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策略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廖姝永

江西萍乡经济开发区鹅湖小学 江西 萍乡 337000

摘要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文化自信被明确提及,它要求学生深入理解和认同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对中华文化的生生不息抱有坚定信念。小学语文教学作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任务。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挖掘文化元素,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从而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策略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文化自信;培养策略

正文


教育教学改革方针的持续深化,不仅促进了教育与社会的同步前行,更强调了对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紧迫性。在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文化自信的培养已上升为一项核心任务。小学语文教材,作为传承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是塑造学生精神世界、提升其文化素养的关键。小学语文教师肩负着重要的使命,需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和实践,找寻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有效路径,让文化自信深深植根于学生心中。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意义

首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化自信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探究精神和求知欲望,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程的认识和理解。其次,文化自信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品格和素养的重要途径,是小学生形成良好自我认知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历史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康的人格和思想体系,提高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策略

(一)丰富教学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文化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和了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实践中,教师可以结合当地文化资源,组织学生参观文化遗址、博物馆或展览,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例如,带领学生参观古建筑群,通过实地观察和教师讲解,学生可以直观了解到古代建筑的风格和特色,感受到古代文化的厚重底蕴。同时,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元素,巧妙地将它们融入课堂教学。例如,在讲授古诗词时,教师可以结合诗人的生平事迹、创作背景,以及诗词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体会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为学生展示传统文化相关的图片、视频和音频资料,让学生在视听结合中感受文化的魅力。例如,在讲述传统节日时,教师可以播放相关的纪录片或动画短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意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和了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同时,这些活动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二)改进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古诗词、经典名作、神话故事等,这些无一不透露着中华文化的优秀和魅力。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要改变之前僵化单一的“我说你听”的教学方法,而是有意识地针对不同的课文类型对教学方法进行适当改进,一方面通过采取多样化的文化交流方式,调动学生对语文课堂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为之后讲授语文知识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则能通过重组教学结构,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索中,在了解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建立文化自信。

例如,在讲解《元日》时,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向学生播放春节放鞭炮贴春联的热闹情景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之后带领学生对故事内容进行分析学习,让学生对“爆竹”“屠苏”“曈曈日”“新桃”等词有深入了解,待学生对该古诗有了初步理解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小组讨论现在过春节有哪些习俗,有哪些庆祝活动,春节代表的意义是什么。教师通过安排学生讨论,既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还能增加课堂活动的活跃度,加深学生对春节的认识。当然,这首古诗不只是表面上庆祝春节那么简单,教师可以对诗人王安石的生平事迹进行拓展,借助网络教学资源,让学生对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诗人的创作心境有了更全面了解,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背后的爱国情感产生共鸣,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三)加强读写训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是密不可分的,且受考试分值的影响,尤其以阅读和写作最为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的阅读写作训练,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加入丰富学生阅读内容、引导学生自由表达的环节,让学生在创意表达中学会梳理自己的语言表达逻辑,在表达中展示自己的思想内涵,并学会熟练运用文字将自己的内心情感抒发出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既训练了学生的读写能力,夯实了学生的文化基础,还提升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深度。

例如,在讲解《草原》时,教师可以先引入《敕勒歌》这首古诗,让学生感受下古人描述的草原之美,体会到草原的苍茫和辽阔。之后再带领学生学习《草原》这篇课文,并引导学生将老舍的《草原》按照文章线索分为三大部分:草原风光、喜迎远客、主客联欢。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对课文进行有感情朗读,带领学生分析课文中蕴含的情感,让学生在作者的文字描写中感受到蒙汉情深、依依惜别之情。为了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教师还可以引入同类型的文章,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感受到各民族间的深切情感,体会到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后写篇读后感,引导学生学会用文字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以此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

三、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更能显著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语文教师应勇于创新,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深度改进,让学生在优秀文化的熏陶中逐渐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同时,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优秀文化,学生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培养自豪感。这样,在长期的积累和熏陶中,学生的文化自信将会自然而生,成为他们精神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朱运伦.文化自信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微[J].新课程导学,2023,(19):55-57.

[2]陈海霖.小学语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新课程导学,2023,(21):85-8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