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有效路径探析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殷红梅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海口,571127)

摘要

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培育学生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精神力量,是高技术高技能人才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大学生是祖国的接班人,是社会建设的未来力量,对大学生进行工匠精神培育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体中应有之义。高职院校应把培育大学生的工匠精神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重中之重。本文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主体出发探究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工匠精神;人才培养

正文


一、发挥高职院校的主导作用

(一)工匠精神贯彻高校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需从课程设置着手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将课程设置和培养市场所需的人才挂钩,重视学生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开设劳动课和在理论课中增设实践活动环节来增强学生的职业经验和职业精神,为工匠精神的培养奠定基础。将工匠精神的培养贯穿专业课和思政课的全过程,丰富工匠精神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强化培育效果,让大学生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在日常学习中完成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创业技能大赛和职业规划大赛,在实操中培养学生的敬业态度,通过以赛促学方式,强化工匠精神培养效果

(二)校园文化彰显工匠精神

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环节,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需要校园文化的熏陶和滋养,高职院校培养大学生工匠精神需重视校园建设,将工匠精神贯穿校园文化建设全过程,一方面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校园硬件设施和整体布局都是一个学校校园文化的缩影,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在实训室、教室张贴工匠标语,在图书馆设置工匠阅览室,工匠博物馆等方式全方位宣传优秀敬业模范人物的事迹,使学生潜移默化感受接受工匠精神熏陶。另一方面,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从办学定位、校训等方面全方位重视工匠精神在校园文化中的融合,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校团委、学生会等部门牵头举办工匠精神文化传承等活动,把工匠精神践行到每一个育人环节,也可通过定期召开工匠精神传承讲座,邀请工匠代表分享成长成才故事,激励学生时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向先进榜样学习。也可定期邀请优秀毕业生返校与在校学生交流互动,或定期挖掘优秀在校大学生,发挥朋辈引领作用,以身边案例为指引,示范作用更深刻。

二、发挥教师主体教育作用

(一)双师型教师引领工匠精神

教师是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养成的引导者,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力量,用双师型教师引领工匠精神是高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教师的言行举止和品德操行都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高校教师只有自身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让学生养成系统的工匠思维。但是目前存在一些教师缺乏上课技巧、语言表达能力不足、授课态度不够端正等问题,自身无法体现工匠精神,无法以正示范,学生无法在教师身上汲取工匠精神的力量,学习动力不足。因此高校应用双师型教师做榜样,打造专业高素质高修养的教师团队引领工匠精神,唯有如此,教师才能发挥出其在教学过程中的示范引导功能。

(二)教师要树立与工匠精神相对应的职业价值观

教育功利性是高职院校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最大阻碍。高校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应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避免教育出现功利性重大问题。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师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实施者和践行者,教师自身的素养和能力直接关系到立德树人目标实现的程度,因此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全方位给教师提供专业技能培训、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和深入企业指导实践的机会等等来提高教师的能力和工匠素养。

三、发挥学生个体自我教育作用

(一)夯实理论基础

任何一项技能和一种精神的培养都建立在自身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必须打好学生的理论学习这个基础。只有让学生在理论上对工匠精神有深刻的领悟和理解,夯实理论基础,才能在实践中落实落小落细。学生可从课堂上和课堂外两方面努力。课堂上,勤学知识,下苦功夫,求真学问,知识是树立工匠精神的基础。大学阶段是读书学习的黄金阶段,只有认真学习打好基础,砥砺道德品质,深化对工匠精神的认知认同,才能培养好工匠精神,做好工作。思想政治教育课是领悟工匠精神的重要课程,

学生只有端正态度,重视学习,才能扎实理论基础,领悟工匠精神,并在实践中落实落地。课堂外,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结合自身实际,多看与专业相关书籍,努力扩大知识半径,练就真本领。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指导自己的实践,认清楚自身发展和工匠精神之间的密切关系,用正确的认知指导生活学习实践。

(二)培养敬业价值观

敬业是对待生产劳动和人类生存的一种根本价值态度,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只有尊重劳动,尊重知识,认同和热爱自己的职业和工作,才能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具体可以从三点落实努力,一是主动学会心理调适,正确认真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把小事当大事做,脚踏实地做好当下每一件事,增强自己的职业幸福感和自豪感。二是用劳动模范和先进榜样的案例激励自己,学习他们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磨练自己,焕发自己的劳动热情,厚植工匠敬业精神,远离“躺平”和“摸鱼”的人生工作态度,潜心专研,脚踏实地对待工作和学习,全面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三是正确对待实践活动,对学校设置的劳动课和实践课,不怕苦、不怕累,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多和优秀的人学习沟通交流,分析自己的优劣势,确定自己未来的从业方向。

四、结语

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是一个系统工作,需要协同发挥高职院校、教师和学生自身三利益主体之间的作用,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强化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效果。本文从高职院校、教师和学生三主体出发,提出具体可行的方法,以期为高职院校培育学生工匠精神路径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朱永跃,马媛,欧阳晨慧.工匠精神研究述评与展望[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05):68-76.

[2]李宏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问题研究[J].职教论坛,2016(16):33-37+9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