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群视角下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俞建晖

平潭城中小学 福建平潭 350400

摘要

近些年来,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逐渐开始采用思辨性的教学方式,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阅读思维,使其在明确阅读目标的基础上,搭建阅读框架,并在阅读任务的指导下,具备良好的思辨分析能力,用以提高语文核心素养。文章主要立足学习任务视角下,针对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意义及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学习任务群视角;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正文


1.学习任务视角下思辨性阅读教学的意义

1.1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思辨意识,掌握阅读与表达的正确方式

阅读与表达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关键内容,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是重视对文字的打磨与分析,忽视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思辨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文学思维逻辑没有得到强化,依然停留在直观性的阅读学习层面。在学习任务视角下,教师通过开展思辨性的阅读教学,可以结合文本主题及内容,改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高信息的挖掘能力,并深刻感悟文章思想,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待文本内容,具有一定的思辨意识。另外,随着学生阅读思维的发展,其表达欲望也会逐渐强烈,可以促进学生阅读思维的均衡发展,更好地利用起阅读工具,实现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统一。

1.2有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型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需要从教育抓起。只有打破传统的教学思维,使学生具备思辨性的意识,才能够激发其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是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一项目标,在学习任务群视角下,学生在掌握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之后,可以结合学习任务主动对阅读文本进行探究,有助于在拓展思维广度的基础上,激发自身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因此小学教师应当重视到这一点,积极开展思辨性的阅读教学工作,助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1]

1.3有助于促进小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

阅读是语文学习中的关键内容,也是学生获取文学知识的关键途径。在学习任务群指导下,思辨性阅读教学方式的利用可以推动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与发展。在思辨性阅读学习中,受到学习任务的指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更加集中,有助于提高知识的获取效率,并强化思维逻辑。另外,学生在完成阅读任务后,可以提升学习自信心,并大胆探索与表达,有助于推动其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2.学习任务视角下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2.1结合阅读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辨性表达

在学习任务群视角下,教师可以根据阅读主题设置多个探究性的学习项目,引导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增强体验感与学习主动性。阅读主题具有一定的统领作用,教师应当提高对阅读主题的重视程度,结合阅读主题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以及表达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阅读内容提炼出主题,使其成为可感知、可迁移的具体概念,从而让学生对文本具有更加深刻的阅读感受。例如,学习《盘古开天地》时,教师可以结合《普罗米修斯》等文章,要求学生共同阅读,并根据文本内容,提炼出“神话”这一主题。在主题指引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文章后,对神话人物的故事进行总结,并讲述自己最喜欢的神话人物。在表达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对神话人物的外貌、性格及行为进行综合性分析,有助于加强对神话人物的全面认知,从而精准总结出对某一人物的喜爱原因。在这一表达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逻辑可以得到全面调动,不仅可以提高言语表达能力,也能够充分强化学生的思辨意识,实现阅读与表达的统一,促进主题阅读价值的有效发挥。可见,阅读主题的提炼与有效运用在思辨性阅读教学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可以为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思辨性表达提供指导方向,进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2]

2.2借助引导性问题,强化学生的思辨意识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对学情的把握,提出具有层次性的指导性问题,引发学生多角度的思考,促进其思辨性意识的提升。教师可以结合文本内容,在提出一项问题之后,要求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在阅读中寻求答案验证自己的想法,并根据大问题引导出小问题,提高自己的推理与思辨能力。为了强化学生的阅读思辨意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当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专注力,实现深入性的思考。例如,在学习《少年闰土》时,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文章之后,帮助学生梳理文本内容,使其对文章结构具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你可以在阅读过程中掌握到一些矛盾性问题吗?”在这一问题的指引下,学生能够在反复阅读中寻找答案,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增强。一些学生发现,文章中“我”的语言少,而闰土小时候的语言多,“我”小时候知道的事情少,而闰土知道的多,但当“我”再次见到闰土后,他已经不再是先前的少年形象了。鲁迅笔下的诸多故事具有一定的矛盾性特征,可以使学生的思辨性意识得到增强。另外,教师也可以借助问题对学生进行点拨:“作者强调少年闰土的机智果敢,是为了什么呢?”此时,学生可以在问题的指导下,辩证性地看待整篇文章,有助于强化思维逻辑,掌握到作者的创作技巧,从而对当时的社会背景具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实现深入性的阅读学习。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文章内容创设合适的阅读情境,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实现动画、图片以及音频的导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想象力与思辨力得到提升。例如,在阅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古诗时,为了能够使学生具备真实的情境体验感,教师可以呈现关于黄鹤楼的图片,并以问题为导向,要求学生思考诗句中对于景物描写的作用。学生可以在探讨中发挥思辨性的阅读方法,通过景物形象以及作者的行为,判断其思想情感,从而理解到作者当时的感受[3]

2.3借助任务驱动,增强学生思辨能力

语文教师应当善于站在学习任务群视角下,借助学习任务指导学生的阅读学习。在任务驱动下,学生的阅读学习将会具备更加清晰的目标,也会逐渐提高阅读学习效率。另外,在布置阅读学习任务时,教师可以抓住不同文章中的相似点,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进行分析,从不同的思路与角度阐释文章在表达技巧上的异同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辩证性思维意识,促进其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例如,在阅读《夏天里的成长》这一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入《盼》这一篇课文,要求学生体会两篇文章的创作手法以及呈现方式。这一学习任务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师需要指引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梳理与探究,并整合学习经验,发现两篇文章中的写作特点,掌握矛盾点,运用思辨性的阅读技巧,学习到更多的表现手法。因此,教师可以借助驱动型的阅读任务,引导学生产生思维碰撞,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作者的创作意图,进而强化思维逻辑,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及思辨意识。在学习任务群视角下,语文教师在布置探究性阅读任务时也要关注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借助趣味性的引导任务,激发其阅读兴趣,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思辨性阅读意识的培养较为关键。教师应当善于站在学习任务群视角下,通过结合文章主题与内容,设置具有思辨性的指导性探究任务,推动学生思辨意识及思维逻辑能力的增强。

参考文献

[1]吴雨纯.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N].科学导报,2024-01-16(B03).

[2]时浩.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任务群设计与实践研究[J].好家长,2023,(42):20-23.

[3]邵丽敏.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探究[J].辽宁教育,2023,(23):54-5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