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的音乐美育教育与艺术测评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黄杰

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

摘要

艺术教育对学生终身发展、审美鉴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国家“双减”政策的颁布与有效落实,全国多个省份和地区逐步将艺术(音乐美术)学科加入中考,越来越重视音乐美育教育,艺术美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再一次得到凸显和强调,艺术素质教育已成为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结合连续多年负责初三年级音乐中考的艺术老师,对音乐常规课中的美育教育和音乐中考测评有一定的了解,本文主要谈谈“双减政策下的”的美育教育与艺术(音乐)中考测评做一个简单的分析与研讨。


关键词

美育教育;艺术评价;经验总结

正文


一、引言

当前,“双减”政策的推进对教育体系和课程设置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包括音乐美育教育与艺术测评。音乐美育教育在初中阶段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促进学生的审美意识、情感表达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然而,由于政策调整和资源压缩,如何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有效实施音乐美育教育,以及如何设计合适的艺术测评路径成为当前亟需研究的问题。

二、初中音乐教学实施学生美育教育原则

(一)人文性教学原则

人文性教学原则强调将教育活动放置在人文文化的背景下,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激发情感体验、引导思辨与创造,以及强调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培养,此原则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通过实施这些原则可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培养他们在音乐领域中的情感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自然适应性教学原则

自然适应性原则旨在创设符合学生自然发展规律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方法,以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并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该原则包括贴近学生的情感需求,强调适度的学习挑战,倡导个别差异教学,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在音乐美育教育中,贯彻自然适应性原则的实施意味着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创设积极、愉悦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

(三)情感性教学原则

情感性原则强调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使他们对音乐产生真挚的情感体验并能够进行情感表达。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实施情感性原则意味着教师应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音乐作品欣赏和创作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情感表达,培养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此外,还应建立和谐的情感氛围,鼓励学生相互尊重、合作交流,以创造积极、支持性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实现美育教育的价值。

(四)科学性教学原则

科学性原则强调教学设计和实施应基于教育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等相关研究成果,并运用科学方法和有效的教学策略。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贯彻科学性原则意味着教师应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结合学习理论开展教学实践,以评估与反馈促进学生的进步,同时注重认知启发和学习迁移。基于科学性原则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有助于确保初中音乐教育符合科学教育的原则,并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美育水平。

二、“双减”政策下的音乐美育教育与艺术测评路径

(一)熟悉音乐教材,整合教学知识

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理应对初中三年共六册教材内容非常熟悉,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音乐常规课有时会被各种艺术活动或者艺术比赛占用,以至于不能保证每册教材内容都能有效而全面地学习。这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而恰当的筛选,对重点曲目、重点内容在有限的课堂当中做到有效的教学。关注教材中要求背唱的歌曲或者音乐主题,这些音乐往往是经典名曲、选段或者是风格代表性很强的作品。比如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二泉映月》、八年级下册《惊愕交响曲》等教材上规定需要背唱的音乐主题部分,这些名曲是尽可能要熟记的。

全国的中学音乐教材主要以人民音乐出版社与湖南文艺出版社居多,以湖南文艺出版社的初中教材为例,教材每个学期的内容都有一定的联系,如《八音和鸣》,就从七年级上册到八年级下册四个学期中都有出现,包含了众多中国经典曲目;以及《七彩管弦》,从七年级上册到九年级下册每个学期都有出现,曲目欣赏由浅及深。音乐教师有必要对6本教材的知识做一个归类,将6本书中内容相似的章节合理整合,分模块内容进行教学,笔者通过对湘版初中音乐6册教材的分析,结合每次的音乐学业水平考试原题,认为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知识块:

(一)人声的分类与大小调式

(二)中国民歌(汉族与少数民族民歌)

(三)中国器乐作品欣赏(独奏)

(四)中国民族乐器分类(民乐合奏)

(五)中国戏曲(三剧两戏)

(六)外国器乐作品欣赏(独奏与室内乐)

(七)外国器乐作品欣赏(管弦合奏)

(八)歌剧、舞剧与音乐剧

(九)基础乐理与民族音乐常见创作手法

(十)总复习:初中音乐教材重点曲目

在上复习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期教材内容进行分类,在教学时把6本书中同类型的音乐作品整合教学,将每个知识块按1-2个课时系统教学。

(二)研读考试纲要,了解测评内容

在考前复习时教师要仔细研读考试指导纲要,了解当年考试的出题导向,尽可能做到精准复习、精准聆听音乐作品与片段。例如2021年音乐中考试题中,出现了《卡门序曲》第二插部主题片段欣赏,在考试纲要中提到“对教材规定背唱的主题要熟记”,因为一般的音乐作品都不短,而考试时聆听作品片段往往只会截取其中几十秒的片段,这就需要教师对音乐片段的精准选择,来指导学生来进行聆听。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22)版》第三部分的内容,结合初中阶段音乐教学实施现状从近音乐中考试题与测评分析重点学习内容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1.感受与欣赏

1)音乐的要素:音色、节奏、节拍、力度、速度等;

2)音乐的形式与体裁:声乐、器乐和其他形式(歌剧、舞剧等)方面;

3)音乐的风格与名家名曲:中外经典音乐曲目欣赏

2.表现

主要为演唱、演奏和识读乐谱3个方面,其中识读乐谱要能够认识C大调音阶在五线谱中的音高位置,以及换气记号和常用的强弱、休止符号等。

3.创造

“鱼咬尾”、“同头换尾”、“换头合尾”、“变奏”等音乐创作技法要了解,能够在音乐中指出这些音乐创作技法,最好还能按要求创编简单旋律短句。如在2018年音乐中考中就出现了“鱼咬尾”的乐谱识读,代表曲目有《春江花月夜》。

(三)灵活教学方式,多元资源支持

“双减”政策下,灵活教学方式是音乐美育教育的关键。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启发性问题、引发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音乐表达能力。借助音乐相关的多媒体技术,如投影、音频视频等,提供丰富的音乐资源和视听感受。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音乐的结构、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组织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学生可以通过集体排练、合奏、合唱等方式,互相倾听和互动,共同创造音乐作品。设计情境活动,如音乐欣赏会、艺术展览等,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来感知和理解音乐背后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此外,为提高美育教学效果,学校要投入并完善音乐教室、排练室、乐器设备和录音设备等基础设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音乐学习环境。教师要组织开展音乐精品课程,丰富学生的音乐学习内容和体验。同时,举办音乐比赛和演出活动,提供音乐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激发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热情和动力。

(四)建立音乐题库,反复聆听做题

遇到不熟悉的乐曲不要紧张,仔细聆听考试时播放的音乐,或许答案就在歌词与旋律中。例如2017年音乐中考试题中豫剧《谁说女子享清闲》片段,歌词中就出现了“谁说女子享清闲”歌词,而且用河南方言演唱,这些都是试题中所出现的问题答案。初中音乐教材大约有80首音乐作品,有些作品篇幅较长,在课堂上没有时间完整聆听全曲,需要老师有选择的将部分音乐经典片段剪辑,建立试题库,反复聆听做题。

例:聆听第21段音乐,回答第50-52小题。

50.该唱段出自哪部戏曲作品?(     )

A.《补锅》   B.《女驸马》  C.《花木兰》 D.《三岔口》

51.该音乐片段属于哪个戏曲剧种(  )

A.黄梅戏       B.花鼓戏      C.豫剧         D.京剧

52.该剧种表演艺术家代表人物是( )

A.梅兰芳       B.常香玉       C.何冬保      D.袁雪芬

聆听第22段音乐,回答第53-55小题。

53.该音乐片段属于哪个戏曲剧种(  )

A.黄梅戏       B.越剧      C.京剧      D.现代京剧

54.该唱段选自(  )

A.《智取威虎山》 B.《霸王别姬》C.《沙家浜》 D.《打渔杀家》

55.该唱腔为京剧中哪种行当演唱( )

A.生      B.旦     C.净     D.丑

以上试题音乐,音乐老师需将音乐剪辑成约40秒左右的片段,精准把握音乐主题,一首音乐中哪几句或哪几小节是经常会考到的内容,常规课中让学生精准背唱。

(五)定期复习考查,抓重点补缺漏

1.日常考核仿照中考考核

音乐检测旨在评估学生在音乐学科中的学习成果和学习能力,以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差距。通过与中考考核相类似的形式,如笔试、演奏评测等,可以真实地反映学生在音乐中的能力和水平。在“双减”政策下,音乐美育教育需要在平时常规教学期中进行有效的音乐检测。教师可以安排定期的小测验、小考试或简单的作业,以监测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程度。这些小测验可以覆盖音乐知识、理论和技能的各个方面,如乐理知识、音乐分析、乐曲演奏等。通过平时常规教学期中的音乐检测,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的疑点和问题,并及时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指导。期末音乐检测可以采用与中考考核形式相同的方式和要求,以评估学生对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通过平时常规教学期中和期末的音乐检测,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的薄弱点和不足之处,并针对性地进行查漏补缺。教师可以根据检测结果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提供针对性的辅导材料、练习题和学习建议,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巩固知识,并提升他们的学习成绩和能力。

2.后期复习分阶段抓重点

音乐不是通过突击背诵音乐常识与知识就能掌握的,音乐教学应注重与音乐音响紧密结合,同时注重艺术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日积月累,音乐学科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只是一种手段,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音乐艺术的同时,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成为一名懂美、识美、爱美、创造美而充满快乐的人。因此可以设计如下阶段复习:

1阶段:分专题进行复习,每一专题复习后进行检测并查漏补缺。

2阶段:针对强化训练,针对学生掌握不好的内容抓重点巧学习。

3阶段:考前模拟,全面考核,先利用历年考试题目再加入教师总结分析的考试重难点。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当前环境下为有效实施音乐美育教育与艺术测评,教师需要熟悉音乐教材、整合教学知识,研读考试纲要,了解测评内容,灵活教学方式和多元资源支持,建立音乐题库,反复聆听做题,以及定期复习考查,抓住重点并补充漏洞,帮助学生提升音乐美育教育和艺术测评的实施效果。未来,仍需发展更加创新和多元化的音乐美育教育与艺术测评形式,如引入新的教学技术和工具,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以提高学习体验和效果。

参考文献:

[1] 孙继南.中外名曲欣赏[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

[2] 黄杰.中小学器乐教学实施的几点看法[J].儿童音乐,2015(0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