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互联网+”拓宽小学家校共育渠道的实践探究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王勇章

甘肃省兰州市兰州新区第六小学 甘肃 兰州 730311

摘要

《三字经》中提到:“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由此可见,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综合能力锻炼以及个性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共同作用,这也就意味着,在教育过程中有机融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具有客观必然性。基于此,“家校共育”教学模式也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学校和家庭,乃至社会各方力量的一致认可。然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时代背景下,小学家校共育渠道的创新探索迫在眉睫。


关键词

互联网+;小学;家校共育;拓宽实践

正文


引言:

作为一个以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有效互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创新教育模式,家校共育有效改善了教育长期以来对学校的依赖局面,通过优化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优势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够在加倍的教学环境中受到先进文化知识的启蒙和人文素养的熏陶。针对上述现实问题,通过有机结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大教育阵地,有助于促进小学生学习环境与生活环境的净化。然而,在开展家校共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形势依旧十分严峻,“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小学家校共育教学模式之间的有机结合始终未能发挥应有之义。

二、“互联网+”背景下全面推进家校共育的现实意义

(一)家校共育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学生的成长环境

学校教育是学生增长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的主要渠道,但学校教育作用的发挥则需要家庭教育的重要辅助,而家庭和学校教育能否协调一致,共同助力于教育目标的实现,其关键就在于对信息的及时交流和互动,即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以及对待父母的态度,进而有效开展学生的思想工作,家长也需要及时了解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情况,以在精神层面、物质层面,甚至是责任层面配合教师的教学计划。因而,家校共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说是奠定了学校和家庭相互支持、相互交流的基础,通过面谈等形式,家长可以学会正确地教育和引导方法,同时,家长反馈的教学改进建议也有助于学校教学环境的优化。

(二)家校共育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

家庭是小学生接受教育最早、时间最长的场所,家庭教育方式的正确与否都将直接影响小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效果。学校是小学生良好道德素质、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培养的重要渠道,学校依照《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小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而家校共育工作的开展,有助于家长对学校德育方式、内容、要求的及时了解,从而能够积极配合学校德育,保持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除此之外,家长或其他家庭成员在教育孩子的观念以及对孩子未来发展的规划上,与学校存在一定的差异,而通过开展家校共育工作,教师可以准确传达学校的教育计划、目标以及教学实践活动等,加深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理解。家长也可以与学校沟通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等,从而提高学校教育的针对性,进而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基于“互联网+”时代的小学家校共育渠道探索

(一)搭建在线信息交互平台,拓宽小学家校共育渠道

QQ、微信、微信公众平台等为主的在线信息交互平台在小学家校共育活动中的应用和渗透,极大的便利了家庭和学校之间的互动沟通,一方面为家长多渠道、全面化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创造了便利条件,另一方面也使得教师能够将学生的学习情况、思想动态等信息及时地反馈给家长,从而省去了线下“家访”环节所产生的不必要麻烦和困扰。

首先,建立班级QQ群和微信群。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借助QQ群和微信群的作用以加强小学家校共育工作的强力和力度,在很大程度上使家庭和学校、教师之间的信息交互、优势共享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家长和教师之间交流和沟通的有效性。在QQ群或微信群中,家长应按照教师的规定(通常为“学生名字+家长”)修改个人群名片,以更为高效地满足教师对QQ群或微信群的管理需求。在开展家校共育时,教师要将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成果和近期的思想动态上传至群内,并与个别学生的家长私下沟通学生近阶段的异常表现,从而对学生和家长的自尊心进行保护。同时,家长在和班主任进行沟通时也要更加主动,从而及时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态,并对比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现,和教师共同分析导致孩子心理、思想异常的原因,并探讨合理的解决方案。可以说,以QQ群或微信群为主的家校共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和不良心态,从而推动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除此之外,微信公众号在小学家校共育中的作用也十分明显,班主任可以为不同的班级开通相应的微信公众号,并定期汇报展示班务,这样一来,家长便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掌握学生的在校动态,并留言评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将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信息资料公布到微信公众号上,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学习和讨论,以此来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同时进一步增强家长和学生的法律观念,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形成。

再次,优化学校门户网站。学校门户网站是学校宣传和品牌形象塑造的窗口,在“互联网+”时代拓宽小学家校共育渠道,通过优化学校门户网站来提升家校共育效果,可以在门户网站中设置“家长监督”功能模块,以征求家长对学校教育、学校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学校环境等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将学校教育教学情况对家长进行公布。可以说,该功能模块的设置,使家长可以实时地对学校教育进行外部监督,既加深了家长对学校的了解程度,又有助于推进家校共育全新发展模式的打造。

最后,建设翼校通平台。翼校通服务平台的基础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网络,其应用目的在于满足小学教师、学生家长日常互动交流和学生管理需求。在强化小学家校共育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相应的班级通知和作业布置上传至翼校通平台,还可以把学生们参与校园活动的精彩瞬间或获得荣誉的照片传输至翼校通平台,并以班级电子相册的形式供家长们观看以及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从而实时了解学生们的日常表现,并实时指导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构建多元学生管理系统,创新家校共育全新机制

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互联网+”时代下开展小学家校共育实践活动的核心,为了实现家长以多种渠道参与学生管理、教学、学习和评价等教学环节,应当借助“互联网+”技术和手段搭建学生管理、教学、学习、评价等平台,并综合整合多种优势,构建涵盖管、教、学、测、评多元学生管理系统,并以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整合,从而实现家校共育的常态化、系统化。

首先,搭建网上家长学校,统筹线上线下家庭教育。在以往的家长学校模式基础之上,学校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通过自主建设、合作研发或对外购买等方式搭建网上家长学校平台,开发家庭教育微信公众平台,使学习内容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使家庭教育的学习、交流和评价都能实现在线管理。与此同时,家庭教育微信公众平台要将家庭教育知识进行实时推送和更新,以此来满足家长的学习需求,双重提升家庭教育的水平和层次。

其次,搭建家校沟通云平台,提升家校沟通效率。家长与学校之间及时有效的沟通是全面推动小学家校共育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充分考虑和尊重小学生的学习特征、年龄特征等基础之上,学校要利用“互联网+”所特有的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数据分析更为便捷精准等优势,搭建家校沟通云平台,并以涵盖不同学生在不同年级、不同时期的所有学习情况、思想动态、情感态度等现实状态的家校沟通体系的构建,提高家长和学校沟通的及时性、高效性。

(三)建立三位一体教育模式,提升小学家校共育效能

借助“互联网+”等网络信息技术搭建完整的信息化交流平台,通过建立小学生个人、学生家长、小学教师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模式,可以为实现小学生的全方位、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来说,以“互联网+”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的网上交流平台,需要把教师、学生家长、小学生共同融入教育管理体系中来,以充分凸显小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在家校共育互动管理中的自主表达权和平等参与自由,从而为学生充分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成长进步情况等提供开放、透明的环境保证,进而以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家庭关系和家教关系带动小学家校共育效能的全面提升。

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内容:

其一是依托“互联网+”技术和平台,通过开展远程互动,实现教育资源的家校共享。学校课堂是传统小学教学活动发生的主阵地,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唯一途径只能是课堂教学,因而具有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局限。而家庭教育同样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家庭教育往往缺乏正确有效地引导,家长或其他家庭成员对小学生的教育往往是溺爱大于引导,这对于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极为明显的阻碍作用。特别是在假期或特殊情况导致的不得不在家上网课的阶段,这种阻碍作用更加明显。

因此,在“互联网+”时代趋势和教育背景下,教师就可以依托现代化的网络平台开展远程互动,共享教育资源,有效改善家校共育进程所面临的重重困境。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微信、QQ等平台,与学生和家长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及时掌握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并为学生的学习难点和错误率较高的知识点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与此同时,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的作用下,教师还可以积极开发家长资源,提高家长或其他家庭成员对小学阶段课程改革与建设工作的参与积极性和能动性,从而加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紧密联系。比如,不同学生的家长来自各行各业,而不同行业和职业就会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因而,教师就可以立足这一点,引导家长利用自己的职业特长和专业知识,让学生了解到祖国的繁荣昌盛,拓展小学生的学习视野,活跃小学生的理性与感性思维,在使小学生获得知识和情感熏陶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其二是依托“互联网+”技术和平台,正确指导家长的教育方法。家庭教师小学生所处时间最长、影响最深远的重要环境之一,与学校教育相比,二者具有同等重要的教育价值,但不同于学校教育的规范化、标准化,不同家庭所采取的教育方式会存在明显的差别,不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和心态也会有所区别,教育效果更会不尽相同。与此同时,很多家长在学生的教育方式上,同样存在不同程度的欠缺现象,比如,当孩子未能及时完成作业时,家长并不是有效指导和督促学生独立完成,而是和学生一起完成作业以节省时间,或者当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时,家长会以物质奖励来激励学生,这样就容易造成小学生学习心态的偏差,即学习是为了获得物质奖励,也是为了得到家长的认可,而非实现个人的成长进步,由于无法意识到自己的真正价值,也就无法真正培养学习的兴趣。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相应平台,对家长的教育方法进行规范指导,使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和学习激励途径,从而综合调动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力量,帮助学生有效解决成长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引导小学生健康成长、快乐学习。除此之外,疫情形势下,为了进一步提高家校共育的有效性,学校还可以开通微课,通过在线沟通和指导,以及针对性培训等形式,与家长共同探讨新冠疫情常态化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家校共育工作以及积极探索家校共育的新模式。

结束语

少年强,则国强。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不仅关乎家庭的未来,更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强弱直接相关。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学习迎来了全新的蜕变,也为教育领域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作为小学生成长管理的新模式,小学家校共育模式优化整合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优势资源和功能价值,在与信息技术手段、设备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过程中,必将发挥不可估量的现实价值。因而,小学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家校共育专业能力,积极拓展现代化家校共育渠道,进而为我国国际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培养现代化优秀人才。

注:本文系兰州市2021年度教师“个人课题”课题名称:互联网+家校共育 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策略探索,立项编号:LZ【2021】GR00XXX3232阶段性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李春梅 .谈互联网+家校共育的实践模式构建[J].学周刊,2019(06):143-144. 

[2]曹锦萍.浅析家校共育教育模式在小学教育中的思考[J].新智慧,2020(09):114.

[3]谢剑文.拓宽家校合作渠道 共促学生幸福成长[J].读天下(综合),2020(05):020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