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传统文化层级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林茜

福建省建瓯第一中学353100

摘要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教育改革的深入,高中语文教学一直处于探索与革新之中。国家对于教育内容以及教学方法都有了更加严格的规定,而传统文化更是教育部门以及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点内容,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蕴涵着丰富的哲学、伦理、审美以及人文精神。通过层级式教学能够很好地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让学生理解并尊重其文化传统。鉴于此,本篇文章将着重探讨高中语文传统文化层级式教学实践和反思,研究重点在于教学模式方法、教材编写和创新、教师角色与能力以及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等,目的是为了探寻更加高效的教学路径与方法,促进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关键词

高中语文;传统文化;层级式教学;实践与思考

正文


引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高中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有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继承,增强其人文素养与文化自信。如今,传统文化教学不只是为了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更是为了使学生能深刻地认识并内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因此需要更加深刻系统的教学方式。与传统知识灌输式教学相比较,层级式教学经过层层递进,有助于学生逐渐形成对于传统文化系统性的认识,从而充分了解文化的意义与价值所在,它可以引领学生循序渐进地挖掘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意义,由表层的知识把握逐步向更深层面的认识与思考迈进,启发学生思维的深度。使学生逐渐认识到传统文化的本质与魅力,进而激发其文化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并有助于其逐渐树立正确文化认知,让其对传统文化有一个理性认识与了解,并对文化产生一种正面的认同与态度。所以,此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1. 高中语文传统文化层级式教学概述

1.1定义

高中语文传统文化层级式教学就是在高中语文这门课程上,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逐层深入地挖掘与了解,旨在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认识,了解与继承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深入的传统文化学习,学生能够增强对自己文化的自信,树立正确的文化自觉,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种教学模式需要学生在传统文化学习过程中循序渐进,由表层的知识把握转变为内涵理解与价值认识,最终实现传统文化内化为个人价值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从而促进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通过层级式教学,学生在逐步深入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教学模式强调对学生人文素养与文化自信的培养,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建立正确文化观念,并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使他们不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还能对世界文化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和比较。

1.2特点

1.2.1渗透性

传统文化教学内容渗透在语文教学每一个单元每一个主题中,不管是课文作文阅读材料中都有传统文化内容,让学生们在语文学习的同时,自然而然的接触并理解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教学的渗透还体现在学习资源的选择上,包括课外阅读、多媒体资料、实地考察等,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形式去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将学校文化与传统文化进行整合,同样是层级式教学渗透性的表现,学校将通过文化活动和传统节日让学生从校园生活中更加感受传统文化带来的神奇。

1.2.2深入性

在高中语文中进行传统文化层级式的教学,重在深入研究传统文化知识,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概念与原则,主要涉及历史,哲学,文学艺术诸多领域,让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与价值有一个全面而系统的理解,并引导其探索传统文化背后所蕴含的观念道德与价值观,从而有助于其形成更深层次的理解。并且鼓励学生批判性思考,指导学生在不同视角不同层面上对传统文化做出分析与评价,让学生产生独立而有深度的观点,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精神内涵有更深的体会,形成情感认同与文化自信

1.2.3递进性

在高中语文中进行传统文化层级式教学强调教学设计由浅至深的原则,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逐步加深对传统文化更深一步的了解与思考,在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具体实践与案例,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由具体案例逐渐抽象出一般规律与原理,有助于学生形成更深层次的理解。就教学内容选择而言,层级式教学强调从单纯的传统文化要素出发,逐步介绍更多复杂深奥的知识,让学生逐步把握传统文化内涵强调由了解传统文化逐渐向运用它的能力发展转变,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与学习当中运用自己所掌握的传统文化。

1.2.4多样性

在传统文化层级教学中运用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和实地考察等多种手段以激发学生兴趣和增强学习效果利用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包括书籍、资料、音像资料等,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形式去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层级式教学学习内容具有多样化,涵盖了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让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与价值有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认识,通过课堂校园社区博物馆等丰富多采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各种情境下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所带来的魅力。

1.2.5个性化

教师对高中语文传统文化进行层级式教学时,强调因材施教,依据学生兴趣能力以及学习特点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与资源来满足其个性化学习需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根据学习兴趣与学习进度选择合适的学习路径从而对传统文化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与把握。教师促使学生以作文绘画演讲等个性化形式呈现学习成果,从而更好地挖掘其个性化特长与潜力,并且提供个性化学习反馈与辅导,帮助同学们攻克学习难关,充分发挥个人优势,让每一位同学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个性化关注与帮助。

2.高中语文传统文化层级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学生在语文传统文化学习中,缺乏学习动力积极性不高,在完成学习任务时主动性不强,对于课堂内容及学习任务呈现消极态度对于传统文化学习呈现出反馈不够明显的现象,对于学习的内容缺少兴趣与好奇,对于语文传统文化的内涵与意义也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呈现出浅薄的认识与了解。甚至会有部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有抵触心理,对于语文传统文化学习任务以及教学内容都表现出不愿接受。

2.2教学资源匮乏

部分学校缺乏互动教学资源,如教学游戏、互动课件等,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图书馆或教室缺少相关的传统文化教学资料和专业书籍,不能为学生提供所需的丰富资源,缺乏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无法展示相关的图片、视频、音频资料,导致学生不能通过多种感官感受传统文化。受学校经费等因素影响,不能组织学生到现场参观,也不能使他们切身体验到传统文化真实情景。也有一些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可能会缺少专业人员进行专业指导与扶持,从而影响了传统文化教学进一步发展。

2.3学生认知水平不同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程度和接受程度不同,一些学生可能对传统文化抱有浓厚兴趣,而另一些学生可能对其缺乏兴趣,有些学生能深刻地认识到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意义与价值,有些学生则可能认识得比较浅薄,有些学生可能会以开放宽容的心态去面对传统文化,乐于接受和学习,也有部分学生可能抱有怀疑和排斥心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可能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差异,从而导致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效果也不尽相同。学生因个人兴趣与职业规划之不同,对于学习传统文化之目的与意义之理解亦有差异。

2.4课程设置不合理

传统文化教学内容在编排上系统性与逻辑性不强,使得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没有一个完整的了解与认知。课程内容设置简单,多样性不强,不能很好地适应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与兴趣,造成了一些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教学兴趣不大,没有很好地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造成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没有进行深入地思考与探究。课程设置中实践环节欠缺,不能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与体会传统文化,使其认识停留于理论层面,互动和讨论环节不足,不能增进学生间的沟通和思想碰撞等问题制约着传统文化教学向纵深发展。

2.5缺乏互动与实践

课堂中学生互动不多,同学们缺少共同探讨交流与共享的机会,教师授课时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不多,课堂气氛单调,缺少师生互动沟通与互动指导。并且课堂上缺乏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文化体验等,缺乏对传统文化情境的创设,无法让学生通过情境体验来深入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致使学生不能通过练习去感受与了解传统文化,致使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仅仅停留于课本知识的水平上。

3.高中语文传统文化层级式教学的策略

3.1立足教材,深入挖掘蕴含在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

 

高中语文传统文化层级式教学而言,要求教师与学校合理地选择与编排教学内容,重视其系统性与整体性,丰富教材内容,让学生充分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教师可深入解读教材所涉及到的传统文化内容,阐释其所包含的历史价值观及思想内涵,并通过课文,古诗词及其他课文的解析,对课本中产生的传统文化背景历史背景等作了详细描述,有助于学生对课文背后文化内涵的了解,并引导他们领悟其蕴涵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审美情感与人生智慧有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入认识。并且教师通过对课本中文学作品的研究、欣赏与剖析,指导学生了解其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与精神内涵,带领学生感受古代文化情感氛围与道德观念,深化其传统文化认知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和文化体验活动等,使他们切身体会到传统文化所蕴含的魅力。

例如,教师在讲授韩愈《师说》一课时,可对传统文化作些深层挖掘,帮助学生加深对其所包含传统文化内涵的认识与感悟。教师可通过文本解读引导学生了解《师说》反映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韩愈《师说》倡导“师,故传道、授业、解惑”反映出传统儒家文化对于教育以及师道尊严的关注教师在教学中可对此理念加以深刻阐释,并引导学生反思传统师生关系理念给当代教育带来的启发。教师在历史背景下对唐代儒学兴盛时期进行介绍,学生产生当时社会背景文化环境以及学术思潮等方面的认识通过对那个时代社会风貌及知识分子处境的认识,使学生对《师说》所体现的时代背景及价值取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和兴趣

3.2因材施教,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学习

   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学习动机进行了解,并结合学生个人的特点以及兴趣来选择与他们偏好有关的传统文化内容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且依据学生学习能力与认知水平来循序渐进地编排教学内容难易程度以保证每一位学生能在合适的学习层次中得到提高。根据学生学科基础知识思维能力以及学习习惯等方面的不同,设计出不同水平的学习任务与教学活动来满足他们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教师也可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辅导与反馈,以帮助学生攻克学习难关,充分发挥个人优势,让每一位学生在学习上获得个性化关注与帮助,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评价,鼓励学生在不同层次上做出积极的表现。

例如,教师给学生开设传统文化选修课程,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与兴趣做出选择,学生可根据兴趣及学习进度,选择合适的传统文化选修课。对传统文化有浓厚兴趣者,可选学中国古代文学古代历史传统艺术和古代哲学方面的有关课程;而且对学习进度快的同学来说,可选择更有深度、更有特长的选修课程来适应不同同学学习的需要。同学们可选择有兴趣的传统文化专题深入研究,比如诗词鉴赏书法绘画古代音乐等等,以此来培养和丰富同学们的兴趣与爱好,增强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与主动性。能促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推动其全面发展。

3.3化大任务为小任务,进行分阶段学习

教师可依据传统文化知识与学生学习能力的复杂性,把整体学习任务划分为不同阶段,并在每一个阶段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与任务。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地加大对传统文化知识学习的难度与深度,由浅入深,使学生能够在获得基础知识的同时逐步扩展出更加深刻的知识。可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组,每一组负责一阶段学习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协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分担工作,相互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每一个阶段之后都要进行考核,考察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知识掌握的程度,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引导与帮助,促使他们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可采用写画的形式,使学生把学过的内容加以整理呈现。

例如,在杜甫《登高》传统文化教学时,教师可把大任务转化为小任务分阶段地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鉴赏该诗的内涵与传统文化背景。第一阶段教师指导学生从读诗本身入手,了解诗人杜甫一生及其主要创作背景并指导他们分析诗歌整体结构及表面意义学生通过对诗歌字面意思,修辞手法以及意象的剖析,能够对诗歌表层意义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第二阶段教师指导学生挖掘诗中蕴涵的传统文化,主要有诗中表达的儒家思想士人之情及对自然和生活的反思。同学们能从诗中的词、象、喻等技巧中体会诗人对于大自然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于人生命运的反思之情,进而深刻领悟诗的深刻内涵。第三个阶段,教师指导学生对诗歌作对比研究,把《登高》和别的杜甫作品或者别的诗人登高作对比分析,学生了解《登高》作为一部整体文学史以及传统文化的地位与价值这一阶段学习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了解诗歌中包含的文化内涵和扩大传统文化视野。最后在第四阶段教师指导学生创作诗歌或者表演诗歌来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言语与表达方式来抒发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与感受,使学生对于传统文化获得更深的体会与理解。《登高》传统文化教学通过变大任务为小任务、分阶段地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深刻理解与鉴赏该诗歌的内涵与传统文化背景,并提高其传统文化认知水平与学习兴趣。

3.4情境创设,营造适合于开展传统文化的课堂氛围

高中语文传统文化层级式教学中情境创设至关重要,能够创造出适宜进行传统文化教学的课堂气氛。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从课堂布置文化展品以及音乐等方面来营造一种古代文化,让学生犹如置身古代社会一般,提高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使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扮演古代文化名人或者历史人物等角色,从而对古代文化中的观念、生活方式等有深刻认识。也可组织古代文学作品朗诵会等活动,使学生通过诵读古诗词古文等作品,体会古代文学的神奇之处,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学的鉴赏与领悟,组织学生到古代遗址和博物馆进行游览,使学生切身感受古代文化历史底蕴,加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真实感受,并布置书法,绘画,剪纸等传统文化艺术活动,使学生在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切身感受中深刻认识到古代艺术的神奇之处。

     例如,教师进行李白《蜀道难》教学中,组织古代文学作品朗诵会创设适宜传统文化教学发展的课堂氛围。老师请学生上课诵读《蜀道难》,学生们可分组诵读,通过声、调、情的抒发,让诗的意蕴更鲜明地展现给学生及老师们。教师在朗诵会上请学生对诗歌加以诠释和分析,学生交流对《蜀道难》的认识,其中有对诗历史典故的反思与感悟,有对诗人创作意图的体会,也有对诗中蕴含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体会。接着,老师可创设一些《蜀道难》的相关场景,借助音乐图片或者录像等多媒体资源创设描写蜀道陡峭的场景、峥嵘峻拔之境使学生更能体会到诗歌所表现的瑰丽和艰辛。这之后,老师请学生当场即兴表演,并请学生在朗诵会中展示自己对《蜀道难》通过诗歌诵读与创造的感情,学生既能更加深刻地了解诗歌的含义,又能领略到我国古代文学的神奇之处。朗诵会之后,教师可组织学生交流与探讨,交流对方的感受与经验,加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与体会,更加深入地了解诗歌所具有的韵味。教师通过组织古代文学作品朗诵会等形式,能创设出适宜进行传统文化教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在情景中深刻地感受与体会《蜀道难》这篇古代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进而提升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与鉴赏。

3.5利于多元教学资源在渗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巧妙借助网络的便利性

在高中语文传统文化层级式的教学当中,对网络资源的巧妙运用能够帮助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浸润。教师可借助网络平台所提供的在线课程及视频资源使学生在观看有关传统文化讲解视频和古代文学作品解读的基础上加强传统文化认知。借助网络平台上的电子图书、数字资料等,教师能够给学生们提供大量与传统文化有关的读物,有助于他们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教师也可利用虚拟博物馆和文化遗址这类在线资源供学生虚拟参观和了解古代文物和历史遗迹,丰富了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指导学生将古代文学作品音乐绘画及其他艺术作品在网络上进行共享,使他们认识并领略传统文化所蕴含的艺术魅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借助网络平台这一文化交流平台,由教师组织学生围 绕传统文化话题展开讨论交流,强化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感受与经验。

例如,教师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互联网上收看《国家宝藏》《百家讲坛》,《国家宝藏》由文物局与中央电视台共同打造,以展现珍贵文物与历史故事为内容,使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有一定的认识。学生通过收看这档节目,能够感受中国源远流长、光芒四射的文化,进而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壮美多彩、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百家讲坛》涉及历史文学艺术哲学等诸多领域,并由专家学者解读的文化类节目,通过看这一节目,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意义与本质能够扩大文化视野、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了解。教师可在指导学生看完这几期节目之后,再组织他们开展相关讨论与交流。学生分享各自的所得与所感,老师还能和学生就节目所涉及到的文化知识进行深入的探讨。学生在收看这些栏目的同时还能积累很多文化知识与资料,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文化自信心、提高综合素养。借助互联网资源收看这些文化节目能够使学生在课余时间更深入地认识与鉴赏传统文化,进而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3.6与现实生活与现代价值观相结合,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传统文化层级式教学需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影视作品解读等方式,让学生将所学的传统文化知识与当下社会现实相联系,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价值感。传统文化在传承的同时,也需要与现代社会价值观相结合,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现代思维,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命力。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和评价,使学生形成独立、深刻的见解。

例如,教师在讲授韩愈《师说》一课时,教师再带领学生体会课文中古代文化,如韩愈关于学问,师生关系等方面的思想,能帮助他们体会古代士人在学问上的追求及儒家教育上的主张。通过这些经历,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思想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接着,教师通过和其他文学作品进行对比分析,来引导学生对《师说》中所表现出来的传统文化和其他文学作品之间的联系和差异进行深入地思考。最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书写等活动来引导他们站在个体的立场上反思《师说》所传达出的传统文化观念对于当代社会的影响、教育及个人成长等方面的启发激发了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考。

3.7充分发挥名著作品在传统文化渗透中的地位

高中语文传统文化层级式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名著作品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名著作品作为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学生通过对名著进行学习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与体会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魅力与意义。例如通过学习《红楼梦》,使学生对古代社会风俗习惯家族制度礼仪文化有了一定的认识,进而对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与文化有了深刻的理解。学习《三国演义》,使学生对三国时期历史事件人物形象及其中包含的智谋忠诚和人性价值观念有一定的认识。名著作品包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与价值观念,如忠孝仁爱孝道礼义等等,学生通过学习名著作品能够体会这些传统价值对于中国人所产生的作用与意义,加强对于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了解与认可。名著作品又是传统文化精髓的承载者,学生们通过学习名著能够进一步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韵味。例如,通过学习《西游记》,学生能够对中国传统神话传说和佛教文化有一定的认识;通过学习《水浒传》,使学生对中国古代义士精神及抗暴斗争史有所认识。

 

 

3.8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高中语文传统文化层级式教学要求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既要重视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又要重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情感上的认同以及文化素养上的发展。要通过笔试口试课堂表现和项目作业等多种考核形式对学生传统文化的学习状况有一个整体认识。教师可设计与传统文化有关的项目作业,以学生项目成果及报告来评估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之认知与运用能力,并鼓励他们参与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更清晰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学习效果等评价,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与方法。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对学生学习情况做出及时的评价与反馈,以帮助学生及时发现不足之处,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从而推动学生前进。

3.9提升教师自身素养

传统文化层级式教学要求教师传统文化素养深教学水平高。教师在教学中需不断地提高自身学术修养与教学能力,并通过不断地学习与研究来增强自身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与掌握。教师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不断地深化研究,其中包括对经典文学历史和哲学的研究,构建坚实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积极尝试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互动体验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积极性。鼓励广大教师对传统文化教学不断创新与探索,不断尝试新型教学方法与途径,增强传统文化教学吸引力与效果。

4.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传统文化层级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需要教师和学校共同努力,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主体地位,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评价体系,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从而使传统文化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董玉真.文化渗透扬传统  文史融合显理性——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D(学术刊),2023(12):87-88.DOI:10.13525/j.cnki.bclt.202312029.

[2]陈漪琪.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策略研究[J].汉字文化,2023(24):124-126.DOI:10.14014/j.cnki.cn11-2597/g2.2023.24.028.

[3]荆美彤.古代论说文思辨性阅读教学实施策略——以《谏太宗十思疏》为例[J].科教文汇,2023(21):155-158.DOI:10.16871/j.cnki.kjwh.2023.21.041.

[4]漆朝晖.借助系统练习方法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评《高中语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语文建设,2023(21):84.DOI:10.16412/j.cnki.1001-8476.2023.21.021.

[5]蒋亦楠.国学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路径研究[J].汉字文化,2023(20):59-61.DOI:10.14014/j.cnki.cn11-2597/g2.2023.20.024.

[6]黄祎璇,杨吉琳.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融合[J].汉字文化,2023(19):102-104.DOI:10.14014/j.cnki.cn11-2597/g2.2023.19.026.

[7]刘烨.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古诗文的美育功能研究[J].教学与管理,2023(27):71-75.

[8]王进明,申红.新课标视域下中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文化自信解析[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3,37(04):104-10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