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优化教学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德育;优化
正文
引言:教育不仅要传授学问,更要教人怎样做人,这种理念已被教育界普遍接受,并被更多的老师所认同。德育是一门以“立德树人”为基本目标的学校德育工作,对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工作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要想真正地摆脱德育教育的困境,就必须在进行特定的德育教育之外,利用学科教育这一有效的载体,为实施德育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小学的德育教育以德育为中心,实施德育教育是每位老师的职责。德育不仅仅是一个道德与法治老师的工作,它应该贯穿于所有的课程之中,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相融合,如果只是单纯地喊出一句口号或者强行地向他们传授德育知识,那么就会让他们感到厌恶,从而对后面的德育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德育属性
道德与法治是以学校德育为基本形态,按照《德育纲要》的要求,采用系统的德育观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每一种伦理观和价值观的宣传都是一场硬仗,必须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引导他们将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把道德与法治课程放在学科教学中,体现了小学教育的社会主义特点,把它当作一门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打基础的课程,并把它融入了整体的教学方案之中,能够很好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现代化人才和各个领域的劳动者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同时也能为新世纪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论是老师,还是学校,都要把握好二者的紧密联系,使其作为最优的方式。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德育优势
新课标下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个主要起点和归宿就是对其进行指导,使其从学生时期就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其热爱生命,健康地发展。它是学校有目的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基本途径。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也就是说,新课改下的道德与法治更注重教育学生怎样做人,它在整个学校的德育教育系统中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并且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状况。通过课堂教育这个关键的位置,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化地掌握,树立起一个正确的德育观,从而对他们的健康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支撑作用。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实施和潜移默化地渗透,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观念,培养良好的品格,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多样化的认识,同时,也可以通过熏陶、浸润、细水长流、潜移默化的方式,获得学生的认同和喜欢。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对许多实际的德育教育进行了有益的归纳和归纳,它反映了德育教育的进程,为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德育品质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德育方法
(一)树立优秀榜样引导效仿
对德育进行有效地开发与应用,可以为德育工作提供丰富的资源,为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的条件。在这一进程中,老师选择了较好的教法,并尽量不去干涉学生。发挥好老师的示范效应,是加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德育功能的一条重要途径。它更符合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具有很好的可塑性。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德育教育资源,充分利用个体的示范效应,促使学生效仿老师,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防止对学生进行太多的干涉,不对他们提出太高的要求,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掘他们的个体潜力,确保他们的品德培养成效。比如,在教学“我了解你了”时,老师可以从讲述自己与老师的小故事开始,来帮助同学们培养尊敬、热爱老师的正面感情,促使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促使他们积极地从老师的优秀品质中汲取营养。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叙述中,从而给孩子们做一个很好的榜样,使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通过老师的行为来引导他们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持续地用自己的正面行为去感染身边的人。老师讲的东西应该是真的,并且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他们的成绩,并且要指导他们进行思维,使他们在模范的引领下得到成长。
(二)创设生活情境,以利于领悟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科书是一种极为珍贵而又基本的教育资源,它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但是,道德与法治的很多内容都十分繁琐,使得学生们并没有能够彻底地了解其中的内容,也没有办法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之中,更不能够将其转变为实际的行为。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其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特点,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内容。老师要时常指导他们注意生活,从日常生活中获得启发,并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运用于所学的知识之中。同时,在课堂上,也要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技巧和方法,减少情境教学的困难程度,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内容。比如,在上“间隔十分钟”的时候,老师要为同学们创造一个表现情境,让他们对课间十分钟里的主要活动进行探讨,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课堂上的内容。这样的情境式教学方式,既能让孩子们感受到学校的快乐,又能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爱上学校,喜欢学校,喜欢读书。
(三)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往,形成德育
课堂教学活动是以师生为主体的一种教育行为,如果没有这两种方式,就不能实现教育的全面发展。在交往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师生交往来实现对其人格的培养,从而提高其德育判断和行为水平。在教育过程中,老师不仅要对学生表示尊敬,更要为他们提供一个经历的环境,让他们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不能为他们做主,这样就难以确保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比如,在讲“上课了”这一节时,我们可以将他们的角色对调,让他们成为“小教师”,从而增加与他们之间的沟通,使他们之间的感情变得更加紧密,从而促进他们之间的交往。通过角色的调换,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业中对老师有更多的尊敬,也能体会到老师的艰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业中能有一个正面的心态和良好的学习状况。
结语
在新的时代,做好学生的思想德育教育工作,有利于他们的健康发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对学生进行德育建设是当前学校道德与法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途径,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其内容所涵盖的理论性内容太多,使得学生的课程学习变得枯燥无味,同时也不利于德育工作的最佳实施。因此,在此背景下,学校的老师们要认清目前的德育教育需求,完善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施方式,使之能够更好地体现出其自身的教育方式,从而更好地体现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德育价值。
参考文献
[1]徐林燕.让德育之花有效绽放:浅谈小学生德育的有效开展[J].文理导航(上旬),2021(9):82-83.
[2]龙增为.基于小学生德育创新研究[C]//2021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北京:社会科学Ⅱ辑,2021:1700-17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