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技术在铜仁学院图书馆自助借还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关键词
RFID技术 自助借还 应用研究
正文
RFID技术给高校图书馆带来了全新的技术体验,铜仁学院图书馆自新馆建成、正式面对全市开放以来,所呈现的就是一个大开放、大流通的大格局,丰富的馆藏资源、一站式检索平台、一流学科服务平台、学科学术信息门户等一体化的管理服务模式,完美地把汇文系统与RFID技术契合在了一起,既实现了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创新化、人性化、自主化服务模式,又把馆员从繁重的借借还还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馆自2016年6月开馆以来,RFID自助借还系统在图书流通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截至到2020年12月底,自助借还和人工借还总次数达到478万人次,其中,自助借还次数高达475万,约占总次数的99%。
1 RFID技术概述
2 RFID技术在我馆自助借还系统的应用优势
2.1 凸显了图书馆的服务职能
铜仁学院图书馆于2016年新馆开馆落成就启用了RFID(UHF)技术的文献智能管理系统,属本地区首例,其办馆理念是“博学·担当·灵性·包容”。 为发挥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功能,促进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铜仁学院图书馆全面贯彻实施了学校提出的“三全”(全天、全年、全市)开放要求[2],不仅为本校教学科研和师生服务,还为本市市民实行“三全”免费开放服务。随着学校转型发展,院系合并,一些复本量大、利用率较高的专业书籍下架后分流到各二级学院图书馆,并利用RFID技术对其文献进行智能化管理。同时,为了缓解各楼层阅览室架位的饱和度,于2017年,我馆就开始对部分年代久远,复本量大,利用率低的图书下架到负二楼密集书库保存,把专业性不强的文献资料调拨给公共图书馆。并规划远景目标:为这类图书进行RFID标签转换、盘点、定位、顺架等工作,待全面实施完毕后,即实现全面开放政策。这样,既体现了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职能,又进一步推动了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真正实现了资源互补、资源利用最大化。
2.2 形成良好的安全门禁系统
RFID管理系统主要由自助借还系统、24小时还书系统、安全门禁系统、标签转换系统、馆员工作站系统等模块组成[3]。铜仁学院图书馆的前后大厅入口处设置了RFID门禁系统,共12个安全单元门组成,进出图书馆都需刷卡验证身份。出口处设有安检门,也就是RFID防盗仪,防盗仪能够很好的识别图书状态,监控图书流失情况。如果读者没有办理借阅手续,通过安检门禁门时,防盗报警系统则会读取到未注册的图书,从而发出连续报警信号,防盗服务器屏幕上也会显示图书信息,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报警系统的提醒,及时阻止读者把未借的图书带出图书馆,避免了馆藏图书的流失。
2.3服务模式得到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我馆总建筑面积达3万平方米,有阅览座位3000个,学生电脑用机210台,两个全天开放的24小时自修室。该自修室旁配有一台24小时还书机,大厅内配有2台RFID自助借还机。各阅览室配备了多台电脑,便于读者一站式检索所需资料。读者可在自助借还机上根据屏幕上的提示自助借还图书和续借,既减轻了前台工作人员工作量,又提高了工作效率。特别是24小时还书系统,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即使在闭馆的情况下,读者也能随时归还图书,真正实现了24小时自助借还服务模式,图书馆在服务空间上也得到进一步的延伸和拓展。
2.4 有利于读者精准找到图书
我馆自2016年1月正式启用RFID技术设备之后,就与汇文管理系统接口相对接,利用RFID技术将图书的存放位置记录于RFID标签中,再利用盘点机对图书进行排序定位,建立层标架位架库,构建图书架位立体导航图,实现图书的3D定位。读者可以通过OPAC检索系统检索图书,只要点击图书定位,系统即可显示该书所在的层架信息,读者能非常方便快捷地查到到需要的图书。如:读者要检索中文图书《小姨多鹤》,在我馆的馆藏信息中就会显示,该图书馆藏于三楼,共3三本,其中2本处在可借状态。条码号分别为:0674300、0674301、0674302,点击条码号为0674300 的图书的定位,则显示该书的具体位置在三楼书库45排A面2行,读者此时可根据导航图快速精确地找到所需的图书。
3 RFID自助借还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RFID自助借还系统在铜仁学院图书馆的应用,改变了图书馆服务管理模式,极大地加快了图书馆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步伐,为读者服务提供了多种便利[4]。但RFID技术在自助借还的实施应用过程中,由于图书馆应用场景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极易造成网络的不稳定,一旦某内网交换机因故造成网络不通畅,或者数据包丢失,极易引起网络的整体瘫痪,也很容易造成自助借还系统出现诸多问题,这就需要专人应急处理。现如实举例,在我馆的自助借还机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如下问题:
系统提示:“系统故障,暂停服务!(DataBase Connect Error:-800014)”。主要原因是网络不稳定,造成RFID服务管理器和RFID图书管理系统之间的服务端口掉线停止运行。这时需要重启RFID管理服务器,待服务管理器进入运行状态时,再检验RFID图书管理系统的链接是否成功。
系统提示“数据库打开失败”。主要原因:网络不稳定造成RFID自助借还设备和图书管理系统之间的SIP2(江苏汇文SIP2接口配置)端口掉线。该软件是RFID系统与江苏汇文系统对接的桥梁,当SIP2因网络不稳定停止运行后,与之相的RFID(自助借还机、安全门禁、官员工作站、标签转换系统等)也将会随之而停止工作。当这些设备都无法运行时,技术人员就需重新启动SIP2后台端口服务,在SIP2端口服务链接服务器成功后重新启动自助借还设备,读者方能正常使用RFID自助借还。如果是网络问题引起的ACS服务故障,就需先解决网络问题。目前,各大高校图书馆为了方便图书馆维护,已经将服务器上的所有需要启动的程序设置成开机自启动,当服务器电脑重新启动完全后,所有的RFID系统都将恢复正常使用。
系统提示“请移动一下图书”。主要原因是:读写器读取不到图书标签信息。有的读者可能不知道,RFID电子标签是贴在书脊最靠里的位置,在自助借还机上借阅图书时,必须正确放置书籍,让书脊朝下,以便感应区的感应射线扫描到书本里的电子标签,同时,一次性借阅不超过5本。如果随意摆放图书,自助借还机上的感应器是读取不到电子标签,所以系统会提示你“移动一下图书”。如果系统还在提醒“请移动一下图书”,此时,排查原因应该是电子标签被贴反了,也有可能是图书里贴了两根标签。这一原因也可理解,工作人员在编目图书导入系统时,难免有所疏忽。其实,粘贴标签一定要注意,电子标签的两端各有一个尖头,这两个尖头需朝向书脊内侧,并要贴于书本自底页起的1/3厚度。如果在一本图书里贴了两根标签,标签上的磁条信息则会被屏蔽,系统当然读取不到信息了。再就是图书里的标签如果被读者故意撕毁,或者芯片自然掉落,系统也会有所提示。要解决这几类问题,就需要工作人员重新对该本图书进行二次加工,更换标签并建立关联,再让读者重新借阅或归还图书。这在一定程度上耽搁了读者时间,给读者造成不少心理困扰,也给工作人员增加了工作量。如果系统提示“口令错误”。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密码错误,读者只要去前台找老师修改密码就是了。
再就是RFID系统在自助借还时,不能识别读者的违规行为。笔者所在的图书馆,自使用自助借还系统后,随着图书流通量的不断增长和使用频率的增加,我们发现图书的污损率和丢失率明显上升。通过工作人员的检测,这类被污损、勾画、涂写、页码丢失的图书,都是在自助借还机上归还的,而图书里面的RFID电子标签却完好无损[5]。这一不文明现象的发生,究其原因就是缺少人为监督,从而导致图书遭到污染和破损。如果把这类图书上架,就会影响其他读者正常阅读。同时,如果RFID电子标签被人为撕毁或者自然脱落也会导致安全门禁系统无法报警等问题[6],造成图书流失。
4 RFID系统在自助借还应用服务的建议与思考
4.1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网络稳定性
俗话说: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对于图书馆而言,网络技术也是一项服务于读者的基础性建设工作,图书馆只有全面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增强网络的稳定性,才能保障图书馆各类服务器正常运行。笔者所在的图书馆,曾被网络不畅导致新补办校园卡刷门禁通道机验证失败这一问题所困扰。殊不知,每一张校园卡都有自身的卡唯一号,联网状态下当制卡中心发卡后,门禁系统自动下发授权并识记当前卡唯一号,被识记的卡唯一号可在门禁通道机脱机状态下持续进行刷卡验证。当新补办的校园卡,卡唯一号发生改变,由于网络不通导致门禁通道机处于脱机状态下,无法下发授权,导致验证失败。
4.2 加强专业人员技术培训,保障设备正常运行
RFID系统在使用过程中,设备硬件以及软件难免出现故障,设备售后服务商也不能及时赶到现场维修,这会给图书馆带来无形的压力,也会影响到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为此,要着力提高技术人员专业素质,对相关设备做到专人负责,明确分工,多外出参观培训学习,切实掌握RFID系统设备的使用、维护知识以及参数设置,让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发挥最大效用,这样,当问题出现时能及时解决问题,能够保障图书馆日常工作的正常工作。
4.3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图书的检测力
图书馆作为全校文化资源的传播中心,主要职能就是为全校师生服务,为了尽量降低图书污损率,对自助借还系统归还的图书,图书馆要加强监测力度,工作人员也要核实检查图书情况,如有破损和涂写,就要作下架处理;对于人工归还的图书,工作人员应先检查书本情况,如是问题图书,就要酌情教育和处罚。图书馆只要强对读者的引导,加强宣传教育,让读者正确认识到什么是不文明现象,这样,他们才懂得爱护公共资源,减少类似情况发生。
4.4 提高馆员素质,实现动态定位的展望
经调查,目前各高校图书馆基于RFID技术的图书定位基本处于静态定位模式,对于读者放在某一位置的图书甚至于移架的图书是RFID总统无法检索到的盲点。当读者检索需要借阅的图书在馆但实际上又无法在该书架找到图书,不仅读者的阅读情绪会受到影响,也给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带了了不同程度的困扰。因此,期望馆员素质在提高的过程中,Zigbee 等技术也在不断涌现[7],动态定位模式得到研究和完善,实现对馆藏文献的实时定位[8]。
结语 随着5G时代的到来, RIFD技术必将会渗透到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各个领域之中。虽然RFID自助借还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不尽完美,但也给图书馆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只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后期的图书馆智慧化建设将会是一幅崭新的画面。
参考文献:
[1] 姚伟. 浅析RFID自助借还系统的应用 ——以大庆市图书馆为例[J].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6(10):194-195.
[2]杨双云.论“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建设[J].北方文学,2019(02):166+168.
[3]陈志宁. 郑州大学图书馆RFID智慧管理系统调研分析[D].郑州大学,2016.
[4]阿依努尔·阿布瓦依提.RFID自助借还系统在图书馆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研究——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J].科学中国人,2016(06):1-2.
[5][6]洪彩.中学图书馆RFID自助借还系统应用探析——以福州八中图书馆为例[J].福建图书馆学刊,2018,1(03):41-42+22.
[7] ABAD I,CERRADA C,CERRADA J A,et al.Managing RFID Sensors Networks with a General Purpose RFID Middle Ware [J].SENSORS, 2012,12(6):7719-7737.
[8] 沈容芳. 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与思考 ——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为例[J]. 科技视界,2021(36):66-68.
作者简介:
杨双云(1976- ),女,土家族,本科,研究方向:信息技术应用与服务
欧松青(1992- ),女, 苗族, 本科,研究方向:信息技术应用与服务
联系方式: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川硐教育园区铜仁学院图书馆 132385658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