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逆商培养策略分析
摘要
关键词
中职生;逆商;心理品质;身心发展
正文
一、引言
逆商有人叫它挫折商、逆境商,其含义是面对挫折时的表现和解决困难的能力。著名的心理学家表示,如果个体想要提高逆商,那么就要提升自己的情商、高挫折商。如果个体的智商差别不大,那么高挫折商越高的个体,成功的几率将会越高。我们可以认为,成功取决于挫折商的高低。高逆商可以帮助个体取得良好的成绩、提高个体的生产力、创造力,还能够帮助个体改善身体状况,让个体身心愉悦。
二、逆商的研究现状
上世纪末,加拿大著名的心理咨询学家保罗·斯托做出多次的实验,研究发现:面对逆境时,部分人群会积极解决。部分人群努力改善但没有看到效果会逐渐放弃。部分人遇到困境不知所措,尝试逃避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个体如何面对。该学者在1997年发布的文章当中提出了“Adversity Quotient”这一概念。随后该学者进行多次的逆商实验之后认为:决定成功的因素并非与个体的背景、实力有关,而是与个体的抗逆境水平相关。部分人虽然智商较高,情商也非常的不错,但难以成功,个体的内在因素会影响到个人成败,这也是因为自己的逆商较低而导致的。
杜春生等研究发现,中职生属于中国未成年当中不容忽视的特殊群体,中职生的学习基础较差,大部分中职生并不具备良好的自信心,也不具备良好的拼搏精神,不管是学业还是工作能力都有待提高,这些中职生当中有大部分的学生面对困境时会束手无策。
吴东莞等研究认为,一定条件下,逆商对个别群体的成长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但并非任何个体都会在逆境当中成长。也并非只有逆境成长才对个体成长起到积极作用。所以,我们应该客观分析个体成长过程当中的逆境起到的作用。该学者表明,逆境有助于激发人们的潜力,而逆境下的人有更多的成长动力。逆境有可能创造人才,也有可能塑造个体的个性。
刘玉梅等等人表明,如果个体的智商、情商较为相似,那么逆商较高的人学业成绩、事业状况较为乐观,但个体逆商高低并非天生形成。教师的教学活动要关注如何培养学生的逆商水平,要融入积极向上的内容。如果想要培养学生的逆商,要系统性的让学生参加不感兴趣却具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当中反复训练,促使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建立良好的自信心,不断提高学生的抗挫能力,让学生主动的与别人进行沟通,有助于塑造学生健康的个性。
杨帆等表明挫折教育有助于不断提升青少年群体抗挫折能力,教师进行教育时要考虑如何纠正中职生错误的认知、焦虑情绪、负面情绪,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杨丽华等表明学校进行抗挫教育时,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潜力。与此同时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防止学生的自信心受损,对未来失去方向。
中国许多学者研究逆商的内容,但大多侧重于研究学校环境、社会环境下如何提升中职生的逆商水平,有助于中职生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中职学生逆商培养策略分析
(一)改变认知,疏导不良情绪
心理学家认为,把情绪处理好有助于改变个人的行为,一个人如果非常的生气那么做出的行为也缺乏理智,所以我们应该培养中职生逆境行为,让学生学会处理情绪的能力。处理情绪时可以运用宣泄法、转移注意力立法、情绪升华法,通过转变个体的认知来转变个体的极端行为。
中职生在学习遇到困难时,要勇于面对挫折与失败,合理的调节自己的情绪。这也需要中职生定期审视自己的不足,减少不合理的认知,纠正自己的认知偏差,减少自卑心理。只有合理的减少负面情绪才能提高困境应对能力。
(二)迎接挑战,锻炼意志力
心理学表明,意志对行动可以起到调节作用,通常来说意志会带动人们达到自己所预定的目标,比如中职生希望可以完成自己的作业,而自己的意志会决定自己的行为,打游戏会干扰自己的积极行为,如果学生主动的排除外界干扰,可以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作业,那么可以起到思维认知调控作用。如果学生遇到困难,并不懂得如何解决问题、对问题产生恐慌、强行让自己镇定,可以体现出个体的意志并不坚定,难以调节自己的个人情绪,影响自己的行为活动。
意志力具有调节的作用,实施时并非一帆风顺,常常会受到环境干扰。让学生学会克服困难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意志,克服困难的难度越大,那么训练的效率将会越高,而训练的价值将会越来越明显。所以我们需要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有助于让学生形成坚韧不拔的品质,从容面对困境,从而培养学生的逆商水平。
(三)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逆商培养中的作用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内容,现如今中职生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多,而中职生心理问题也会有所增加。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逐渐引起教师的关注,很多大城市中职学校设置心理健康课程,部分学校为学生开设心理咨询室。但是许多家长、学生、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认知不足,而学校认为心理健康课程可以由任何教师担任,没有聘用具有资格证的心理健康教师来担任这一职位。部分学校认为,学校派遣班主任与学生交谈就是进行心理咨询,导致许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正规,趋于形式。所以学校为了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的逆商,要做好以下几点:
(1)在学校内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第一,学校要塑造一批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数量。许多中职学校并没有聘用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通常都由思想品德教师、语文教师代替,这些教师没有学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欠缺与之相关的工作经验,所以并不能起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这也会影响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看法。第二,学校要合理的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要明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重点,抓住教学的特点。因为中职生所处青少年期,其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不同年级的中职生的年龄特点存在一定的差距,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征来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保障教学方法符合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运用先进的教学方式。第三,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时间极为有限,要运用短暂的时间提高教学的效率,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价值。这不仅需要心理健康教师的努力,还要需要中职学校各个学科教师的帮助。所以学校的全体老师要一同担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任务,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最终提高学生的逆商水平。
(2)学校应该建立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高危群体预防体系。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教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及早发现具有一定心理问题的学生,早发现早干预。但中职生的数量较多,面对数量庞大的学生,光是依靠学校的心理辅导教师远远不够。所以各个学科的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教师可以在班级内设立心理课代表、心理委员代表,因为班级同学接触较为频繁,如果有个别同学出现心理问题,其他学生容易发现,从而为心理干预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有助于防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导致的自杀、伤害他人事件,可以及早的发现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对其进行干预治疗,改善学生的逆商。
(四)适时开展适度的逆境训练教育
逆境训练指的是个体运用不同的方式来模拟艰苦的条件,学习艰苦奋斗的品质,在困境当中学习如何面对挫折,,有助于不断提升学生解决困难的能力、应对挫折的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
教师规划逆境训练要时要合理的管控其强度,要遵循适度性原则、适时性原则。首先,逆境训练的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如果训练过度会导致学生对困境望而生畏,容易让学生产生放弃心理,失去自己的自信心,这会严重的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如果挫折较小,那么不能达到训练目标,也会导致学生出现自大的心理,会对学生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教育人员要关注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不同性别的学生、不同心理特征的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应难度的逆境情境,不断提升学生的逆商水平,与此同时,保证设置的逆境情境在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之内。教育工作人员要抓住训练的时机,因为时机稍纵即逝,如果抓住时机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会提高教学的质量。比如,班级出现不良行为时,难以逾越困境,这时教师要抓住教育的机会,让学生在逆境中学会成长,而事过境迁进行教学会影响到教育效果。所以教师应该针对实际情况来设定训练的内容,提高学生对训练内容的认知。
学校对中职学生采取逆境训练可以运用多种方式。例如,学校针对新生进行军训。学生在炎热的天气里接受军事化训练,对从没有吃过苦的孩子来说,可以起到良好的锻炼作用。学校定期举办运动会,组织学生参与课外活动,规划研究型学习,老师会主动为学生设置部分“障碍”以及“陷阱”,有助于让学生在愉悦障碍时学习解决事件的能力。学生积极面对面前的困难时,可以感受克服困境的快乐,也可以感受到失败的不如意。教师要让每位学生了解到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要积极面对难题。教师可以在安全具有保障的基础条件下组织野外活动,带领学生进行户外拓展。让学生在户外活动中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阅历,不断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这也有助于提高学生逆境解决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逆商水平。
教师不仅要基于课程来设置逆境训练,还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惩戒,来采取特殊逆境练习。最近几年教育行业、大众媒体、专家呼吁社会赏识教育、积极表扬教育,传统的批评与惩戒等教育方式与时代发展相违背,这直接导致社会出现赏识教育泛滥的状况、过优不及的状况。许多学生的内心较为脆弱,听取别人的表扬但不能接受别人给予的批评,甚至部分学生被老师批评之后会产生消极情绪,出现极端行为,这会影响到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活动,不知道如何进行教育才能正确引导学生,也不敢轻易的训诫学生。但表扬学生与批评学生都是关键的教育手段,二者缺一不可。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都依靠这两种教育方法来提高教育质量。部分国家的教育行业惩戒包含体罚,而这些学生也并没有因为体罚而自杀,反倒更加自律。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成绩极为重要,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错误行为会付出相应的代价,有助于不断提高学生的警惕性,防止相同的错误再次发生。但是惩罚并非侧重于体罚,而是要尊重学生的个人尊严,基于此条件来警示学生之后的行为。比如,让学生为自己的过错通过为班级进行义务劳动,写保证书的方式而付出代价。
(五)降低期望值,挖掘中职生多种潜能
现代社会竞争较为激烈,许多家长都处于竞争当中。父母的个人情绪影响到子女教育,而部分家长会将自己的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有所成就,让孩子实现自己的理想,这直接导致部分家长过分要求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增添了更多的心理压力。家长对孩子失望会导致孩子对自己失望,让孩子产生自卑心,而孩子会产生无望感,到挫折时不懂得如何解决,更容易产生挫折。因此家长要树立良好的心态,降低自己的期望值,懂得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
教育的本质在于不断探索个体的潜能,因此我们要坚信中职生具有无限的潜力,培养孩子并非要培养全能的优秀者,而是要激发孩子的潜力,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自己所擅长的事情,这样有助于让孩子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只有让孩子树立自信心才能提高孩子的逆境解决能力,运用积极的生活态度来面对问题,有助于不断提高中职生的逆商水平。
如果中职生的生长环境较为宽松,那么中职生的潜力将会自由的发展。如果中职生的生长环境不容乐观,那么中职生遇到挫折时容易被困扰,认为困难会对自己的人生产生打击。因此鼓励中职生树立良好的心态面对问题至关重要,为其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让学生塑造良好的性格,提高中职生的逆商水平。
四、总结
要全面的提升中学生的逆商水平,需要有有效的人才队伍,需要建立系统的科学理论,一线教师要主动学习培养逆商的内容,不断提高教师的逆商教学水平。不断提升青少年的逆商水平,这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学校要与家庭、社会相结合,一同形成健全的教育系统。缺少任何一方都会影响到逆商教育的质量。因此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要相互协调,形成关系纽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培养中学生逆商的效率,为祖国的未来提供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群霞.中职生逆商的现状分析[J].灌篮,2020(29):21-23.
[2]徐阳.线上教学下中职学生自律精神和逆商的培养研究[J].2020(12):13-15.
[3]唐伟江.中职学生逆商教育初探[J].广西教育,2014(26):33-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