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小衔接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
关键词
幼小衔接;问题;对策;学习过渡
正文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孩子们人生中的第一个生活和学习习惯的转折阶段。生活习惯的改变,科目的逐渐增多,让孩子可能在进入小学之后产生一些害怕或者厌倦学习的现象。那么,如何能够让孩子顺利地实现幼小衔接的过渡,并且独立自主的面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呢?在此,笔者有多年的幼儿园教学经验,将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分析幼儿园教学中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办法和对策。
一、幼小衔接的内涵与意义
幼小衔接指的是幼儿园和小学阶段之间的相互连接,这个时候幼儿刚刚结束了幼儿园的生活,并且即将开始接受小学教育,因此它成为一个关键的转折期。这个转折不仅关乎心理和身体,更关乎一种社会性关联。幼儿园的孩子主要依靠的是形象思维,这个时候他们调解自身行为的能力是有限的,并且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但是他们的抽象思维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并且具有想要参与社会实践的欲望。而进入小学之后,他们的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而更多的新鲜有趣的实践活动对于他们的各方面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这种过渡期本身是很关键的,它对于培养幼儿的多面性思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也是研究幼小衔接的核心内涵所在。
二、目前幼小衔接教育中的问题
目前我国在幼小衔接的教学方法选择上是具有融合性的,即教师都能够通过关注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来选择比较适当的教学方法,但是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上依旧没有达到一个理想状态。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缺乏深入关注,并且很少考虑到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虽然教师在教育环境上能够区别幼儿园和小学的差异,但是不能够紧密融合这两个环境,因此在教学内容和物理环境上都缺乏一定的连贯性。就教学评价而言,幼儿教师更加关注幼儿的表现,而小学教师则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幼儿园和小学是完全割裂的两个阶段,即学生似乎一进入小学,他们的成绩就变得非常的重要,而他们的其他能力就自然而然的被忽略,因此幼儿在这个衔接跨度上很难快速适应,这种区别也不利于让很多的学生实现共同进步。虽然说我国的学前教育工作也在不断的改革发展,但是它的理念和实践的结合性还是比较弱,导致衔接活动本身缺乏有效性。
三、幼小衔接教育中的策略与模式
其一,关注组织教学的特征以及规律发展,当前的幼小衔接中,教师比较关注儿童的身心发展以及课堂教育的观念性内容,这种发展其实是阶段性的,也是具有连续性的,在幼儿园和小学都创设了合适的儿童教育发展,从而更好地帮助儿童教育做出全面变革。
其二,提升教师的素养,只有教师拥有良好的道德素质以及敏锐观察力,才能够更好地对幼儿的学习生活进行引导,这也是中国近年来所强调的理念及要求,对于教师队伍进行培训,研究幼小衔接的意义,关注幼儿的创新意识、想象力、学习习惯、社会观的培养。
第三,做好课程的衔接教育。即关注课程的目标、内容、组织、实施、评价等等,要努力实现幼儿课程目标和小学课程目标的衔接,不割裂幼儿园和小学两个生活阶段,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局限于学术成绩,实现内容统一化和整体化,关注课程的实施,加强幼儿园小学和家长之间的联系。总体来说,目前的幼小衔接教育的做法还是比较积极的,并且我们也开始认识到过去传统教育中幼小衔接所存在的弊端和问题,而对于这些障碍的清除,能够更好地实现幼儿园和小学教育的连贯性发展,帮助推动幼儿构建全面的人格价值观念,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从而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
四、经验吸收对比
因此,目前幼小衔接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要根据幼小衔接时期儿童发展的身心特点来设计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模式、课程要求,强化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联系,组织幼儿园参加小学的相关活动。小学教师也需要对幼儿园的发展有基本的了解。这其实能够为加强课程连接打好基础。一些发达国家例如美国,它对于幼小衔接教育问题是很重视的,比如美国的幼儿教育主要是针对零到八岁的儿童,五岁以上的幼儿可以免费进入小学附设的幼儿园学习,而幼儿园与小学一二年级形成“K—2”的学制是美国幼儿教育的一个典型特色,它很好地实现了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过渡以及幼小衔接的设计,在课程,教学环境以及模式的创设上,都充分考虑到了幼儿本身的发展特征,关注幼儿彼此之间沟通的机会。因此在实现我国幼小衔接教育变革的时候,可以学习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的教学模式,这其实可以为教育发展指明方向。
同时在课程衔接方面,虽说中国提出了目标、内容、组织等等,但是这些策略的实质却是将幼儿园逐渐小学化,比如说幼儿园课本中出现了一些小学阶段才可以学习到的内容,这其实并不是实现了幼小衔接的教育,而是将教育提前化、压力化,这反而为学生增负,所以说在实践幼小衔接的时候,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真正关注学生的身心特征以及年龄状态。
结语:因此,目前我国在对待幼小衔接教育上是保持着比较积极的状态,但是我国依旧需要改变衔接工作流于表面的问题,需要真正帮助幼儿接受社会学习的适应性教育,而不是单纯的将幼儿园小学化,这是没有意义的,并且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总体来说,幼小衔接的工作就是避免割裂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关联,要让二者真正相互整合,实现紧密的连接,从而构筑更为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梦波,安宝珍.蒙台梭利“工作”思想对劳动教育幼小衔接的启示[J].林区教学,2021(05):121-124.
[2]张悦.幼儿园与小学集体教学衔接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21(05):95-97.
[3]王英.探讨幼儿园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2021,{4}(27):69.
单位:延安市宝塔区第四幼儿园(锦绣苑小区后)
电话:153091159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