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情理共生”课堂实践与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初中;道德与法治;“情理共生”;教学实践
正文
引言:作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工作是一个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沟通为主的动态发展过程,本质上来讲,这种交流与沟通主要包括情感维度的沟通和理性维度的沟通。而若想充分发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培养与塑造具备健康思想、多元情感、独立人格、正确观念现代初中学生方面的教育功能,就需要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情”与“理”的关联进行全面把握,并有机结合情感教育与理性教育,以对传统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所暴露出的单一教学模式、片面教学内容等现状予以改善,引导初中学生学习状态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
一、“情”与“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两座高山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情”是对心理学情感理论的应用,指的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收获的独特体验,这里所说的“情”既涵盖人的喜怒哀乐等共同情感,又包括品格道德、理性思维等高级情感,它是与人的社会需要和主体意识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了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与“情”不同,“理”指的是道理,是对人的行为加以指导的重要力量。在初中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突出“理”,就是要使教育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获得慰藉。尽管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不同,但“情”与“理”之间始终保持着统一联系。
首先,“情”是“理”的基础。初中道德与法治中的理论知识具有明显的微观性和复杂性,这一点也是初中学生理论知识学习面临诸多阻碍,甚至是出现抵触情绪的主要原因。这也就意味着,倘若单纯依靠教师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果。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关注初中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能够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情感因素树立更深刻的认知,缩短学生与学科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学科教学过程能够收获更为强化的情感体验,而这种情感体验也将为理论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外,情感还承载着理论疏通的媒介功能。初中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的抽象复杂性,以及初中学生在思维理解能力层面的劣势,都决定了初中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借助适宜媒介的重要作用,以直观化、形象化的方式来呈现理论知识,进而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在诸多媒介中,情感因素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不容小觑,这是因为,特定的历史背景、社会背景、现实事例与人物等均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理论知识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学生更好地融入理论体系建构完整过程的重要保障。
其次,“理”对“情”具有引导作用。再现真实情感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学科教学目标之一,而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是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的重要内容,理论知识的教学往往是情感得以表达的重要前提和重要引导。在组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重视情与理的有机融合,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教学活动更加全面,而充分发挥理论对情感的重要引导作用,也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理想效果的实现。
二、“情理共生”: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重要保障
罗曼罗兰在《名人传》中曾写道:“看清这个社会,然后爱它”,意思就是说人们必须用真情、真理来看待这个世界。从这个角度来讲,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主动转换教育思想、应用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组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情理共生”教学实践。一方面,“情理共生”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思想与情感交流,教师可以通过情感教育和理论教育来感化初中学生,进而引领初中学生形成合理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与法律意识,进而发展成为一个遵纪守法、品德高尚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情理共生”课堂的构建充分整合和有效利用了道德之光和法律之剑,并通过情感和理性的双重手段来培养初中学生的道德思想和法律观念,并向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和中枢力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和爱国精神、家国情怀,使初中学生受到了思想、情感、道德等多方面的启蒙。
从实践层面来讲,“情”与“理”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在“情理共生”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透过纷繁复杂的情感来感悟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并面临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应用“情”与“理”,从这个角度来讲,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有赖于“情理共生”模式的保障作用。为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就需要从以下几点着手,推进“情理共生”教学模式的效能发挥:
(一)转变教育理念,推进情理结合
政治化、知识化是传统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这种教学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仅枯燥、空洞,更缺乏实效性,从初中学生的角度来讲,其思维和情感具有明显的活跃性、灵活性,因此,倘若单纯依靠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就想搭建高效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保障“情理共生”课堂教学的功用性,显然会存在极大的难度,学生更无法从理论知识的讲解中获得直观的情感感知。因此,教师在组织“情理共生”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将自身的情感与学科教育有机融合,通过情理相融的教学思维来引导学生将个人情感与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的现实需要有机结合,以确保初中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能动性能够得到充分尊重。
以九年级上册《文明与家园》单元的学习为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竞争形势的日益严峻,我国越来越重视打造文化强国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并从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以及协调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等层面来推进文化强国的打造进程,而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也体现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所以,在“情理共生”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以上述几个维度的内容为主题来引导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与探究,使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最基本的文化认识和理解。在此基础之上,教师要将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与本单元中不同知识点的教学活动有机融合,以帮助学生从思想政治层面来解读国家对文化的自信、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长此以往,初中学生就会逐渐形成对关乎国家发展、文化发展的重大问题的关注度,这对于初中学生将自身的价值观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文化传承有机结合,最终将其内化为自身的爱国情怀、民族意识,并逐渐树立以“国家利益为主、个人利益次之”的价值观念。
(二)创设教育情境,凸显学生主体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知事是基础、明理是关键、导行是归宿。其中,知事不仅仅指的是要掌握基本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更在于提高学生是非对错的分辨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与思想自信、培养学生的多元情感与科学思想。而若想实现这一理想化的教学目标,就需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对教学方法予以创新,在尊重初中学生的个体差异、凸显初中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围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来创设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情境,使初中学生在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升华自身的思想境界。
首先,创设问题教学情境。比如在《走进公共生活》单元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们创设以下问题情境——
①从不同角度来描述你现在所处的社会公共环境;
②以十年为分界点,对比你所经历的中国社会十年变化;
③你希望未来能够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里?
这些问题情境的创设旨在引导初中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细心观察社会生活、体会社会发展的变化以及人们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实惠,来感受党对民生的关注。此外,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与调研,对于学生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的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思想的发展以及理论结合现实、以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锻炼具有重要意义。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在于,问题情境创设过程中所设置的问题必须立足丰富、恰当的课堂教学素材和学生的具体学情、学习需要等,更要能够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的形成有所裨益。
其次,创设视听教学情境。在新课改不断推进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现代化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另一大特征,并且已在各个学校得到了一定的普及。利用现代化信息设备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主要是将理论知识和社会事件以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进行展示,同时也可以用这些现代化设备进行与所学知识相关信息资料的补充,这样一来可以使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接受更加全面,而通过这种形象化的展示,学生也可以建立一个更直观、更清晰的知识架构。在《师长情谊》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播放与师生有关的视频资料,比如汶川地震期间四川教师汤鸿在灾难发生之际,不顾个人安危,舍身忘已地救护学生的实例,使学生在欣赏与了解这个信息化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感受教师胸怀的开阔、人格的高尚,并将关爱教师、理解教师、尊重教师、感恩教师的情感落实到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
最后,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所谓“生活情境教学”指的是将生活中实际存在的客观事物或现实情境等“搬”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或创设与学生现实生活、教学内容和认知规律等息息相关的生活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和课堂探究与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进而达到教学质量显著提升的教育目标。
(三)开展教育实践,强化情理体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知识和思想情感是对现实生活的高度提炼和总结,而服务于现实生活需要同样是理论知识和情感教育的最终目标,这也就意味着理论知识和情感教育必须与现实生活有机联系,才能真正发挥其育人功能和指导意义,脱离实际来谈教育就会陷入形式主义和片面性的教学误区。在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情理共生”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同样要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行。
具体来讲,就是要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开展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既要细心观察学生们的课堂学习与行为表现,又要积极组织学生们参与课后时间活动当中,使情感教育逐步向课外教学领域拓展。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到学校附近的儿童保健院、老人之家等地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学会关爱他人、感恩社会、帮助弱势群体,最终获得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此外,由于初中学生的是非分辨意识与能力正处于发育的关键期,在初中阶段能否正确、有效地培养初中学生的历史观念、历史思维和爱国主义情怀将直接影响初中学生未来的生活、工作。为此,在组织初中道德与法治“情理共生”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来开展相应主题的实践考察活动,比如带领学生们参加国家发展史主题展览,在这种更为直观、更为形象的过程中对民族发展的历程和国家的荣辱成败形成更深刻的体会,从而更加有效地培养初中学生的爱国之情,并以科学的价值取向、是非分辨观来弘扬社会正能量、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结束语
总之,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具有较大的情绪波动性,外界事物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十分明显,同时,初中阶段更加关乎学生思想意识的成长与成熟,倘若无法使其接受正确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将直接影响其正确价值观念的养成和健康心理素养的培养,甚至造成初中学生法治观念淡薄、维权意识薄弱等问题。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正确认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教育功能,立足初中学生的身心发育特征和情感思维规律,在有效开展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教育的过程中,通过转换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实践等途径来对初中学生开展情感教育,并在开展“情理共生”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科素养,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推进课程改革的更快实现。
参考文献:
[1]袁樱.突破教学重难点达到情理共生[J].新智慧,2020,(10):80.
[2]王耀忠.探究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情”与“理”的运用实践[J].新课程,2020,(49):201.
[3]张维芝.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加强情感教育[J].科普童话·新课堂(中),2022,(03):33-34.
[4]钮海军.理性与感性 自我与他人:谈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几点方略[J].科普童话,2019(19):1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