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融入策略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刘宝云

扬州市甘泉小学225000

摘要

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应找准体育与德育的契合点,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凸出体育的隐性教育功能。小学体育教学不能仅局限于体育技能的传授以及单纯的体育锻炼,教师必须将德育融入到体育教学当中,必须明确当前体育德育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并需要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将体育和德育有机结合,让学生接受德育教育。文章主要针对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融入进行探讨。


关键词

德育;小学体育;体育教学

正文


前言:近些年来,社会对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受此影响,学校也开始注重德育,并且会根据不同学科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德育融入。所以,在实际的体育教学当中,体育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课堂表现将德育与体育的各个教学环节相融合,进而促进德育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融入。

1.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的必要性

由于教育制度正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创新,所以体育课程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中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另外,在此背景下,许多学校和教师也改变了对体育教学的态度,并逐渐重视起体育教学和其他学科的协同发展,逐渐重视起体育教学的育人功能。体育课程由于活动复杂且运动量大,所以学生的身体状况就会达到一个极限,如果学生的意志力较强,就可以完成所有体育活动,相反,如果学生的意志力较弱,当其身体运动到达极限时,学生就会终止相应的体育活动。由此可以看出,体育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在运动中锻炼学生的精神品质和毅力。但是,由于部分学生被家庭过度保护,所以学生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当中,都有多学习、少运动等思想,久而久之,学生的身体素质就会较差,心理承受能力也就逐渐降低。体育运动由于活动量较大,时间较长,所以就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耐心和思想,从而就可以弥补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当中的不足,不断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加强学生性格的培养与塑造。

2.体育对小学生的德育影响与价值

2.1培养学生兴趣爱好

由于学生身体与心理的差异,每个学生擅长的领域都有所不同,在小学阶段,虽然大多数学生都比较喜欢体育教学,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对体育并不感兴趣,甚至对体育运动充满厌恶或恐惧。对于这部分学生,需要通过德育教育让其明确每个人所擅长的领域都是不同的,如果对体育不感兴趣,可以积极寻找其他的兴趣爱好,但也要明确,适当的体育锻炼是必须的,需要通过一定的体育运动来树立自信心。

2.2促进智力与潜能发展

体育也是提高学生智力水平的重要手段。从基本认知的角度来看,体育可以通过对学生身体的训练来帮助学生增强体质和运动能力。学生通过在体育活动中的心理变化和思想建设,实现对心理的引导,从而达到身心同步发展的教育目的。体育运动也有培养智力和激发潜力的作用。首先,在体育运动中,各种身体运动都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在长期的训练中,学生的大脑和神经叶不断受到刺激,这有利于智力的发展。其次,在有些体育项目中,不仅仅依靠身体素质取胜,学生往往需要思维、合作和策略等思维能力的帮助才能获得更好的成果。因此,它也是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体现。最后,在各种体育比赛中,学生要想获胜,就必须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从而发展自己的体能,并在意志力、思维能力等方面获得同步发展,这是挖掘学生潜能的重要途径。

2.3培养品德与习惯养成

对于小学生来说,参加运动还具有更多层面的教育意义,尤其在学生品德与习惯养成中,体育活动表现出良好的作用与价值。一方面,体育可以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品德,在体育运动中,尊重对手与自己是最基本的态度,通过体育训练,可以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并且能接受成功与失败的落差。同时,体育是规则的艺术,各项运动都有其规则要求,通过体育锻炼还能让学生养成规则意识,能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此外,体育中还具有大量的团队运动,可以进一步为学生的交际与沟通能力发展提供助力,进而让学生形成集体意识,能拥有集体精神;另一方面,体育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方式,如每日的晨练,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能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

3.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融入策略

3.1在体育教学阶段进行德育融入

跳远、跳绳、各种球类活动与长跑教学相比,其锻炼学生顽强意志力的效果较小。所以,在体育教学中,要想进行德育融入,教师就应该对长跑教学给予重视,并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从而使长跑发挥其真正的价值。例如,在进行《田径》一课的教学时,首先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田径的发展史,然后向学生介绍我国运动界著名的田径运动员和该运动员的事迹,从而激发起学生田径的向往和好奇。另外,通过教师对运动员获奖并为国争光事迹的讲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从而调动学生的情感。其次,教师需要向学生讲解田径的技巧,一定的技巧可以帮助学生完成田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田径质量和田径速度。与其他运动项目相比,田径分为长跑、短跑、接力跑,其中长跑是最锻炼学生意志力的。但是,由于现在的生活条件较为优越,学生得到运动的机会就很少,所以学生的身体素质就较差,在进行长跑训练时就会出现体力不支等现象。因此,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就应该根据大纲要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严格要求学生,并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吃苦精神的培养。另外,在学生身体状况允许的条件下,教师可以定期地进行长跑训练,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锻炼意志力。

3.2解读教材,切实把握好渗透主渠道

德育认知、德育情感、德育意志、德育行为等内容都是德育包括的内容,对比于其他学习科目,体育课程拥有的德育资源属于得天独厚的。所以,解读教材,关注学生参加的过程表现,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属于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核心技能。因此,教师课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深入了解课本内容,找出知识点、充分挖掘课程中涵盖的德育内容,结合教材、学生、德育的特点,精准获取体育技能教学和德育教学的联结点,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设计。同时,善于捕捉渗透时机,实施恰当地进行教育。

3.3抓住偶发事件,实施德育渗透

在体育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不可预测的事件,这也为德育增加了灵活的素材。在当前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机遇进行德育,引导学生学习新的体育知识,不断提高其能力。例如,一些学生在跑步时容易摔倒,在篮球训练中很容易扭伤手关节或被球击中。这些事件是偶然的,但不能低估其影响。教师可以从这一事件中进行道德教育。当学生跌倒后不愿意继续跑步时,教师可以介绍马拉松运动员跌倒后站起来跑完全程的故事,帮助学生培养毅力。当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犯错误时,他们不应该受到严厉的苛责,教师应向其展示正确的操作。同时,要注意学生课前不规范行为可能造成的各种安全隐患,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的运动损伤,恢复学生的运动信心。从突发事件入手实施德育,使学生热爱体育,培养严肃认真的品格。

3.4拓宽体育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从目前来看,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以跑、跳跃、投掷、基本体操、技巧、韵律活动、球类为主,但要实现“强体”和“立德”的双重目标,这些教学内容便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应结合生活·实践教育理念,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成长需求出发,拓展体育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在内容广度上,可适当选择武术、体育游戏、民间体育活动、地区特色体育活动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在内容深度上,应适当加入可以体现体育精神、体育意志、体育道德的现实案例,而非只有体育活动的教学,从而加深学生对体育精神、体育意志和体育道德的认识,促进学生对体育活动的价值认同与情感认同,实现“立德”的体育教学目标。

3.5言传身教,榜样教育

小学生会受到周边环境的吸引,总会在无意间会受到干扰,因此榜样教育直观有效。显然,体育课中最直接的榜样就是老师,学生最能受到老师的影响。作为老师,上课期间不会因学生的容貌而区别对待,也不会因学生家长的背景而有所差异,而是面向全体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体育运动,帮助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学生,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够达到教学目标。

3.6关注心理,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

在小学阶段,学生好奇心较重,并且需要得到教师认可与鼓励。通过德育特色评价方式,借助评价媒介,让学生在表现过程中能够不断强化自信心,促进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例如,根据学校的“雏鹰争章”评价,在体育学科中通过日常表现和最终测评进行争章活动,关注过程性评价,进而增强学生自信心,充分激发学生们内在的优良品质,达到灵活化、多样化育人的目的。然而,不少学生性格内向、多疑,不敢相信自己,他们有可能因为老师的批评,而衍生自我批评,让内心的压力与心理负担增加,导致萌生惧怕、胆怯的心理。所以,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真实而公平,有针对性的教学评价,确保所有学生均能够不同程度的进步与提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德育是教育的基础,是教育的指明灯,任何阶段、任意学科在进行教育时都应当将德育作为重点内容,要通过德育将学生培养为有理想、有道德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坚韧的意志与健康的体魄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团队意识、规则意识等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顺.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现状与优化分析[J].求学,2021(47):33—34.

[2]顾亮.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渗透的分析[J].新课程,2021(44):232.

[3]谷金宝.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路径[J].吉林教育,2021(25):68—69.

[4]徐永和.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J].科幻画报,2021(8):211—212.

[5]郭路,邢海潮.德育无痕,渗透有方——小学体育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J].中国教师,2021(S1):2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