收集、保管、迁移遇到的问题
(1)企业提交材料遇到的问题
在线上传相关材料(身份证复印件、住所、章程),大部门企业为了便利大多选择使用手机拍照上传,但受光线和技术等实际条件的制约,拍摄的材料可能出现反光、倒影等情况。另外手机拍照多为固定分辨率固定大小,但是系统对上传的单个文件大小也会有限制,为了让单个文件大小符合上传要求可能会采取降低分辨率来让文件变小,这就可能导致提交的材料在上传的过程中变得模糊不清或扭曲变形,从而严重影响企业电子档案的检索和利用。
(2)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档案在新旧系统交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推行后,各地相继建立或升级了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系统。现实中在建立或者升级的时,往往是懂技术研发的人不懂档案,懂档案的人不懂技术研发。导致了新系统有很长的磨合期,不停的在调整。更为严重的是在一些地区存在着新系统数据库内原来老系统的数据移交不完整,导致企业查询时发现部分电子档案丢失。
(3)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档案迁移存在的问题
虽然根据《意见》要求统一文书规范,移交的总体材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工作过程中,往往发现跨省迁移企业档案中发现存疑最多的就是全程电子化部分的档案。正常全程电子化的企业档案产生的纸质档案就几张,其余部分均为电子档案。因为无法实现数据对接,所以迁移的档案需要附上加盖查询印章的电子档案打印件。部分省在迁移表上把同一登记事项的纸质材料与打印电子档案材料分开登记,变成两卷。也遇到一些直辖市将所有产生的档案(不分纸质与电子档案、不管做过多少次变更等),直接装订成一卷或者两卷。没有遵守一档多卷的原则立卷管理。
3 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过程中存问题的原因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中国正在推动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以提高办事效率、降低成本、促进经济发展。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一些问题仍然存在,影响了电子化登记的顺利推进。本文将分析中国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
(1)信息安全隐患
在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的过程中,信息安全隐患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电子化系统可能面临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等风险,从而威胁到企业和个人的隐私安全。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技术水平不足:一些地区的电子化系统可能由于技术水平不足而容易受到攻击。缺乏高水平的网络安全技术和专业人才可能导致系统漏洞,为黑客提供了可乘之机。
②缺乏规范和标准:在电子化过程中,缺乏统一的信息安全规范和标准也是一个问题。不同地区和部门的电子化系统标准不一,容易造成安全漏洞,增加了系统被攻击的可能性。
(2)业务流程瓶颈
企业登记涉及多个部门,涉及到复杂的审批和核查流程。电子化过程中,一些繁琐的业务流程可能成为制约因素。原因如下:
①制度不完善:一些地区的企业登记制度可能并不完善,电子化在这样的环境下难以顺利进行。需要对现行制度进行改革,使其更适应电子化登记的要求。
②人员培训不足:部分工作人员对新的电子化系统可能缺乏足够的了解和培训,导致业务流程在电子化过程中出现断层。因此,提高工作人员的电子化技能和业务知识是关键。
(3)法律法规不完善
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涉及到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一些法律法规不完善可能成为问题的根源:
①法规滞后:一些法规可能无法及时跟上科技的发展,导致电子化过程中出现法律法规上的障碍。需要及时修改和完善相关法规,以适应电子化的需要。
②法规不一致:不同地区和部门的法规可能存在差异,导致企业在不同地方进行登记时面临不同的法律要求。需要通过统一的法规体系来解决这一问题。
4 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过程中档案收集、保管、迁移遇到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①加紧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主要是从以下方面来提升:
档案管理人员是组织中至关重要的一支力量,他们承担着管理、保护和利用组织档案的责任。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加紧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显得尤为迫切。
第一,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档案管理理论知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档案管理领域也在不断演变,需要档案管理人员紧跟潮流,了解最新的档案管理理论和技术。通过参加培训、学习相关课程,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保持对行业发展的敏感性,从而更好地应对复杂的档案管理工作。第二,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数字化时代,电子档案管理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档案管理人员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档案管理系统,能够高效地进行数字化档案的录入、检索和管理。加强信息技术培训,提升数字化档案管理水平,将是档案管理人员必备的专业素质。
②无论采用哪种技术手段采集的数据,都应该符合《企业档案电子化管理标准》(CS/T3302-2002),《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CS/T18894-2016),并按照总工商局公布企业登记《提交材料规范》《申请文书规范》等文件要求统一生产电子档案;对于非机构化数据,以符合国家电子档案标准规范影像文件形式挂接。系统研发者在系统开发时应结合实际情况,对于上传材料自动进行检测与优化,尽量减少对上传电子材料的损坏。实在个别提供材料模糊不清或者压缩变形,审批部门工作人员在审核的过程中要及时提醒更换。
③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数据安全存储:
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的过程中,数据安全存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确保企业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对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企业合法权益至关重要。以下是关于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数据安全存储的主要考虑因素:首先,采用高级加密技术是确保企业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使用强大的加密算法,对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敏感信息进行加密,有效地防止了非法访问者获取敏感数据的可能性。其次,建立严格的权限管理制度是保障数据安全的重要措施。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修改或删除特定信息,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隐私性。
第三,采用备份和灾难恢复机制,确保数据的可用性。通过建立备份和灾难恢复机制,可以有效确保数据的可用性。备份机制定期将关键数据复制到安全的存储设备,防止因数据损坏、删除或硬件故障导致信息丢失。灾难恢复机制则通过预先规划应对自然灾害、系统故障等突发事件,迅速将备份数据恢复至正常运行状态,最大程度减少因灾难而导致的数据不可用情况。这种综合的数据保护措施不仅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还确保了企业在面对意外情况时能够快速、有效地保持业务的连续性。
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数据安全存储需要在技术、管理和监管层面进行全面而有力的保障。只有确保数据的安全性,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登记电子化的高效、便捷和可信赖。
参考文献
[1]杨振英."互联网+"背景下工商全程电子化登记探讨[J].中国科技纵横,2018.
[2]冯惠玲,刘越男,等.《电子文件管理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赵中林.全程电子化登记背景下市场监管部门企业档案管理现状与发展路径探析[J].档案管理2021、
[4]曹进波.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探讨[J].工商登记制度改革,2013(9).
[5]曹朝阳,陆诗秦,袁驰.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问题解析与实现路径的构想[J].中国市场监管研究,2017(6).
作者简介:姜婷婷(1984—),女,汉族,湖北随州人,助理馆员,初级职称,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为档案整理及数字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