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辅导员如何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摘要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正文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教育必须要与世界接轨。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不仅要重视学生专业学习,还要重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团队合作能力。团队合作要求学生具备大局意识,还要具有服务精神和协作精神,使学生从中实现与团队的共同成长。高校辅导员要认识到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重要性,并为此做出积极努力,为学生高质量就业做好铺垫。
一、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学生更好适应社会发展
高校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学生是否适应社会在很大程度决定着学生的发展。在当前快速发展的时代,知识的更迭周期日益缩短,个体无法应对社会发展。为此,在高校教育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人们的生活和学习都离不开合作,特别是在当下分工细化的社会中更需要人们学会合作,在合作中体现自身价值,推动合作的顺利完成。目前,我国经济已经融入到世界经济发展中,我国企业要在世界经济中实现更好发展就要在竞争中学会合作,不断提高综合实力,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推动力。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能够提升学生对社会的适应力。
2.有利于弘扬集体主义精神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集体主义是主旋律。弘扬集体主义有利于纠正不良社会风气,比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高校辅导员要使学生认识到个人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实现全面发展,才能获得广大的发展空间。在团队合作中,个人自由会得到充分彰显。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较强的集体观念,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多保障。但是从高校学生集体主义教育来看,很多教育工作流于形式,无法切实发挥出集体教育实效。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具有集体意识是基本前提。学生只有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融合,才能促进合作的顺利实施。由此可见,集体主义与团队合作在根本上是相通的。只有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才能更好体现集体主义精神,集体主义是团队合作的进一步升华。辅导员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有利于促进集体主义教育工作的实施,进而使学生更容易接受集体主义教育,最终提高集体主义教育成效[1]。
3.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对学生成长成才有很大利好,首先有利于塑造大学生成熟的心理。心理是否成熟在很大程度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在团队合作中每个成员都承担着一定的责任,都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团队合作最大化发挥每个成员的优势,实现成员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团队合作目标的实现。在团队成员的充分沟通交流努力后,学生从中会获得成就感,树立合作信心。其次,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企业发展的现代化对人才的团队合作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很多企业在招聘人员时往往采取各种形式考察应聘人员的团队合作能力,这是决定是否录用的关键因素。由此可见,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对促进其就业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还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团队合作中,成员之间的思想碰撞往往是创新的良好契机,有利于成员开展有益的探索,进而促进成员的创造性学习。
二、高校辅导员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策略
1.在合作学习中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合作与竞争
无论合作还是竞争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新时期合作与竞争密不可分,辅导员要有效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就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竞争和合作的关系,使学生在竞争中学会合作。辅导员可以通过讲座的形式使学生认识团队合作的内涵,组织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竞争,充分彰显合作下竞争的积极意义。大学生有多种学习活动,辅导员要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形成团队合作意识。在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要明确自身的角色以及责任,辅导员要鼓励学生为团队任务的高质量完成做出积极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最大化体现自身价值,同时获得更多的成长养料。在合作学习中,辅导员不仅要引导学生提高知识技能,还要使学生学会交流和探讨,在思想的碰撞中促进学习的深入。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对团队合作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学生的交际能力、沟通能力等也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2.借助班级社团等载体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有很多载体,辅导员不仅可以借助合作学习,还可以借助其他载体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使大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无处不在,提高对团队合作的认识。为此,辅导员可以借助班级社团等载体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从多种形式中受到团队合作教育。首先,辅导员可以借助班级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班级是大学生所在的一个重要团队,这个团队是否团结进取决定着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辅导员要对本班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准确把握学生的愿望,从而制定科学的班级奋斗目标,鼓励学生为班级目标的实现进行合作。辅导员要指导学生围绕奋斗目标安排具体工作,并督促各项工作的开展,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团队合作中。其次,宿舍是大学生生活和休息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良好载体。辅导员要认识到宿舍在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重要价值,积极组织各种宿舍文化活动,比如卫生评比等使大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合作中,宿舍成员之间会发现彼此的优点,增进友谊,从而使宿舍生活更加和谐。最后,社团基于自身性质也是辅导员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良好载体。社团需要成员遵守规章制度,这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集体意识。在社团组织的活动中可以锻炼大学生的交际能力,还能培养大学生的大局意识。辅导员要鼓励大学生参加社团,在社团中积极参加活动从中体会到团队的力量[2]。
3.借助校园文化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校园文化具有多方面的价值,辅导员要挖掘其在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价值,使学生从中获益。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着为活动而活动的情况,忽视了在活动过程中对学生的精神引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难以从校园文化中提升认知,不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培养。辅导员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提供的“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比如组织学生暑假开展社会实践等。这些活动带有明显的团队性质,需要学生在团队中善于与别人合作协调,同时高质量完成自己的工作,从团队合作中体验到成就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意义。为此,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不断提高,在其他性质的团队活动中也能表现出良好的合作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在团队中的认可度,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3]。
三、结语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要认识到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重要性,深入分析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实际状况,探寻更多有效策略提高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培养成效。辅导员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组织多元化的活动使学生在其中不自觉地提高团队合作能力,从而实现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丁豪,温谦,江雨濛.共生视角下大学生团队合作绩效影响因素研究[J].经营与管理,2020,(08):83-87.
[2]张舟.90后大学生团队合作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48):166-167.
[3]王丽梅,花树洋.论高校辅导员应具有的“五种意识”[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33(11):84-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