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实施劳动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赵信智

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乐蟠初级中学 745400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劳动教育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劳动教育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社会文明,促进国家综合实力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经过研究发现,中小学生在劳动教育活动中仍然存在部分问题,教师和学生对劳动教育的关注度以及学生的落实程度,影响劳动教育最终结果。在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初中教师大多将劳动与学科融合起来,既能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又能增加劳动观念。本文以物理学科为主,从家校共育和职业生涯规划两方面,对初中生劳动教育的实践进行研究。


关键词

家校共育 劳动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

正文

引言:中国教育追求的目标始终是培育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但长久以来,劳动教育与课程设计脱节,无法很好地融入学生教育是教育界存在的问题。物理学科起源于劳动,最终服务于劳动,物理实践与劳动密切相关,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依赖,因此,在物理学科中合理实施劳动教育,是物理教师要着重研究的教学策略,教师应怎样丰富劳动教育的相关内容,将物理与劳动构建联系,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劳动观念,树立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是教师在教学中应思考的问题和研究的内容。

一、 利用物理进行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1.1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日益出现在我们生活中,与我们日常住行息息相关。在教育界,教师培养学生科技观,带领学生畅想科技化未来。也正是如此,部分学生认为,将来人工智能将会占主导地位,人类劳动并不是主流,错误的思想观念影响学生劳动素质的提高。实际上,劳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仍然处于不可替代的地位,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劳动创造人类幸福生活,劳动是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源泉,我们人类从古至今离不开劳动,依赖劳动,正是因为劳动我们才出现了人工智能,出现了高科技,我们在享受高科技的同时,也要思考劳动的重要性。

通过物理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是教师教学的目标之一。教师和学生学习劳动技能板块,让学生认识到劳动存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我们每天都要收拾自己的屋子,营造干净的生活环境是劳动,我们做饭满足正常的物质需求是劳动...只要我们存在于这个社会,劳动就与我们息息相关,教师引导学生对劳动建立敬畏感。要尊重劳动,应用物理学科进行劳动教育,也能促进学生积累劳动经验。物理具有理论性和哲理性,其中包含了太多科学原理,学生利用物理学科中包含的原理进行实验,体会劳动带来的乐趣。从古至今,我们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了生产工具,这充分体现了劳动带来的智慧,学生通过物理学科的学习,科学合理地制造出实验工具,体会劳动带来的智慧,简化劳动方法,提高劳动效率,物理中的劳动教育也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下,部分家中大多是独生子女,大多数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不懂得劳动的辛苦,没有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通过学科的学习,学生认识到应怎样进行劳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1.2形成正确的职业规划观

对于职业规划,许多初中生没有明确的概念,初中学生年龄尚小,距离进入工作岗位仍有相当一部分时间。因此,大多数初中生并没有想过之后要干些什么。可以进入科研岗业,利用学科原理做实验,奋斗于国家前线;也可以进入医学岗业,做一名白衣天使治病救人...在学习期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理论,在工作期认真增加实践经验,相信学生都能进入好的工作岗位,成为为国家奉献的优秀人才。不管是哪一类工作,都要求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既要学会从事复杂的脑力劳动,也要适应辛苦的体力劳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要从小做起,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为学生发展指明方向。

1.3利用物理掌握劳动技能,培养社会实践能力

初中学生缺乏实践经验,认知能力发展并不完善,物理学科中学习包含有一定的物理规律,在实验中也涉及实验仪器,这些都能做用于日常生活,提高劳动技能。物理学科中包含了许多物理规律,例如电路这一章,讲解了电流电压,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之后,能将其作用于电器的使用,家用电器、常规电器都是学生进行实践的工具。教师培养学生劳动观念,通过学科内包含的理论知识施加劳动进而提高劳动技能,增加实践经验,为之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按照使用说明书,在电流和电压中,教师讲解规定电压,串联并联电路,学生要根据理论知识的讲解正确进行劳动实践,保护生命安全为主。除了电路,物理学科也讲解了一定的杠杆原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找到杠杆实施的工具,找到发力点,可以节省劳动力,提高效率。物理仪器是物理实验的辅助工具,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物理仪器已进行了电子化处理,与高科技等相联系,作用于日常生活,提高生活效率。教师要培育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合理使用物理仪器,提高劳动素养。物理学科中包含的劳动教育,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为个人提高劳动水平提供了可能。

二、 重视家校共育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关键场所,在初中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家庭对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劳动教育不仅发生在学校,更是常见于家庭,家长在生活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劳动。最简单的例子:在家中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学生通过观察家长劳动,也能提高劳动意识,增加劳动技能。

2.1家长要首先意识到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初中学生是向高中阶段过渡的最佳时期,高中多以寄宿制形式出现,学生需要在学校独立生活,家长在初中就要培育学生一定的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为高中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劳动教育存在的表面意义。当然,劳动的意义不止于此,它不仅能帮助学生自立,提高独立意识,也能通过劳动了解社会,学会观察生活,认识生命,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劳动观。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劳动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学生只有通过亲身劳动才能取得幸福生活,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减少溺爱现象,让学生自主收拾屋子,洗衣甚至做饭,增加生活经验,提高劳动能力。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家长要学会给予实质性的表扬,让学生体会到劳动带给自己的乐趣,收获劳动的快乐。

家长要意识到劳动不会影响学习,反而会提高学习能力。在劳动中,学生体会到父母的不易,学会感恩父母,发展了德育,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劳动中,学生学习到了做任何事情都要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将细节做好,利于学生在未来的岗位上脚踏实地,积极为社会做贡献。家长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不仅仅将学习成绩作为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应建立全面的评价体系,从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入手,做到五育并举。

2.2营造劳动环境

遗传和环境是影响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遗传有先天决定,后天不易改变,要培养学生劳动素质,就要从环境入手。从家庭方面来看,家长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劳动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家长抓住每一次实施劳动教育的机会,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家务劳动。初中学生是学习生活技能的重要阶段,家长抓住教育机会,定期实施技能教育。近年来,因疫情的存在,许多学校采用线上教学的形式,学生在家中有更多时间进行劳动,家长不要以影响学习成绩为由,让学生习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要放手学生发展,在劳动中得到成长。

2.3在家中开设劳动课程

劳动课程的实施不仅只存在于学校,家庭也要为学生营造劳动环境,营造学校成长氛围,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劳动课程,完善课程体系。组织学生走向社会参加劳动锻炼,增加实践经验。例如,植树活动、社区服务实践以及当养老院做志愿者等等,学生在植树的过程中学到了树的生长,体会生命的意义;在社区服务实践中,体会工作过程,对于形成正确的工作观,劳动观,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具有促进作用;做志愿者的过程中,形成尊重老人的道德品质。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学生大多忙于学业,家长为了所谓的不输在起跑线上,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专业课程的学习,错误的教育观是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阻碍,家长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与学校合作,在家中设置劳动教育课程。引导学生网课结束后,整理文具和学习区,打扫房间地面,参与家务劳动。家长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2.4创办亲子工程,建设幸福家庭

教育如同造池子,不论是三角形或者多边形,有水便可称作池塘,但教育一定要具备爱,不含爱的教育,就好比池塘中没有水,不可叫做教育。家校共育包括两方面实施者,一是学校,二是家庭,家庭开设劳动课程,营造劳动环境,发展学生劳动观念,学校同样如此。学校教师在教学中要充满爱,进行爱的教育,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生理心理发展。面对特殊儿童,要给予集体温暖,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劳动活动,融入班集体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发展社会性。

为了改变家长劳动教育观,学校不定期举办家长会,亲子交流会,或是通过线上的方式向家长实施劳动教育观,引导学生家长共同进步。学校也要定期开展亲子工程,建设幸福家庭。促进学生家庭环境的营造,打造和谐融洽的家庭关系,让学生在温暖的环境下进行学习,真正的体会劳动带来的乐趣,尊重并爱上劳动,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5构造家长团队

如上文所述,学校要努力改变家庭教育观念,才能全方面促进学生劳动教育观的形成。劳动教育不仅要在学校得到落实,在家中更要巩固。教师注重家长观念的引导,构建家长团队,加深家长对劳动教育的认识。首先,教师要引导家长意识到在当下社会,不是只看重学习,唯分数论的时代已过去,有一技之长就尚能得到发展,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不再过度关注学生学业成绩而忽视其他方面的提高。另外,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除了线下方式,教师也能合理通过线上方式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借助网络平台等为家长传输劳动教育课程,引导家长通过课程的学习改变传统的劳动教育观。指明家庭劳动教育的方向,帮助家长实施劳动教育。最终,落实学习课程后,家校共育,共同加入学生劳动教育培养体系中,通过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以及特定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

只有学校教师和家长齐头并进,才能形成一致的教育观,让学生在相同的环境下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和家长也要研究学生发展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及时改变教学计划,促进家庭教育质量和学校教育质量的共同提升。

三、 劳动教育提升职业规划意识

3.1就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劳动教育内容主要是家政、内外生产劳动等 初中生职业规划尚处于启蒙阶段,在该时期进行劳动教育,体会劳动带来的美好生活,养成负责任、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人格品质,增强公共服务意识。在初中物理学科中融入劳动教育,能提升学生劳动观念,为之后选择合适的就业岗位打下基础。职业规划在高校较为常见,但是如果提早向学生施加职业规划教育,能帮助学生增加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率,减少初中以及高中报读专业时的盲目性。因此,中学阶段实施劳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提升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有实质性帮助。

在初中物理学科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利于发掘自我兴趣,明确发展方向,提高技能学习。素质教育发展的背景下,学校不仅以学生学习成绩为评价标准,更是面向德、体、美、劳等多方面,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增加发展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利于个人成长进步。劳动教育将线下和线上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丰富劳动教育模式,给予学生更多选择权利和选择机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提升规划意识。

3.2新时期新教育导向。在初中阶段,学校要求学生进行劳动实践周,定期到社会实践去参加社会活动,体验职业发展。学生利用劳动机会学习一技之长,提升自我发展空间,助力青少年职业规划。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允许学生进行特长的选择,提高学生劳动兴趣,营造和谐的劳动环境。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初中进行劳动教育,需要发挥家庭的作用,做好家校共育,学校通过网络平台等方式向家长灌输教育观念,引导家长重视学生劳动教育。打造相同的教学氛围。与此同时,在初中进行劳动教育,利于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劳动素养,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养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人格品质。在初中阶段实施劳动教育,也能提高职业规划意识,引导学生提前选择发展方向,增加学习动力。总而言之,在初中进行劳动教育,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符合社会方展方向。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课题“初级中学家校共育实施劳动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1]GHB1203)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马智虎,陈海英.家校共育  落实劳动实践——家校共育下的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探究[J].学周刊,2022(19):181-183.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9.061.

[2]邹大谋. 家校共育传温情,劳动教育助成长[C]//.2021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2021:287-288.DOI:10.26914/c.cnkihy.2021.008665.

[3]程婷婷,马艳春.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家校共育现状及对策[J].文教资料,2021(14):163-164+98.

[4]梁丽超. 家校共育视角下初中劳动教育实施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21.DOI:10.27216/d.cnki.gysfc.2021.000373.

[5]余鹏.家校合力,重塑劳动意识——以小学生家务劳动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为例[J].班主任之友(小学版),2020(06):8-1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