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有意义的事做得有意思---基于人本视角的学校大型活动构建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王安琪1 张碧影2 任洁3

巢湖学院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摘要

学校大型活动以其丰富、综合等特性正逐步成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渠道。针对当前学校大型活动普遍问题的现实体察,选取人本主义的视角,试图参考教育实践中效果较好的“游戏日”活动案例,对基础教育阶段如何构建人本模式的学校大型活动进行初步探索。据此建议,学校大型活动在活动理念、活动氛围、活动评价中融入人文关怀,明确角色定位,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愉悦的活动环境;健全评价体制,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实现自我发展。


关键词

人本主义;学校大型活动;案例研究

正文

一、引言

“每次学校举行大型活动,提前一个月就开始排练节目,每天特别羡慕那些表演节目的同学,可以不上最后一节课,后来我也被选入合唱团了,练了一个月,在上面唱了五分钟,排在最最角落里最不起眼的位置,后来合影都找不到我。”

以上是笔者与一名四年级学生谈及学校举办的大型活动时触发的回忆。通过整理文献,笔者发现学校大型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存在普遍问题:(1)形式单一当前学校大型活动大部分是依照规定统一设定,如开展晚会表演、仪式等,无法兼顾每位学生的成长需要,成为个别儿童才艺展示的舞台[1]。(2)快乐缺位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各项大型活动大多以成人的视角组织安排,儿童并没有融入到成人制造的愉快的氛围中[2]活动形式总体上趋于形式化单一化。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对“演员”的挑选亦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3]。(3)角色异位教书育人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但部分学校忽视了学校大型活动的育人功能,造成了校园活动“少数参与,多数观看”的现象忽略了学生本身的诉求和情感体验[4]。(4)功能异化活动实施效果不理想,重形式,轻实效,活动的设计脱离学生的兴趣与发展需要,很少关注活动实施后学生的信息反馈[5]

学校大型活动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拓展。鉴于上述现状,本研究试图参考教育实践中的特色案例,对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大型活动的人本育人模式构建进行探索。

二、人本主义思想的内涵解读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想其代表人物有亚伯拉罕·马斯洛和卡尔·罗杰斯。马斯洛根据发展的先后和功能强弱把人的需要分为七大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认知和理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6]。罗杰斯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重视学生,尊重学生,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7]。人本主义者还认为“学习是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的自我参与、自我激励、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具有重要的作用。”[8]倡导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的有意义的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的情感在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教育不是“填鸭式”传授具体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供促进学生自我探索的环境氛围;强调具有真实个人意义的学习,主张包括认知和情感在内的全人教育;强调学生是一个有思想,有情感的个体,他们有发挥自我潜能的能力

基于此,文中的“人本视角”认为1)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作为一切活动开展的出发点,这里的学生主体不是少数个体而是兼顾到全体学生。(2)将学生作为大型活动实践的主体“自我的充分发挥和实现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9],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的“自我实现”,以培养“全人”作为目标给学习者提供释放潜能的成长条件和氛围,让学习者成为“自我实现者”。(3)将学生作为活动价值的主体。无论采取什么形式的活动,各项活动的目的都要以实现学生的价值,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为归宿。

三、案例探究

(一)“游戏日”的组织策划

活动组织策划环节关系到活动价值的实现程度及目标的达成状况。学校采用双向互动的协商管理方式,活动的设计、活动中各项问题的协商与改进都是由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共同参与的。在活动的策划上,首先,学校活动主委会派专项人员去香港智乐参加培训,引进结合时代的创新活动方案作为参考。其次,由各年级负责老师、专项人员以及学生家长志愿者进行游戏设计,学校利用双休日对家长志愿者和全体教师进行培训,并达成共识:游戏大多秉承好玩的原则,没有预先设定的规则,提供丰富的物资,创设良好的环境让孩子们自由探索。活动项目确定后以年级为单位选派学生进行试玩,试玩后通过方案审定确定最佳方案。活动策划主体不再是单纯的教育管理工作者,而是扩大到教师、教育管理工作者、家长志愿者及各年级学生选出的学生代表组成的校长助理团。学校少先队下设有大队、中队二级,每级设有宣传部、卫生部、执勤部,大队中队会议每周一次,学生参与主持协商,确定活动主题、流程(如图1

图片5.png

1:“游戏日”活动策划流程

(二)“游戏日”具体内容和形式特征

1.创新化

“游戏日的创新精神体现在注重“游戏精神”,认为游戏是孩子最好的课堂,游戏提倡学生们大胆思考、发散思维,将教育由单纯的“说教”变成孩子的自主“体验”。活动的设计更多从学生的视角出发,营造具有趣味性的氛围,活动空间范围更大,对游戏没有既定的规则,为儿童提供自由游戏的空间。

2.多样化

“游戏日”活动中,T小学大型活动多样性体现在以下方面:(1)活动种类丰富。经过每年的不断完善,如今“游戏日”的活动已有13大类 40多种,几乎满足了不同年龄段、不同气质类型学生的成长需求(如表1。(2)游戏道具多样化且大多来源于生活中的废旧物资。将旧轮胎套在身上扮演相扑运动员;在废纸箱拼成的迷宫里探险;连城市中少见的沙子、稻草也被老师们搬到游戏现场。(3)活动形式多样化。为了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校游戏活动相结合,在学校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将皮影艺术引进校园。

1:T小学“游戏日”活动内容

游戏种类      游戏名称

传统游戏    抬花轿         踩高跷         水泡相扑

创意游戏    玩泥巴         筷子创意坊     服装秀

探索游戏    蔬菜变形       魔纸现形       穿越封锁线   迷宫

居家游戏    开心面坊       洗刷刷         卷卷乐

乡村游戏    沙池寻宝       “稻草人”   钓鱼         挑箩筐

战争游戏    滚气球         枕头大战       斗牛         车轮滚滚

绘本游戏    大脚丫跳芭蕾   我是彩虹鱼     小猪变形记

自然游戏    竹排滑梯       啪啪乐         疯狂稻草

交通游戏    动车           人力车         拉大盆       气球动力船

戏水游戏    惊喜连连       工程           塑料瓶水枪

魔幻世界    木乃伊         魔术秘密       哈利波特

工地游戏    彩砖堡垒       小小粉刷匠     智慧工程师

医院游戏    爱心急救       爱心门诊       爱心护理

(三)“游戏日”中学生的参与特点

1.主体化

陶行知曾说:“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10]”“游戏日”活动主张以人为本,每个孩子都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活动项目,活动没有规则的限制,教师和学校管理者扮演了辅助和指导的角色。活动关注学生的全面持续发展,让全体学生参与,充分体现了活动的参与者从少数文体特长生扩大到全体学生

2.自主化

“游戏日”的活动原则是平等、民主。活动策划过程中,学校从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出发,由学生评委确定游戏项目。这一做法对学生起到了积极的心理暗示:游戏日是你们的节日,游戏设计权在你们手中。同时,也引导学生认识到游戏不是单纯的玩,在游戏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充分表现自我的同时,看到自身的价值,享受活动的乐趣学生有了主动性就更乐于独立的解决活动中的各项困难,有了“我想玩”、“我快乐”、“我从中学到知识”的心理愿望。

四、人本视角下学校大型活动的育人模式构建

 (一)活动理念上---明确角色定位,以学生为中心

基于人本主义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有自我实现的潜能,在具体实践中要做到:(1)在活动的开展中要坚持大型活动的“普及化”与“特色化”。“普及化”即学校大型活动的开展应能够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发展需求,重视学生,尊重学生,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特色化”是根据学校的育人观念发展具有学校品牌特色的大型活动项目,提高参与者的认同感和自信心。(2)坚持“意义化”和“意思化”相结合。学校大型活动的开展要能够引发学生对活动意义,理想道德的思考;既要考虑活动任务的因素,也要考虑学生的需要;通过参与活动帮助学生开发潜能,实现自我,同时又能让有意义的活动变得有意思。(3)坚持“全体性”与“主体性”结合。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同时,充分发挥个体的个性,参与活动的组织、策划等各项环节,让学生体会到自我责任感和对活动的认同感。

(二)活动氛围上---创设愉悦的活动环境

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马斯洛提出的七大需要层次理论中,前四种为缺失需要,后三种为生长需要。缺失性需要使人们足以生存,而成长性需要使人们生活得更充实。学校开展各项大型活动要满足学生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尊的需要,才能为学生自我实现提供条件。基于此,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应做到:(1)树立良好的竞争观,改革活动评价。安全需要是指个体期望拥有秩序稳定,避免焦虑困顿的需要。传统学校大型活动形式多以横向比较的方式开展校园活动,如竞赛、文艺汇演活动为主,这就在无形中将活动与评价相结合,且大多侧重结果评价,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基于人本理念下学校大型活动的开展要减少教育中的压力性,创造“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气氛。由单纯的竞技类活动转变为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增长、技能的提升、童趣的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校园活动。 2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封闭的教学环境中,教师、书本是权威,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学生的自我体验得不到重视。大型活动需要打破时空的限制,在开放的环境中,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

 “教育研究需关注学生的学校日常生活实践,教育价值源自其中。” 在信息社会,知识是无限的不确定的。生硬的灌输和空洞的说教已经不能培养出这个时代所需的人才,必须有渠道有载体有创新,立足于现实打造校园节日文化。如果将学生入学、接受教育、毕业看作完整的人才培养链,那么学校大型活动正是驱动人才培养链的得以优化的保障机制。通过具有特色的校园大型活动,将教育从片面强调“统一”、“共性”转向在人本观念指导下,培养具有多方面潜能的复合人才。

 

 

 

 

 

参考文献

[1]陆艳.普通高中学校大型主题活动教育价值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2]彭佳景.把儿童节的快乐还给孩子[J].湖南教育(上),2013(06):1.

[3]周璧.“六一”前夕话节目[J].早期教育.1992(05):13-14.

[4]田甜,黄少芸.从“展示型”六一活动考察幼儿园的组织文化[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S4):189-19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