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刘姗姗

辽阳市灯塔烟台街道兆麟小学 辽阳 111300

摘要

小学音乐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及手段之一,它通过视、听、唱、动及音乐理论等几方面的熏陶,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点和艺术水平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音乐的教学,不仅是让孩子知道如何发声、怎样欣赏,更是让孩子在跳动的音符中享受快乐,在唯美的音乐中感受情趣,在审美的氛围中培养能力……那么,教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呢?


关键词

参与体验;激活创新;培养能力

正文

 一、变换节奏训练,激活创造潜能

    1、音乐课上,除了把歌曲中的重点节奏提出来让学生读外,还应给学生提供一些动手动脑再创造的机会。如教学第三册《大鹿》一歌时,出现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可先采用“旋律摘花”的游戏,学生通过听、辨旋律,并选择音符填空,在逐步熟悉“×××”节奏型之后,再运用已约定的音乐术语边读边拍节奏条,学生便很快地就掌握了这条节奏。老师再把组成这些节奏的音符拿出来,让学生再创造四小节节奏。有的同学就把小节顺序颠倒,又创造出几种节奏。这样练习下去,使学生的视野开扩了,思维不断活跃,敢于想象。既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又使学生牢记了歌曲中的重难点,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2、在游戏中让学生轻松地认识事物,有利于团结协作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放松愉快的心态下,容易产生创造性思想,从而激励其创造的意识。例如,通过《编一编》的游戏来巩固各种节奏型,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老师在黑板上出示一句节奏如×× ×|×× ×|”,再用语言示范“小白 |蹦蹦 |”,然后请同学也用语言来即兴表示节奏。于是,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编了起来“小花 |喵喵 |”、“小朋 |上学 |”等,接着请同学们各自编一条节奏,并说出这个节奏型。如此简单的游戏,使同学从中得到了不同的感受,尝试到了无穷的乐趣,也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

3、组合节奏训练是培养创造力的良好契机。在组合训练中应注意发挥学生能动性。首先,老师出示几个节奏卡片,让同学们分组讨论,把这些节奏卡片摆成一个节奏乐句。请同学读一读、拍一拍进行分析比较,选出既准确又通顺的节奏乐句,并通过《拍电报》的游戏加于巩固。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创作实践,学会了简单的节奏创作方法,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

    二、引导填词谱曲,激发创造乐趣。

在儿童生活情境中常常发现儿童会自发地重复某些歌曲中他们最感兴趣的部分,或者将一个突发的奇特想法取代原有的歌词唱到某首歌曲中去,或者将歌曲填上新词嬉唱交谈。这种创编歌词的活动,不仅使儿童的音乐创造意识和创造力获得有益的发展,同时还有利于发展乐句感和节奏感,并感受到自我表达的乐趣。为此教师须因势利导,鼓励、启发学生创编歌词。如学会歌曲《牧童谣》后,请同学模仿歌曲“问答式”的形式。请一位同学创编出问句,再请另一个同学回答。在这种“一问一答”轻松友好的气氛中,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创编歌词,其乐无穷。既增长了学生的见识,又发展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曲调创编活动在儿童自发的音乐活动中是非常自然而平常的。然而由于此类活动对儿童音乐能力发展水平要求较高,活动进行时儿童的内心活动处于较高的自由积极状态。因此在集体活动教学中大面积推广还很困难,可以尝试从“旋律接龙游戏”创编曲调,每人依次接在前一人后面即兴唱出一个旋律短句,老师应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来分析、组合或创作,老师分别为他们演奏,对每一个学生的作品进行对比评议,以此激发儿童的创造乐趣,发展儿童的创造力。

 三、启发歌唱创编,培养创造能力

歌唱本身就是“二度创造”,创作自然离不开想象。老师应引导启发学生根据歌曲的背景、题材内容、作者等有关内容进行分析、想象,对于低年级学生又可直接根据歌词或直观的画面等来处理歌曲的演唱。在教唱《小燕子》这一课时,当学生学会歌曲后,先指导学生分析理解了乐曲三个乐段的不同情绪:A、A’乐段优美抒情,B乐段活泼欢快。可问:“你们觉得这首歌曲应该怎样唱会更好?”四人小组就展开讨论,并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说我觉得要以轻松而柔和的声音来演唱一、三乐段,表达儿童爱护小燕子的心情,力度应比较弱;有的说第二乐段要唱得跳跃一点,来表现小燕子除害虫敏捷轻快的身影;有的说最后一句好像小燕子飞走了,要渐慢、渐弱地演唱,表达我们依依不舍的心情……。对于这些话,老师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见来演唱一遍,效果果然很好。对于“二度创作”出来的“作品”,学生唱得十分投入。渐渐地教室里出现了飞翔的“小燕子”,“小燕子”捕捉害虫辛勤劳动的身影……。瑞士著名音乐教育家达尔克洛兹认为:“人对音乐的情绪体验认识反映都是通过自己的身体和动作来进行。”生动的表演能营造愉快的学习气氛,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是培养音乐综合能力的—种很好的形式,也是对音乐的再度创造。

    四、重视欣赏体验,发挥创造才干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没有情感就没有创造。要培养儿童音乐创造力。就必须充分挖掘歌曲或乐曲的蕴含情感,以情激情,以情动情,进而使儿童尽情地用动作、语言、绘画、表演、等方法创造美、表现美。如欣赏《龟兔赛跑》时,可先让学生听音乐让他们感受整个音乐的情绪,领悟到“森林的早晨”是多么富有大自然的生命气息和龟兔赛跑的激烈程度,以及欢快、圆满的比赛结果等:然后进行分段欣赏,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把他们分成几个小组。有的用他们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绘所听到的音乐形象;有的分角色进行表演;有的用自己的画笔描绘“龟兔赛跑”的情景。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进—步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如,欣赏《铃儿响叮口当》时,我让学生观看挂着铃铛的猎狗拖着载着孩子们的雪橇在雪地上奔跑的情景,同时弹奏《铃儿响叮口当》的旋律,让同学们说说这音乐和画面配起来的效果怎样?除了琴声还可加些别的什么音响效果呢?学生们纷纷发言,有的说加上串铃声,使效果更加生动;有的说加上欢笑声,使气氛更加欢乐;有的说还可以加上歌声,这样情绪更加高昂。安排部分学生敲击串铃,部分模拟笑声,部分学生用“啦”哼唱主旋律。于是,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再欣赏教材中童声合唱曲《铃儿响叮口当,学生在各自感观的活动中,充分领略了乐曲的欢乐情绪。在听、想、唱、做中,加强了他们对音乐作品的正确感知和理解,提高了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音乐的本质与价值就在于激发人的创造性。”实践证明,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营造轻松愉快的音乐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参与、体验音乐的过程中积极发展想象力、创造力。从而获得音乐素质的提高及智能的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2022艺术课程标准

音乐教师新课程教学指南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