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创意思维培养
摘要
关键词
高中音乐;音乐鉴赏;音乐教学
正文
音乐是一门重要的艺术课程,是人们表达情感,宣泄情绪的重要方式,在我国有着很长的历史。音乐鉴赏是学习音乐的重要方式,在教学当中教师一定要重视音乐鉴赏教学,让学生掌握音乐鉴赏的方法,提高音乐教学的课堂质量。不仅要让学生欣赏音乐,更要让学生参与到音乐当中,去体验去感受音乐的魅力。
一、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意义
美学理论认为人类的审美意识是以审美对象的存在为前提的。学校教育想要提高学生的美育,就要给学生开展渗透美育的课程,给学生提供审美的对象。音乐创作者接触现实生活原始素材,在音乐作品中融入自己的审美感受、情感体验。不同音乐作品的意境、神韵都是不同的,不同的音乐作品有不同的形式美的法则。音乐鉴赏教学给学生提供丰富的音乐作品,让学生产生丰富的音乐情感体验,音乐欣赏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各种形式的音乐艺术的美。优秀的音乐作品带给听者以美的感受,美的声响、美的旋律让学生进入音乐之美的情境,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产生情感的共鸣。音乐鉴赏不仅能带给学生听觉感官的愉悦,还能带给学生思想精神上的净化升华。音乐作为艺术作品具有强大的审美价值,法国作曲家圣桑曾说“音乐是人的精神最精致的产物之一”。音乐鉴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音乐可以触及人们的心灵,在音乐的倾听中,人们获得美妙的享受。音乐鉴赏教学提高学生发现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能让学生的心灵更加安宁,让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富足,让学生诗意的生活。
二、整合作品的形象特点,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悟力
1.音乐想象力的培养。艺术教育总是以一定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为基础的,通过联想和想象等心理过程达到对音乐的准确感知和深刻理解是很重要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创设情景,用绘画、投影和多媒体等视觉手段,使音乐作品形象化,通过形象化的画面来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从具体的情景入手感受抽象的音乐语言所表现的意境。此外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对音乐情感、音乐形象的感知往往是在比较中进行的。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将比较法运用到音乐欣赏教学中,使学生能准确地感知音乐形象,清晰地辨别声音效果,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以提高其对音乐作品鉴赏能力。
2.音乐感悟能力的培养。音乐感悟能力的培养,首先可通过对乐谱的分析、对比,引导性、示范性地剖析音乐元素及其内在结构,并为学生建立某个想象的空间或设定一个联想的范围,便于学生准确地把握音乐的形象特点、领悟音乐情感内涵。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分析能力,才能对音乐表象进行拆分、肢解,了解乐思、乐汇的进行规律,理解音乐的内在含义,并对其形成联觉、加以想象,这样有助于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悟能力。
三、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建议
(一)充分调动学生兴趣
高中音乐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活动时,应结合学生的现实情况,采取适宜的措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音乐鉴赏,并没有对错之分,对于音乐,每个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见解与感受。因此,教师不能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对错评价,而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观点,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对音乐进行鉴赏学习。同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现实情况,多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说、唱、表演,让学生可以在多说、多唱中深入的感受音乐作品节奏、风格、特点,并从中领悟深入的意境,促进学生情感与作品情感的共鸣,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
(二)提高教师教学方式
高中音乐鉴赏课的关键在于对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审美能力进行培养,因此在音乐课上“听”是最关键的,教师要思考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听”。对此,高中音乐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设置相应的引导问题,让学生从问题出发,进行音乐品析。
四、教学中进行适时的言语引导
音乐艺术的非语义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音乐学科同其他学科具有不同的教学方式,即:体验的方式。音乐是一种直接经验,而直接经验的获得必须通过知觉的方式。因此,音乐教育过程,应是一个学习者对音乐的感受、感悟和音乐对学习者的感染、感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应是引导者和促进者,其作用是引导学习和促进学习,而不是代替学生学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老师仍试图把音乐给学生“讲明白”,这种方式显然是不可取的,其根本症结在于排斥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无法形成同音乐之间的直接体验与交流。音乐音响的非语义性特征决定了音乐教师不能对音乐作品进行过多讲解,学生们在欣赏同一首音乐作品时,由于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他们所联想或想象到的音乐内容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对音乐内容进行过多的讲解和诠释,无益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高。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在适当的时机进行适当的言语引导是音乐鉴赏教学有序进行的保证。
高中生的音乐认识还处在发展阶段,虽然他们比初中学生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由于生活环境、生活阅历的局限,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还不高。高中音乐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应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美育方面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此外,高中生面对高考大关,承受着沉重的压力,在这样的环境下,音乐既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压力,又能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参考文献
[1]边筱伟.新课改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创新与实践探讨[J].考试周刊,2020(74):135-136.
[2]宗慧.对话式教学在高中音乐鉴赏课程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2019,39(02):164-166.
[3]贾莺.让学生在音乐课上学会有效“倾听”[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9(48).
[4]叶丽慧.运用“指挥”培养学生音乐能力[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