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高校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教学融合研究——以高职财经商贸类专业为例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林欣欣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福建莆田 351119)

摘要

本文从当今教育热点问题“课程思政”入手,结合后疫情时代特征,着力于高职财经商贸类课程思政的实践研究,同时指出后疫情时代专业课课程思政应重在求“变”,应突出国家价值、世界观/方法论和行业特色引领,强调“家国情怀”和“榜样力量”,着力于学生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诚信服务意识以及责任与担当的培养,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最后提出课程思政与专业课教学融合的几点反思。


关键词

课程思政;后疫情时代;教学融合

正文


对课程思政的认识

(一)课程思政的背景

1、背景    

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9年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 [1]140-142现如今,各级各类高校正积极探讨如何有效地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让课程思政落地生根。

2、后疫情时代的特征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趋势凸显,各国相互联系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命运日益共同化。2020年以来,在维护世界和平和支持他国抗疫上,中国政府的一系列行动为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行动支撑,中国政府的责任与担当让中国大国地位日益彰显如何弃恶扬善,提升国民素质,已然成为高校教育不容推卸的责任。

(二)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2]53-56核心思想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必须同向同行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育人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途径是在专业教育中开展价值引领的综合素质教育

 

 

(三) 课程思政常见误区解读

在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和纠偏的误区,主要有:

1、主旨不明,政治价值淡化

课程思政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讲政治”是课程思政的灵魂,应把“社会主义24字核心价值观”和“四个自信”有机融入专业课教育教学中。现实专业课教学中,很多课程思政只是单纯地在专业课教学中植入科学、人文、法治等思政元素, 国家价值层面引领不足。

2、主次颠倒,重思政轻专业

专业课和思政课教师应从不同角度发力,做到两类课程同向同行,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了践行课程思政,不少教师却把专业课讲成了思政课,习惯于知识的“单向灌输”,忽略了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淡化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3、生搬硬套,教学设计欠缺

专业课教师应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创设相关教学情境,促进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衔接,做到“润物细无声”。但是,在专业课实际授课过程中,不少教师思政元素融入偏少且痕迹明显,教学情境创设缺乏亲和力,思政元素融入显得很是牵强和突兀。

4、评估不力,重建设轻维护

从教育研究的角度来看,“课程思政”的教育成效,譬如学生的学习满意度、获得感、专业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四个自信”是否有所增强、是否有强烈意愿成为又红又专的人才等,这些衡量课程是否成功的指标都应该纳入“课程思政”评估体系,综合运用定量及定性的方法进行有图有真相的评价,以此检验“课程思政”的育人成效,但目前课程思政评估体系建设尚有欠缺。

二、后疫情时代高职财经类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一)必要性

    后疫情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不足,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协同育人机制尚未完善,移动互联网诚信机制有所缺失,如何发挥各方力量教化育人、移风易俗,已是当务之急。高职财经商贸类专业课程实际授课过程中,除了存在上述常见的实践误区外,还存在如下问题:

1、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忽略价值引领

    高职财经商贸类专业课程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如点钞技能、销售技能和网店运营能力等,鼓励学生参加政府、行业企业和学院举办的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却往往忽略了对学生价值引领,学生功利心较强,团队协作能力欠缺。

2、企业反馈部分学生职业素养存在偏差

从学生参与企业跟岗实训和顶岗实习的反馈结果来看,有企业反应部分学生在爱岗敬业、遵时守信、团队协作、服务顾客等职业素养方面存在严重偏差。因此,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并提升学生职业的素养,已然迫在眉睫。

(二)可行性

1、师生习惯于“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近年来,学院以“网络+线下”授课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学生习惯于线上线下交融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师也能熟练运用EV、喀秋莎等软件录制教学视频,在各大教学平台进行直播教学授课。

2、财经商贸类专业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

    财经商贸类专业课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紧密,课程需要正确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格局演变,认识中国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从而立志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作为社会科学学科,财经商贸类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专业知识与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密切相关。

3、特殊时代背景为课程思政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高效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时代难题,为世人所称颂。中国政府的责任与担当,极大地彰显出制度优势和大国风范,激发起无数中国人的爱国情怀。

三、后疫情时代课程思政与高职财经类专业课程的融合路径

(一)树立三位一体的先进育人理念

思政育人,理念先行。专业课教师应树立“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深刻认识到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的重要性,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国家价值、世界观/方法论和行业特色引领,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着力于培养学生的人文、法治、创新精神和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等。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专业课教师在开学第一课中,就应该跟学生一起树立规则,双方共同立下契约以保证课程的顺利教学。教师应率先垂范,保证做到不随意调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同时要求学生做到不旷课不迟到不早退,随后教师要制定并公布明确的奖惩措施以便双方遵照执行。

(二)构建基于“双唤醒”的课程思政课堂 

企业调研发现:66.78%的企业注重学生的爱岗敬业意识,80.22%的企业对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要求极高,更有57.18%企业关注学生诚信服务意识的培养。为此,专业课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教学活动设计:做好教学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

基于相关行业企业对财经商贸类毕业生的实际需求重塑教学三维目标。其中,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不变变素质目标为素养/价值目标,素养/价值目标主要围绕“社会主义24字核心价值观”、“四个自信”和世界观/方法论展开,同时根据专业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做好课程思政之本就是教学设计,因此,专业授课教师应根据调整后的教学目标,结合学情进行精心的教学整体和单元设计。

2、教学方法改革:构建基于“双唤醒”的混合教学模式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为此,必须从唤醒教师做起,再用好老师去唤醒学生。首先要唤醒教师的教育情怀,提升课堂温度,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其次要唤醒学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通过学生不断自我反思唤醒学生的内在学习力基于课堂教学改革将课程思政由课堂延伸到课外,从线下延伸到线上让思想教育入脑入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亲其师信其道一位有理想有道德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就是对学生最好的唤醒。线上教学过程教师要尊重关心学生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解决问题每次作业、实践环节报告提交和课堂测试,应对学习落后进行一对一的帮扶。教师要用好课程吸引学生,课前做好教学设计,不断打造有趣、有料、有味的课程内容,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要用好思想引领学生,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因材施教引导学生绘制章节思维导图进入深度学习对优秀学习者给予表扬和奖励;阶段学习后,教师以身作则找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自我反思。

授课过程以学生为中心课前学生在超星学习通平台完成在线学习和自我测验;课堂上教师以专题讲解、布置项目任务等方式线下赋能,学生积极投入到项目任务中去,高效互动;课后,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搀扶落后者一把,让学生反思质疑、畅想创新

 

1   基于“双唤醒”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3、教学内容整合:寻求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的融合点

教学内容重推陈出新,教师应实时洞察社会热点问题,结合疫情时代具体特征用前沿性案例取代陈旧案例,紧抓三个点,即“切入点”、“动情点”和“融合点”。就财经商贸类专业课而言,重在培养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和德法兼修的专业素养。专业课教师要讲好中国故事,树立学生“诚信”意识,结合财经商贸类各专业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工作。如从传统故事“张千的画”引入,让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学生不做假账,教育市场营销和(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的同学不卖假货,引导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同学在将来的工作过程中及时送货不恶意骗货、不贷款欺诈和恶意欺诈等。

4、教学评价创新:注重过程评价,评价融入思政元素

从单一学科而言,考核方式以目标导向,用形成性过程考核取代“一考定终身”,提高平时成绩占比。借助云端数据和智慧教学工具客观公平记录学生平时学习轨迹,充分体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精神,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在平时测验单元测验和期末考卷中体现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家国情怀之类的考题。基于增加了课程思政育人环节,可建立“人才培养-学校测评-毕业生跟踪-用人单位评价-反馈改进”五位一体的闭环式人才培养成效评价机制,着力于学生创新能力、合作协调能力、抗压能力等指标分析,以有效调整课堂教学。

(三)打造五元联动的协同育人机制

有效实施课程思政需要聚合多方力量,齐头并进,积极构建“政校行企家五元联动、共同育人”的协同育人机制。学校方面,要打造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工作格局,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教书育人高度协同;政府方面,要配合学校的教学安排,定期委派相关人员进校分享国家宏观和地方政策,分享时事热点问题;行业企业方面,在安排相关课程讲师进校授课的同时,要为学生搭建相应的校外实践基地,打造行走的课堂,充分发挥企业导师的作用,帮助学生在实训实习期间熟悉行业企业规章制度、熟知企业文化,发挥企业文化的育人功能,树立学生的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家庭中,家长要以身作则,当好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为孩子们树立榜样。

(四)《商务礼仪》课程思政的教学实施

《商务礼仪》课程作为财经商贸类各专业的专业平台课,主要确立了如下素养/价值目标: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四个自信。爱国、敬业、诚信、法治、友善等,增强四个自信;第二,世界观/方法论。注重学生辩证、底线和系统思维的培养,切入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论,在实践过程中考核学生辩证地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分享一些名人事例,着力于培养学生耐心、细心、持之以恒的职业精神。第四,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体育精神。培养学生勇于面对挫折,克服困难,挑战、超越自我的精神。此外,让学生学会自尊与尊重他人、诚信礼貌待人也是本课程的素养/价值目标。[3]78-79

“餐饮宴请礼仪”为例,引导学生了解当今国际社会公认的席次、座次安排惯例,了解各国的差异,让学生学会入乡随俗、尊重他人、诚信文明待人;分享中华美食,告诉学生中国物阜民丰,让学生引以为豪,同时引导学生做到食之有道,敬畏生命;分享陶瓷艺人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艺人们逆境中求生存的顽强生命力和勇于探索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从而直接将该精神迁移到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同时也向同学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通过小组分工合作根据案例背景完成宾客桌次、位次的安排,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人为善。

在《商务礼仪》课程评价上,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淡化期末考试成绩占比,总评成绩(100%)=平时成绩60%+期末考试成绩(40%)。具体如下图所示:

 

2  《商务礼仪》课程形成性考核成绩比例

为了检验教学实施的效果,在课程教学结束后,笔者采用问卷调研的方式,进行了“专业课程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专项调研,调研对象为市场营销专业2021级学生,共发放问卷96份,回收有效问卷96份。其中,对于“陶瓷艺人故事分享是否有效地帮助自身提升了职业素养”的问题,有94位同学选择“是”,2位同学选择“否”;在“通过项目任务的完成是否培养了自身的团队合作精神,与人为善”的问题上,有92位同学选择“是”,4位同学选择“否”。两道问题选择“是”的同学比例分别高达97.9%和95.8%。调研结果充分说明,《商务礼仪》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也受到了同学们的普遍认可。

四、后疫情时代,课程思政实施重在“求变”

后疫情时代,财经商贸类专业课教师要与时俱进,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抓住社会热点问题,突破传统课程思政的壁垒,重在“求变”,提升专业课程育人效果。

(一)科学做事:做事认真严谨,乐观对待人生 

专业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努力培养学生严谨办事、科学做事、高效理事的能力,引导学生以科学的心态对待人生,保持积极、阳光的工作和生活态度,积极锻炼身体,敬畏生命,注重生态保护,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云授课、云约见、云谈判、云成交,云端经济充分彰显了中国韧性,中国经济有着可持续发展的纵深空间,未来一片光明。

(二)同舟共济:学习榜样力量,不断挑战自我

专业课教师可结合学科特点,展示榜样力量,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素材,培养学生的敬业意识与责任担当。可结合江苏医学高校3600多名师生志愿投身南京抗疫一线的事例,告诉同学“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力量;可结合抗洪一线人民子弟兵的英勇表现,告诉学生“舍小家、顾大家”的伟大;可分享奥运健儿们的拼搏精神,让学生不断挑战、超越自我,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成就别人的大爱之心;可列举京东到家、长富牛奶配送到家等的免费增值服务,向学生展示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三)爱国情长:高举党的旗帜,增强“四个自信”

专业课教师可结合中国的大国风范和责任担当,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可分享建党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中的福建元素以及义勇军进行曲响彻东京奥运赛场上空那一刻的自豪和骄傲,激起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企业家爱国是个亘古不变的话题,新时代对企业家的爱国情怀做了一次又一次充分的检验,专业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进行相应的例证说明。

五、课程思政与高职财经类专业课融合的反思

(一)做好课程思政要用“心”

     做好课程思政,专业课教师要用“心”去践行。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储备和过硬的教学本领外,教师要常怀赤子之心,对国家、民族和人民有深厚的感情,要热爱职业教育事业,更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每一个学生,情怀要深、用情要真。正所谓“学高为师、行正为范”,教师对祖国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会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对学生的爱会深深感染学生,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和“爱”的能力,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

(二)实施课程思政要创“新”

实施课程思政过程中,专业课教师要推陈出“新”。教师要注意时机的找寻,在对所教授的专业课程进行精心设计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课程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用好时代教材,洞察社会热点问题,做到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的无缝衔接。教师要树立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创新教法学法,构建基于“双唤醒”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讲好中国故事,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理解、感悟,注重教学的专业性、应用性、趣味性和思政性,构建创新性的教学评价体系。同时,充分发挥政校行企家五方力量,实现特殊时期专业课程“课程思政”线上线下、课堂内外、校内校外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丁春丽.林婧.课程思政融入金融学课堂的研究[J].时代金融.2020,(26):P140-142

[2]梁晴.刘东锋.魏梓轩等.大思政视域下本科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有效性提升策略研究[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20,(12):P53-56

[3]尹昕.跨境电商专业教学和课程思政元素融合路径研究[J].人才培养,2020,(3):P78-7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