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策略研究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钱晓燕

张家口市第二十中学 075000

摘要

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已经和当下时代发展不符合,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无法更好地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更加主动和积极。为了进一步使得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学习负担减轻,让作业设计更好地达到巩固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意义,初中数学教师应当不断地对传统作业设计进行优化,从而使得作业设计更加有趣且更加丰富,力求可以让学生们在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学习带来的快乐,也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


关键词

双减政策 策略分析 作业设计

正文


引言:长期以来,初中数学教师已经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教育习惯,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也普遍存在作业的数量过多、难度过大的问题。学生和教师都面临着中考的压力,教师想要设计难度较大的数学作业,帮助学生更加快速地掌握所学习的内容,这一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却忽略了学生自身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年龄特点,使得学生逐渐失去对于数学作业完成的兴趣,甚至会阻碍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

一、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兴趣是学生能够积极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和作业的基础条件,同时也是传统教师在布置数学作业中忽视的一个重点方面。当下的数学教师要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突出展示初中数学作业的重难点,同时,还要灵活地进行作业的设计,用更加开放的思维和理念去使得数学作业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师可以在课下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找到每一位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或喜欢完成的事情,将学生的共同喜好与本节课主要内容的作业设计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通过数学作业巩固所学习的内容和知识。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轴对称图形的相关内容时,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师会让学生完成相关习题,题目也大多都是找到轴对称图形或画出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作业,作业的模式十分固定,内容差异也不太明显,学生对于书面作业的兴趣不高,很难高效地通过作业去巩固所学习的内容,提高对于数学学科的兴趣。当下的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将班级中的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去让班级中不同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找一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看哪一组找到最多,哪一组就会得到一定的奖励,如此一来,虽然数学知识枯燥乏味,但是竞争的形式很容易就吸引了学生对于数学作业的兴趣和热情,每一位孩子都能够很用心地去寻找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教师还可以以小组内讨论或抢答的方式,让同学说一说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从而巩固了课上学习的主要内容,同时也能够拉近学生之间的关系和师生之间的关系,学生既能够高效地认识轴对称图形,又能够在寻找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图形的魅力,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真正使得数学作业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二、丰富多彩的作业设计

在传统的数学作业布置过程中,作业的形式以让学生完成习题为主,习题主要来源于学生的练习册和学生的课本,作业设计的形式十分枯燥,教师也没有过多地关注到作业设计,随着双减政策的进一步出台,对于作业设计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教师要减少学生的作业数量,与此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让作业真正地为巩固学生的知识服务。在当下的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在作业内容上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提高作业内容的趣味性和丰富性,这样才能更好地使得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也能够提高学生作业的效率和质量。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统计图时,大部分数学教师的作业都是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去将统计图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比如让学生测量家庭成员之间的身高或体重,并把家人的身高、体重通过条形统计图的形式展现出来。在学生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过程中,就可以感受自己动手和自己探究的快乐,教师也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来检验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初中数学教师还要注意的是:在布置完作业后,一定要认真地做好作业的反馈评价,及时地发现学生存在的不足或学生存在闪光点的地方,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作业完成更加有效,且更能够巩固学生的知识。

三、设计分层次的数学作业

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在思维水平和知识储备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因此,教师在设计和布置作业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所分层,做到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够使得作业都是为班级中每一位学生量身定制的、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来让学生完成作业,从而使得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提升,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知识掌握。一方面,教师要及时地了解本班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并把班级中的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生的思维发展,将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三个不同的层次,教师要对学生们讲轻分组的标准和分组的目的,以免学生产生各种消极心理,学生也能够更加积极地配合教师工作,同时,教师还要注意这一分组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在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后,教师就要针对不同小组的差异来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对于第二层次和第三层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较为基础性的作业,而对于班级中第一层次的学生来说,要是就可以设计一些难度较大或创新性较强的作业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思维,每一阶段的学生都有适合他们自己的数学作业,这样也能够提高班级中整体的数学作业效果,使得数学作业真正地为每一位同学服务。

结语:作业设计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使得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得到延续,是学生对于知识巩固的一种重要方法,同时也是学生对于数学教师所讲内容的一个反馈。在当下双减政策和新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要不断学习全新的教育思想,不断完善和更新自己在作业设计过程中的教育理念,通过从学生自身出发,激发学生对于数学作业的兴趣、设计更多样式的数学作业、根据学生的特点去分层设计作业等多种方式来指引着学生更好地完成数学作业,让学生能够在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中巩固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课题:《“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2206031)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李永基.双减背景下中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统筹与策略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2(26):26-28.

[2]梁梅."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作业个性化设计与实施策略[J].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2(7):89-9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