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高职院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中的地位作用和路径研究
摘要
关键词
高职院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用和路径
正文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大学之为大,在于大学是思想文化汇集的地方。作为南疆高职院校,在新疆尤其在南疆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不容忽视。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南疆高职院校培育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提高大学生辨别是非,鉴别好坏的能力,增强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更好地促进和加强南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也是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应有之义。
一、南疆高职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重大
(一)南疆高职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持久战”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党和国家的期望,但育人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提出就可以作为明证。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到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确立为主线。期间经历复杂曲折的探索和实践。作为南疆高职院校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不可能轻而易举。南疆高职院校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需要持续不断加强学习,更需要潜移默化,融会贯通,需要一个长期的培育过程。
(二)南疆高职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迫在眉睫
目前,南疆地区受地理位置影响,相对比较偏远落后,迫切需要思想开放,富有创新能力的各民族大学生。南疆高职院校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能维护好新疆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良好局面,又能使南疆高职院校各民族大学生团结一致,努力学习,为南疆的建设贡献力量。因此,在南疆高职院校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前南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向、新要求和新任务,也是深入开展新疆社会稳定长治久安和民族团结工作的迫切要求。
(三)南疆高职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可或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8月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作为南疆高职院校,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可或缺。南疆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相对比较活跃,只有培育好南疆高职院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才能不断实现南疆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南疆各民族根本利益;只有铸牢南疆高职院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南疆各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才能把新时代南疆的民族工作做好做细做实。
二、南疆高职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地位作用
(一)南疆高职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凝聚各民族师生力量的关键
世界四大文明在其发展过程中时有断流,唯独中华民族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民族文明5000多年的发展凝聚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磅礴力量。从古至今,各民族政权虽然更迭频仍,但是统一是大势所趋,团结所致。其中原因,离不开中华文化的共性和团结一致向前进的力量。作为高校,尤其是南疆高职院校,同样需要中华文化的共性和团结一致向前进的力量来引领师生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样,作为南疆高校,更应该立足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凝聚民族力量,把师生紧紧团结起来,不断引导、教育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不仅对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具有关键作用,还是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对维护国家统一、稳定社会秩序具有关键作用。
(二)南疆高职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振奋师生民族精神、激发师生民族自信的内在动力
中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为南疆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新时代民族精神培育中发挥着振奋师生民族精神、坚定师生文化自信、增进师生民族团结互信的重要作用。因此,作为南疆高校,要组织师生认真学习历史文化,尤其是近代以来的历史文化,了解在外抗强权侵略、内求独立解放的长期斗争中,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人民是如何英勇抵抗,团结奋斗,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通过学习历史文化,就会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特别是南疆高校师生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勤奋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三)对发挥南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结合南疆高职院校实际,不断在南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可以很好发挥南疆高职院校课堂主渠道作用,培育一批融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爱国主义与家国情怀教育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推动南疆高职院校课堂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完美契合,达到同向同行之目的,同时还可以吸引更多学生党员和教师参与其中,从而对南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南疆高职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抉择
(一)从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维度,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
在领悟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中华文化认同上,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离不开宣传教育。因此,为了提高师生向心力和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加大力度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
1.多措并举,丰富教育类型。多措并举,充分利用多种教育方式,将国学教育、红歌、舞蹈、传统文学艺术教育全面融入思政课堂和课前五分钟等多种教育类型。纵向上,从高校一年级新生教育到毕业教育,横向上,包括学校的各类培训、思政课堂、课前五分钟、集中学习、班会、“三进两联一交友”、家庭教育等等,在其中纳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
2.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在广大师生中的全覆盖。不仅在学生中要大力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也要在教师中大力开展,积极宣传教育。南疆高校要将传统文化常识、传统伦理道德思想、中国精神、民族精神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为学校广大师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开辟快捷的康庄大道,才能做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广大师生中全覆盖。
3.基于学生特点特长,因材施教。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从古代到今天,势必受到不同时代和环境的影响。同样,针对不同的人,对其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会大同小异。因此,在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通俗化和生活化,需要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宣传教育,从而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这就要求在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中,需要注重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才能更好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
(二)从持续增强“五个认同”的维度,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1.持续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家国情怀。结合南疆高职院校实际,坚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德育教育全过程,定期开展升国旗仪式等活动,清明节组织师生到烈士陵园瞻仰祭奠,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利用主题班会、团课等学习新中国史、新疆历史,组织观看《开国大典》《建国大业》《我和我的祖国》《长津湖》等影片,让师生切身感受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
2.持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结合南疆高职院校实际,在校园设置民族常识宣传栏、文化长廊等,积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印发《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读本》,让师生更加直观、系统地学习党的民族政策、各民族的交融历史。组织全校师生学习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及相关民族政策,让师生明白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3.持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内核。结合南疆人文环境特点和南疆高职院校实际,有计划地组织师生到历史文物纪念馆、博物馆参观,追寻中华文化发源地,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同时,以中华传统节日为依托,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利用每周三“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组织教职工与学生一起了解民族风俗,体验民族风情。组织教师与节假日未能回家的学生一起共度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传统佳节,让学生体验贴春联、挂红灯笼、吃饺子、吃元宵等节日习俗,感受家庭般的温暖,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4.持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向道路。结合南疆高职院校实际,充分利用已有教育资源,通过党团活动、主题班会,组织师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比赛等活动,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改革开放史,以及简明新疆史,充分感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国家以及新疆所取得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与伟大成绩,从而增强对“五个认同”的更深刻理解。
5.持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领导核心。结合南疆高职院校实际,根据南疆师生特长,组织师生积极参与“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征文比赛,从切身实践中感恩党的关怀,亲身体会援疆政策给家乡带来的美好变化。组织师生积极开展“我心向党,歌唱梦想”红色歌曲大家唱、“观看红色电影,坚定理想信念”观影会等活动,感受党的百年光辉历程,激发师生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邀请校领导和教师党员深入班级讲党史、上党课,进一步引导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组织全体学生参加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
四、结语
进入新时代,社会发展给予新时代大学生以重任。作为南疆高职院校大学生,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今时代南疆社会发展赋予南疆高职院校大学生刻不容缓的使命,也是南疆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重中之重。每个人构成一个家庭,每个家庭构成一个国家。作为大家庭的每个成员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实现每个家庭、每个人的梦想,离不开中华民族大家庭每个人的齐心协力,团结奋斗。作为南疆高职院校大学生,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样离不开每个学生齐心协力,团结奋斗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而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对新时代南疆社会发展、大学生顺利成长成才而言,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北京:人民日报,2021.
[2]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3]商爱玲.铸牢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重庆: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