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角下中小学研学课程设计探究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许世东 陈炜成 钟璐熙 王萌

四川旅游学院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

摘要

在我国文化自信的内涵要求下,以及中小学研学课程的重要育人价值的影响下,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等研究方法对文化自信视角下中小学研学课程设计进行深度探析,促使文化自信和中小学研学课程有效融合,发挥更大的育人价值,进而反哺到社会发展建设中。在课程质量、课程资源、课程效果等方面对文化自信视角下中小学研学课程的机遇和挑战进行整理分析后,提出:在文化教育和价值传递过程中,注意联系实际,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利用资源开展研学活动中,要注意循序渐进,提高文化类研学课程精品化程度;利用新技术拉近文化与青少年距离的同时,要做好青少年情感价值引导等实践性建议。


关键词

文化自信;中小学研学;课程设计

正文

1.文化自信在新时代的内涵和要求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它是在文化认同和情感归属的基础上,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价值和生命力的肯定和信任。树立高度文化自信,其一需要青少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引领,在认真学习“四史”的基础上,深层次了解革命先烈、前辈在历史洪流中付出的血汗和作出的贡献,从心灵深处体会其行为背后的爱国、爱民族、爱社会的精神价值,建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转化为外在推动力,对国家和民族进行有价值、有意义的辛勤付出。其二是要求青少年在了解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坚持在社会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优秀文化成果;在本民族文化与外来优秀文化的交流中,以包容开放的心态交流学习,不断丰富自身文化内容形式,让本民族文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永葆青春活力。

目前,青少年接受文化教育、树立文化自信的方式大多以外在、被动接受为主,主要通过传统思想政治课堂和报刊杂志阅读等静态形式学习本民族文化中的思想理念,未能够对文化的理论内涵进行深入理解和外化实践。在如今要求青少年全面发展、增强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的背景下,“在行动中思考,在实践中学习”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将会成为青少年学习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主要方式。

2.文化自信视角下中小学研学课程的育人价值

2.1转变学习观念,将文化自信根植内心。

“填鸭式教育”影响下,不少青少年采用机械式阅读、背诵文字理论的方式,以一目十行的速度,用囫囵吞枣的态度对待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而这种学习方式往往只能达到事倍功半、张冠李戴的效果,对于本民族文化的内涵价值理解只停留在课本上,甚至是只停留在表面,没有在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一旦脱离了硬性学习要求,青少年对于本民族文化的学习提不起兴趣,更不会主动了解文化内涵,从而在建立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上缺乏内心驱动力。

对于上述情况,文化自信视角下的中小学研学能够有效改善这种局面。此种研学形式认为,要促进青少年形成文化自信,必须要根植于实践,让青少年在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中增加自身对文化的判断能力,在文化历史痕迹的研究中寻找掌握文化发展的规律,在与文物的亲身接触中感知文化无处不在的魅力与作用。与传统思政课程相比,文化自信视角下的中小学研学课程更注重培养青少年在实践中去发现和探索文化足迹的观察力、敏锐力,以及探究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效果作用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此种研学方式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授人以渔,怎样激发青少年内在兴趣、自发形成探索、研究文化的个体需求。只有在内需驱动下,文化自信才能够真正自发地根植于青少年内心。

2.2创新学习方式,将红色基因有力传承。

在过去红色文化教育中,青少年更多是通过影片与书籍文物了解历史史实,借助静态的物质载体学习红色文化内容,或是通过军营生活、品尝忆苦饭等形式,以身体劳动形式试图与红色人物建立情感共鸣。这些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拉近文化与青少年的距离,但并未能在真正意义上使青少年“身临其境”,达到“感同身受”的地步。

对于以上问题,文化自信视角下的中小学研学能够提供新的解决思路。此种研学形式最大的特征是提供参与者“体验式教育”——通过搭建仿真场景,以青少年为第一视角代入故事情节中,以个人主观感受经历历史事件,不仅可以让青少年留下深刻印象,同时可以激发其个人情感波动和文化思考,让青少年在动态情景下更加明白历史,理解史实。红色研学教育的重点在于产品内容的搭建,将红色基因更有效更有趣地传达给参与者,让参与者沉浸在故事中是课程设计的重点。这与文化自信视角下的中小学研学不谋而合,此种研学形式力求在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人的过程中,让青少年更加明白历史人物的喜怒哀乐,更加理解历史事件中的得与失,更好感受历史的温度,在现实生活中联系好史实,扣好自己人生的第一颗纽扣。

2.3加强学习转化,将回馈社会作为自我目标

一般的研学课程和活动设计上都会注重四个方面:认知—体验—感悟—践行。体验要结合研学基地开展场景化教学,通过调动多种感官体验来身临其境的体悟到文化。感悟是指通过研学教学和活动实践,让青少年内心有所触动,思考和领悟,并升华到情感价值观。践行是目的和目标,让青少年将这种精神应用到日常学习生活中。

对于现阶段的中小学研学而言,针对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在课程设计上会着重考虑提升青少年课程体验感,增强其对于学习内容的价值内涵的感悟思考。但一切的认识来源于实践,也必将回归于实践。因此,文化自信视角下的中小学研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让青少年在文化环境中得到熏陶培养,形成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并将对于中华民族的浓厚情感,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肯定和信任转化为实际行动,回馈社会,立志投身于家乡建设,以满腔热情弘扬文化。这也是文化自信视角下中小学研学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

3.文化自信视角下中小学研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3.1从课程质量来看,内容形式单一封闭,与实际运用联系不足

在类似中小学研学活动课程开发实践中,课程开发的内容意识不强,表现为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开发与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内在关联缺失,简单地认为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开发仅需选择一个校外地点和随意规划若干活动内容即可。

这种不重视性、无计划性的研学课程设计,在有目的地引导教育青少年了解文化过程中,失去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认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未能使青少年真正体会到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了解何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缺乏“放眼看世界”意识。在这种课程设计意识影响下开发的研学大多被视作校本课堂的户外版——青少年换个地方继续接受“照本宣科”式教育,未能将文化的价值内涵通过研学生动透彻地向青少年传输,更未将文化价值内涵与现实生活建立联系,让青少年明白如何文化在实际中的意义,激发其投入社会实践中发光发热。

3.2从课程资源来看,文化资源发展多样,但未形成成熟品牌

我国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大国,文化资源建设和发展呈现多样化特点。以红色文化为例,学者们从不同历史维度和众多历史资料中梳理出以下红色文化资源的发展脉络:一是针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分类建档标准及数据库建设展开研究,二是从厘清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出发,三是从红色文化符号视角出发,从不同层面对红色文化的发展源头和过程进行定位分析,借助各地红色文化纪念馆、展览厅基地,展开多种主题与不同纪念意义的主题研学活动,是较为常见的文化类型研学活动开展形式。

从资源利用效果和研学开展评价来看,这种形式的研学课程设计的精品程度不高,凝聚力和扩张力未达到一定高度,研学品牌未够成熟。主要体现在:一、研学课程设计过多考虑经济价值和商业用途,对于文化课程背后的文化气质和文化品位并未过多考量。文化项目在品位与定位上的扭曲,无法支撑研学旅行的高起点发展,反而使研学旅行简化为平常的活动。二、在运用资源设计课程中内容要素过多复杂,凌乱且不统一,反而事倍功半,导致青少年在活动过程中吸收和理解的内容远远低于预期,未能凝聚青少年对文化的内容认知和情感价值,形成对文化的高度信任感。

3.3从课程效果来看,新技术的投入与运用使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2020年7月,我国国家发改委发布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意见,明确指出构建线上线下教育常态化融合发展机制,形成良性互动格局,在此背景下,新技术支持的线上线下混合式红色研学旅行也将为我国中小学红色研学旅行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在新技术的支撑下,研学的开展形式受到现实条件因素制约程度大大减少,同时通过虚拟环境建设,可以一比一还原文化发展背景和构建文化建设现状,让青少年置身其中,借助感官感受增强自身在文化体会中的接受度和震撼度,更好地感受、感知文化魅力。

4.文化自信视角下中小学研学课程设计建议

4.1在文化教育和价值传递过程中,注意联系实际,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研学课程设计中,青少年的感知和体验是通过对文化符号的接触和文物内涵的理论性认识建立对本民族文化的基本理解,构建初级自信。在这基础上,要提高青少年对文化的自信度,提高其对文化内涵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文化自信视角下的中小学研学课程设计必须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以现实生活需要激励青少年探究文化内涵,多多参与文化类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更好体会内涵,为社会作出贡献。

4.2在利用资源开展研学活动中,要注意循序渐进,提高文化类研学课程精品化程度

文化自信的建立更多依靠的是青少年对文化内容和内涵的内化,在利用资源设计研学活动,不仅要考虑到青少年对内容吸收的整体性,通过体系化进程促进青少年对文化内容的理解,而且要注意利用资源的地方性和独特性,注重结合文化育人目标,开发特色文化类研学课程,在开展过程以人为本,考虑青少年的感受和体会,有针对性开展能力培养,从而实现精品化教育,提高文化类研学产品品牌价值。

4.3利用新技术拉近文化与青少年距离的同时,要做好青少年情感价值引导

新技术所带来教育便利性大大提高了文化教育的效益,让青少年在线上也能“身临其境”,突破时空限制感受文化。文化自信视角下的中小学研学在结合新技术设计课程时,除了做好青少年文化内容教育外,更要随时关注青少年的情绪变化和情感变动,观察青少年对文化的态度和角度变换,建立适时对话机制和小组交流机制,引领其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统一,这也是文化类研学课程设计与其他类研学产品相比较为突出的地方。

5.结语

对于当代青少年来说,文化不仅是开启他们认识世界、改造实践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大门的钥匙,还是他们作为“人”立足于社会、生活在这个世界的根,更是启发他们对自身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理解认同,树立起自我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自信视角下中小学研学课程设计质量,不仅要依靠用心打造课程内容形式,更要从意识上、从行动上重视,才能实现文化类研学课程的育人意图。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