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员网络精神家园建设探索研究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易程

娄底潇湘职业学院 湖南省娄底市 417009

摘要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意味着网络平台和新媒体技术等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实现了联动与融合。高校大学生党员的党建工作以及教育工作在实践中,有了更加具有灵活性和先进性的平台,学生党员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主要生力军,其在思想引领实际引导方面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在互联网加时代背景下,应对新时代带来的挑战,并为大学生党员的网络精神家园建设寻找路径,是近阶段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引导中所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新时期的高校学生党员网络精神家园的建设需要通过结合互联网平台创新优化党建教育内容、运用互联网资源创新优化教育引导方式、加强思想引领,提升学生网络媒介素养,达到依托网络平台构建高校学生党员网络精神家园的目标。


关键词

互联网平台;学生党员教育;创新形式;实践教育

正文


引言:

网络时代的到来,给教育领域的实践工作开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但实践工作的落实开展也需要面临多方面的挑战。结合高校学生党员现阶段的教育管理现状,分析互联网时代依托网络平台实现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所面临的挑战,是进一步明确网络环境背景下的教育引导目标,提升学生党员党建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只有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多媒体信息资源,才能构建起具有时代性和正向性的学生党员网络精神家园。

一、互联网时代加强高校党员学生网络精神家园建设的重要意义

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网络平台上信息流通的自由性和多样性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同时,也蕴含着一些危机和挑战。作为大学生群体而言,其承担着国家建设社会发展的重要责任。因此,从学生党员群体入手,基于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做好学生的网络精神家园建设,具备以下几方面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对网络化环境和平台形成清晰的认知

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的融入应用对于提升人们的精神生活质量,适应现阶段快节奏的生活环境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1]。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学习环境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立足于学生党员群体开展网络精神家园的建设,能够引导学生党员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和态度看待现阶段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的融入。从客观全面的角度,对网络平台的主要优势和安全隐患、负面信息等进行全方位的认知[2]。力求通过科学的引导和呈现方式,帮助大学生群体对网络平台融入的宏观状态以及各个维度的影响进行清晰全面的认知。确保大学生党员在接受思想教育认知和了解网络平台系统时,能够保持科学客观的态度,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平台的优势,落实好党员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并且利用网络平台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将具备正能量的信息更广范围内地进行传播和普及。

(二)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党员利用信息技术和平台提升党建工作质量

针对性的党建工作,在落实开展中有非常严格的理论性要求。另外,党建工作的开展更加重视依托思想维度的引领和教育,提升学生的实践维度的认知能力和分析实操能力。有了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的支持,学生党员在开展面向大学生群体的党建工作时,不仅能够丰富理论知识教育引导维度的内容和形式,也能够依托网络平台沟通交流的便捷性[3]。依托学生更为熟悉的社交软件讨论平台,对相关实践活动的组织落实进行讨论和分析,为顺利组织有针对性有成效的党建实践活动提供重要的支持。对于大学生党员群体来说,更加具有技术性和先进性的党建工作开展模式,也能够更好地调动起这部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更加积极全面地投入到学生党员的党建工作实践中。

(三)有利于对大学生党员出现的思想和行为偏差进行更加有效的监督管理

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的投入应用,打破了传统的一课堂教学或学校环境为主导的党建工作开展模式。对于学生的思想引领和行为监督工作而言,网络平台更能体现出监督管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学生在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中,可能出现的思想认知问题和行为偏差,都能够以更加便捷有效的方式进行传播和呈现。这对于面向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和党建教育工作来说,也具有一定的便捷性作用[4]。能够基于宏观的网络信息平台,使得学生在各种维度环境中发生的实际问题表现出的行为状态等,通过网络平台达到反映和呈现的效果,为更好地发挥党支部对学生党员的监督管理作用提供支持。

二、立足网络时代加强学生党员网络精神家园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大学生党员客观成长阶段带来的挑战

成长在现代社会环境中的大学生在成长经历、思想认知上,都具备更大程度的灵活性和先进性。学生党员的自主思维意识和实践能力、实践意识,也都达到了更高的水平层次。但从客观上来讲,虽然大学生基于其年龄阶段,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自主思维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但其分析问题观察问题的全面性、系统性、多元性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面向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教育和实践引领,会受到其客观年龄阶段的制约和影响[5]。主要表现在,相对固定,且具有标准化要求的党的思想教育与学生丰富多元的思想认知和价值体系之间的矛盾。高校党支部应当结合大学生群体的成长环境以及其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注重学生网络精神家园建设过程中,用更加科学灵活的方式方法落实执行相关工作。同时,不同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平和文化基础客观差异等也会给面向学生党员的思想教育和网络文化教育引领工作带来一定的客观困难。

(二)网络平台系统信息多元化带来的挑战

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的融入应用带来了丰富多元的信息内容,信息传播的速度、信息内容的多元化程度都显示出了显著提高的状态。在网络环境中进行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实践教育和思想教育,需要克服多元文化多元价值体系对学生思想认知和价值观念的负面影响。教师只有充分利用好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借助这一平台系统注重正能量和正确价值观念的传播,才能获得依托网络平台更加良好的思想教育和实践教育。帮助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中,构建属于自己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家园。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由于网络平台信息内容的多元性和传播渠道的丰富性,这方面工作的开展在实践中会遇到一些现实的问题和挑战。

(三)学生党员党的实践教育开展中遇到的挑战

学生党员的精神家园构建要以实践感受和实践认知做基础,尤其是在学校维度的党建工作落实开展中,缺乏实践教育容易影响党的思想教育的实际效果。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由于客观上高校党建工作的资源条件局限性,导致一些主题性和广泛性更强的党的实践教育在落实执行效果上受到了影响。思想教育和思想引领维度的实践活动在宣传推广上也未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整体的思想教育和实践活动的开展,未能做到依托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实现创新和优化的状态。实践教育的组织开展力度和方式方法的丰富性都显示出一定程度的不足。

三、党校大学生网络精神家园建设的科学路径分析

(一)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大学生党员教育内容的丰富完善

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在大学生党员的党建工作和党的思想教育实践中可发挥的积极作用具有多元性特征。因此,党校大学生的网络精神家园建设过程中,也需要依托党建工作为基本目标和形式,在教育引导的主要内容体系上,实现完善和丰富。借鉴应用一部分来源于网络平台的信息内容以及具有正能量的党建工作资源素材,丰富传统情况下相对固定的、来源于制度政策学习的党的教育管理模式。对于大学生来说,来源于他们所熟悉的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系统的相关内容,也具有更高的发散性和灵活性。适应于大学生的思维状态和自主实践能力要求。只要教师能够将来源于学生生活实际的一些网络平台上的社会性事件典型问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工作开展的素材资源进行应用,就能从实践的维度提升大学生党员参与相关的教育引导的积极性。同时,相对于固定性更强的传统党建教育和学生党员思想教育内容,有了网络平台的支持,教育引导内容在完善性先进性和灵活性上也会更进一步的提升。这都有利于取得更好的大学生党员教育实践效果。最后,具有生活化特征的面向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教育内容,也能够帮助学生针对性地解决其思想和实践中的问题,体现出大学生党员精神家园建设的实践意义。

(二)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丰富大学生党员教育引导工作方式

大学生网络精神家园的建设与网络平台的普及应用有非常紧密的关系。对于现在大学生来说,网络平台成为其获得信息学习知识市场生活等多个维度的重要支撑力量[6]。因此,建设大学生良好的网络精神家园,是保证大学生生活方向,学习方向、个人价值认知的重要条件。在网络平台普及应用的现实情况下,面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引导工作,也是帮助其构建良好的精神家园的重要方法。因此,在实践中,教师和学生党员干部、高校辅导员,都应当认识到网络平台对大学生党员教育引导的重要作用。通过网络平台上的先进技术和系统,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专项性的党建思想教育工作开展提供便利条件。另外,一些在线学习APP以及针对性的党建工作实践任务,也可基于网络平台发挥作用。面向大学生党员进行教育引导时,只要教育者积极应用多种不同类型的辅助工具,将面向大学生党员的教育拓展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就能够获得更加广泛有效的教育引导成效,取得更好的大学生党员精神家园建设效果。其中,比较典型的在线学习APP以学习强国为代表。除此之外,新媒体平台也能在大学生党员的精神家园建设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应当积极利用抖音逆战等短视频和多媒体平台,通过设置针对性的学生党员思想教育和实践教育主题,在上述平台中实现正能量的传播和良好的党的思想教育氛围的营造,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党的思想教育在形式上的灵活性和价值上的多元性。与此同时,教师还可引入一些与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在相关的网络平台上进行传播和推广,通过案例讲解的方式达到良好的思想认知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的效果。使得面向大学生的精神家园,建设能够在形式内容上与其预期更加贴近,取得更好的大学生网络精神家园建设成效。

(三)通过针对性的教育引导,提升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

面对大学生党员的党的思想教育,不仅要注重内容本身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也应当在相关的教育引导工作中,立足于网络平台的基本特征和大学生的思想状态,依托网络平台,做好针对性的思想教育。促使大学生能够通过专项教育引导工作的落实,获得更好的网络媒介素养培养效果。只有对多元化的网络平台上的信息资源有更加充分全面的认知,其才能够在网络平台上找到更加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优质素材资源,屏蔽具有负面价值引导的信息资源。保证学生党员的网络精神家园在纯净度和方向的正确性上达到一定的水平层次。关于媒介素养的培养引导方式,教师方面可通过主题性的党建实践活动的开展,促使学生对现阶段大学生容易遇到的一些负面思想引领和网络诈骗、青少年网络犯罪等现象进行针对性的了解。使学生党员感受到现阶段网络平台信息内容的复杂性,并且将一些识别负面信息和风险链接的方法传达给学生。促使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获得提升,为学生获得更好的网络精神家园建设效果提供保障。另外,实践案例的引入本身也更加具备说服力,能够促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

四、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对于大学生党员的网络精神家园建设而言,借助党建工作的开展融入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是构建学生良好精神家园,提升相关工作开展质量的重要条件。教师应当立足于大学生的文化课学习维度、日常生活维度以及社会生活维度,对学生实施全方位的教育和引导。促使学生对网络信息时代产生正确客观的思想认知,并且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取得更好的党建工作开展效果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吴昊.“互联网+”背景下党建文化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考与研究[J].攀枝花学院学报2022,39(04):112-118.

[2]孙宝强.互联网环境下的大学生党建工作研究[J].活力,2022,(08):172-174.

[3]侯捷.“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策略分析研究[J].办公自动化2022,27(06):37-39.

[4]惠子芸张祎阳.“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新载体的应用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34):107-109.

[5]张琳.“互联网+”时代党建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探究[J].文化学刊2021,(08):182-184.

[6]刘忠翔杜丽花马秀丽.“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模式创新路径探究[J].公关世界2021,(08):134-136.

作者简介:易程1991.03.10-)女,汉本科,出生地湖南省涟源市,职位招生就业处副处长,职称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