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双减”背景下的小学美术作业设计创新的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双减”背景;小学美术;作业设计;创新
正文
引言
“双减”政策的主要目标是解决学生繁重的作业压力与课外培训压力,而其本质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关注教学全过程的“提升”,这一点尤其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主要阵地,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十分钟,但却需要涵盖更多的学习内容,更有效的学习方法以及更全面的能力培养,所以,课堂就成为双减背景下教师和学生发力的关键环节。
一、“双减”政策的内涵
“双减”政策主要是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首先,要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这不仅包括学生的作业量,同时也包括学生每天完成作业的时长。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过于繁重的课后作业,会给学生较大的压力,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实施“双减”政策,要求教师要合理布置作业,同时教师不能要求家长完成批改作业和检查作业的任务。其次,“双减”政策中还包含减轻学生的课外培训方面的压力。目前我国教育阶段存在很多课外辅导班等补课现象,这些校外培训机构大多利用学生的放假时间以及休息时间,这严重地挤压了学生的休息时间,增强了学生的课外压力。
二、“双减”对小学美术教学提出的要求
“双减”政策的实施,是要求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完成教学方案的调整与改变,在对“双减”政策进行落实当中,需从课堂教学的40分钟入手,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做到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能够打破原先的固定模式,要运用创新设计思路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做到对学习参与积极性的调动,使学生对美术学习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在“双减”背景下,要注重提升学生美术学习素养,不是单纯教会学生掌握课本知识,还需要将美术学习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做到有效统一,并进一步提升美术教学的实践性与生活性。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试着让学生把美术学科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进一步连接,从而使学生能够完成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三、小学美术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作业设计创新性不足
有的小学美术作业设计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去甚远,同时创新性不足。要想帮助小学生掌握坚实的美术知识,教师必须将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小学美术作业设计要基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小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处理实际问题当中,这也是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因此,在开展作业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特点,设计作业时做到重点突出、层次鲜明,保证每一名小学生都得到提高
(二)美术作业大众化
在小学美术作业设计的过程中,美术教师也需要遵循此理念,设计出适合不同学生群体的美术作业。然而,很多教师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并没有考察不同学生群体的认知水平和发展特点,而是统一标准设计大众化、普遍化特点的美术作业,导致美术作业与学生的发展出现不适配的情况。大众化的美术作业仅适应一部分学生的作业需求,对于另一部分小学生而言,这样的美术作业或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导致小学生通过作业巩固知识、提升水平的目的难以达到。
(三)作业目标不明确
当前,在小学美术作业设计过程中,涉及不同知识点与重难点的练习较少,作业顺序与数量安排没有较强的合理性,作业设计方法过于简单、内容过少,教师还存在过于重视学生考试分数的思想。只有针对全体学生设计目标明确、层次分明的作业,才能促使全体学生得到提高。
(四)作业评价单一
目前美术作业评价一般是由教师根据学生书面作业的正误来评价其学习成果,更多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目标,衡量标准相对统一,体现了客观性和公正性,但缺乏人文性和创新性。首先,作业评价主体以教师权威为主,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其次,作业评价方式简单,教师习惯用ABC等级来评价,更多注重作业的结果,忽略了过程性的动态评价;最后,教师的作业评价语较为笼统,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缺少针对学生个体作业实际情况的指导。
四、“双减”背景下小学美术作业设计创新的策略
(一)设计个性化作业
在教室里,老师让学生创造自己觉得美丽的建筑物,增强学生的思维创新水平。美术学科作业具有图文并茂的特色,而很多的作业内容都以典型代表作为主,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创造力。通过为学生展示世界名画《罗纳河上的星夜》,让学生了解梵高笔触下星夜的深沉、神秘,从而提高学生对秩序美的正确认知,通过颜色上的对比来清晰地观察作者带有个人特点的肌理效果,让学生对生活充满希望,提高学生的美术作业质量。除了能激发学生自由创作灵感的绘画和插图外,日常生活中的各类物件也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石头、水果、废旧材料、树叶等作为创新素材,通过适当的想象与联想来描绘不同的色彩和线条,让学生将物品转变为作品,鼓励学生将收集到的物品进行分析,根据不同形状进行适当的联想,通过组合摆拼或者平面绘画等多种形式,让废旧材料焕发新的生机,成为各种不同的美术作品,让学生优秀的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强化。
(二)设计生活化作业
通过美术作业来帮助学生深化自身的色彩感,可以让学生深度理解色彩的不同特点,激发美术学习欲望。以《家乡的老房子》一课的学习为例,教师可设计美术创作任务,要求学生以“家乡的老房子”为对象进行美术创作。由于每个学生的感受理解不同,所选择的色彩不同,所创作出来的美术作品也不同。有的学生根据“家乡人口流失”的现实展开创作,展现家乡已经“人去楼空”的老房子,这些房子衰败、破旧,所以选择的颜色也与学生的情感有关,学生通过暗色调进行创作,以土黄色、深黄色等色彩画出老房子。有的学生则剑走偏锋,老房子的废弃是因为家乡人已经去追求更为美好的生活,所以破旧的老房子用了积极的色彩,采用亮黄色、明黄色等色彩,赋予破旧的老房子积极情感。在设计美术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开放式学习的机会,允许学生针对自身的审美需求、审美的兴趣进行自由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样,色彩感在创作的过程中会逐步深化。
(三)设计单元活动作
教师在制定单元活动作业主题时,要提炼课程重点,并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增加针对性练习,帮助学生理解美术绘画技巧,不断提升基本功。例如,学习湘教版美术五年级《哆来咪》《彩云衣》《布艺温馨》这三课时,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地设计单元主题活动。首先,制定“颜色与动手实践”的单元活动作业主题,通过课文《哆来咪》认识色彩、形体渐变的规律,学习颜色调配、均匀着色的方法。其次,自己调配渐变颜色。完成该课主题活动后,就进行到《彩云衣》的主题活动,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颜色,用彩纸设计、制作服装。最后,学习《布艺温馨》这节课时,教师设计“变废为宝”的主题活动作业,让学生搜集布料、旧衣服与袜子等,与之前的《彩云衣》作业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四)设计课堂绘画作业
在教学《大树的故事》一课时,我并没有一开始就让学生去讲故事,而是直接从大树的结构入手,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在校园观察大树,边讲边示范,学生很快就起好稿,然后给学生留足时间用添画的方法给画面添加事物,创作完成后,引导学生根据作品内容讲述自己独一无二的大树的故事。在作业展评时间,令我感到惊喜的是,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作业。这节课的确令我很意外,课前预设时,我并没有想到学生们基本上都能完成作业,因为对于初次接触这种关于故事性的画来说,难度特别大。课后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想,学生之所以能当堂完成作业,是因为我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明确,围绕这个目标没有什么花架子,所有的教学环节都为教学重点服务,这种教学模式也是我今后在上课时所要借鉴的。
(五)设计学科融合作业
美术学科在改革与创新的进程中,要与美术、美术等其他学科进行联合,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和创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创新思维模式,找寻各个学科联合的切入点,从而设计形式丰富、内容新颖的单元主题活动作业。例如,在教授湘教版美术六年级《我们去旅行》这一课时,可以联系美术学科,以诗歌为切入点,用生动的诗词歌赋来描绘各个地区的美丽景色。教师设计单元活动作业时,可以引导学生从学习过的古诗词中找出描述美景的句子,再搜集与这些古诗对应的图片。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复习了美术知识,也在寻找图片的环节积累了社会历史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对生活与艺术的热爱之情。
(六)设计亲子类作业
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亲子类作业:“请同学们和家长配合,创作一幅基于乡村资源、呈现丰收主题的美术工艺画。”要求家长与孩子先收集一些农村常见的作物种子,如玉米、水稻、小麦、黄豆、芝麻、葵花子等,然后将这些种子进行拼凑、组合成不同的图案,这些图案显示的寓意要与丰收有关。如有的学生和家长将作物种子拼成太阳的图案;有的学生和家长将作物种子拼成“丰收”的字样;有的学生和家长用小豆拼成一个农民的样子,再用禾苗的叶子表示一块块田野,很有创意……在完成亲子类作业中,家长会有自己的观点,孩子也会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他们会在讨论中逐步形成一致的意见。可见,设计亲子类作业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增进学生与父母间的情感交流。
(七)借助多媒体设计作业
在学习《校园里的花》这节课时,可以设定以下任务:用单线的形式写生自己喜欢的花,作业一出来,学生立马对自己熟悉的各种各样的花展开想象,有些花他们知道名字但不知道形态,这时就需要借助多媒体介绍一些花的图片,通过这些直观的图片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影像,这样学生才能在自己的思维中形成单线画花的思路。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开展分组对比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展开竞争,如展示四种不同的花,喜欢同一类型花的学生分为一个小组,待绘画写生结束后组织讨论分析,找出优秀作品,积极地给出评价,以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八)优化作业评改方式
其一,要进一步丰富小学美术作业评改的内容,不能仅关注作品内容,也要关注表现方式是否多样化或有所创新,只有评改关注的内容丰富了,才能使评改的结果更加细化、全面;其二,要提升作业评改的效率。一般来说,四年级上册《乘车印象》一课教学中,学生作业出现绘画乘车人物动态单一不具体的情况,为了促使学生真切意识到画面问题出在哪里以及怎么修改,笔者设计了同桌帮帮忙的环节,让同桌模仿学生作业的画面动作,学生说出哪些细节刻画得不正确或者不到位。另外,很多美术教师受到教学任务的影响使得作业的评改结果滞后,这样一来,就不能“趁热打铁”,让学生在印象深刻的时候进行修改,为此要提升作业评改的效率。评改方式的优化能够进一步提升作业评改的效率,而评改过程的完善也能提升小学美术作业评改的时效性,使得学生能在对自身作品还保有深刻印象的同时完成修改活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双减教育政策的重点在于减负、提质、增效,需要教师帮助小学生摆脱过多的学习负担,在作业设计中体现开放多样化、生活趣味化、差异精简化等特点,实现作业管理优化,不断发展小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要有目标、有组织、有针对性地设计小学美术作业,帮助小学生循序渐进地巩固美术知识、深化美术素养、提高自主探究能力,进而掌握语言文化技能,发展美术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娜.灵活运用小学美术作业多元化评价方式[J].知识文库,2020(23):31+33.
[2]冯琪珺.小学美术差异教学分层作业的应用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22):160-161.
[3]陈意.小学美术课堂作业巧妙设计方法[J].名师在线,2020(32):71-72.
[4]吴琼.小学美术作业多样化评价[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20(Z5):59-61.
[5]苏倩.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作业的预设与调适[J].家长,2020(24):147+149.
[6]许令令.小学美术创新性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J].现代教学,2020(S1):64-65.
[7]徐梦红.探究小学美术作业个性化评价的误区与对策[J].当代家庭教育,2020(12):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