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1+3+N”协同育人模式探索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赵晓亮

南通市紫琅第一小学 江苏 南通 226001

摘要

笔者所在学校的德育同仁们在实践中探索出双减背景下的“1+3”协同育人模式。“1”是指学校实施“全程导航”育人计划,家校共商育儿策略,为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立体护航;“3”是指借助“父母学堂”“博识课堂”“书包不回家”等举措强化双向供给,促进协同育人,为实现“双减”提供制度保障;“N”是借助社会力量,通过“法治副校长课程”“新劳动教育”等项目,达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减负愿景。


关键词

双减、协同育人

正文

众所周知,教育不仅仅只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教育要出成效,必须得到来自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支持,只有让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形成教育合力,才能让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为可能。笔者与同事们在过去一年中探索出1+3+N”协同育人模式1”是指学校实施“全程导航”育人计划,家校共商育儿策略,为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立体护航;“3”是指借助“父母学堂”“博识课堂”“书包不回家”等举措强化双向供给,促进协同育人为实现“双减”提供制度保障N是借助社会力量,通过“法治副校长课程”“新劳动教育”等项目,达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减负愿景

1”:“全程导航”立体培育

为实现“双减”之下的成长陪护,学校从每一位学生进校开始,就为其建立全程导航育人“学生成长档案”,记录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历程;开设“小特使”沙龙、“天使团”论坛,因生而异,全程育人。“小特使”泛指在学习习惯、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的学生,邀请家长来校与班级所有任课老师共同探讨育人策略;“天使团”是指在班集体中全面表现优秀或单项表现优异的学生群体,班主任“组局”,邀请他们的父母面对面交流育儿心得,取长补短,形成优质育儿策略,普惠更多家长。学校与家庭一起商定共育计划,逐一落实,逐一推进,能实现对“双减”之下儿童学业情况的即时跟踪、学习心理的充分观察和学习行为的有效干预,为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立体护航,成效明显。

3”:“父母学堂”“博识课堂”“书包不回家”多措并举

1.“父母学堂”引领“双减”

开办“父母学堂”,开设性格锻造、心理咨询、时间管理、习惯养成、阅读选择、亲子关系、职业规划等个性化研修课程,提升家长育儿能力;在“双减”大背景下,学校对“父母学堂”进行常态化引领,针对新颁布实施的《家庭教育促进法》,邀请专家为家长解读,开展《家庭教育促进法》学习体会交流与评比、家庭教育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优化家长育人观念和教育方式,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水平。通过“父母学堂”,改变家长的教育理念,形成“双减”合力,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遥相呼应,同频共振,保障孩子健康成长。

2.“博识课堂”助力“双减”

为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拓宽课后服务内容、丰富课后服务形式,促进"五育并举"的全面落实,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和管理作用,我校邀请有特长的家长为孩子们送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博识课堂,有效拓展课堂教学的外延,为孩子们提供多方面"补钙"的机会。这些劳模工匠、行业精英打开了学生的世界,懂得每个行业都可以有成就,给学生成长成才设置更多端口,鼓励学生从小有梦想,努力学习,做更好的自己。截至目前,我校博识课堂已开79讲,涉及国防、科技、生命、人文、自然等多个领域,如:《学铁人精神,立少年志向》、《中国竞技体育的强国梦》《海洋环境保护》《揭秘宇航服》等。

3.“书包不回家”协同减负

20217月,国家“双减”政策发布之后,笔者所在学校为了更好实现“有基础”的飞跃,对“双减”之下的“书包不回家”项目积极进行优化。首先是内容优化:周一至周四的“书包不回家”延时服务包括两大内容:“素养包”(内容包括表达与思维,运动与劳动,艺术与科学)和“学业包”(书面作业在校完成,拓展作业回家完成,除语数英外,阅读和体育、劳动是每天必做的作业)。第二是形式优化:周五下午的延时服务时段,团队教师发挥个人所长,开展各种特色社团课(如“小小演讲家”、“小小社会家”、“小小科学家”、“小小劳动家”、“小小运动家”、“小小艺术家”等),以多样的课后服务内容与形式助推学生全面发展,实现五育并举。学生在校时高效学习,回家后有充裕的时间发展兴趣特长、参与家务劳动,培养家庭共建意识。孩子快乐了,家长轻松了,亲子和睦了,家校融洽了。

N法治副校长课程”、“新劳动教育协同助力

1.法治副校长课程

笔者所在学校一直注重法治教育实践,重视法治副校长进校园等活动,目前学校聘请了6名法治副校长,他们之中有民警、有交警、有检察官、有法官、有律师……每学期的开学典礼、散学典礼以及法治宣传周,学校都会邀请法治副校长来校给全校学生宣讲法治知识,每个月都会安排法治副校长进校园给学生们上法治课。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下半年我校与本地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开展了“我是小小法律人”系列活动。通过线上青少年知识竞答、线下法律知识及案例指导、线下模拟法庭这一系列生动、趣味的活动形式,让小学生们了解更多的法律法规,建立正确的法治观及价值观,直观立体地认识“法律”、认识“犯罪”,深刻认识到违法犯罪对社会、家庭以及自身带来的巨大危害和所要承担的严重后果。

2.新劳动教育

依托学校新劳动教育项目,设计组织系列活动,从日常生活劳动、服务性劳动和生产劳动等方面,培养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品质与能力以一个学年度为时间跨度,设计三个维度,一是劳动周,共有六个主题:蔬果飘香、扮靓教室、科技研学、自立生活、智慧创造和环保研学;二是劳动竞赛月,每年五月为“劳动竞赛月”,开展“小能手”、“小工匠”和“小劳模”“三小”展评活动,确定竞赛项目,以年段为单位开展;三是将劳动教育纳入每学期末进行的发展性评价,对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品格等进行现场测评,如系鞋带、叠衣服、小种植等微项目,还有基于小组合作的综合项目,如童耕园模型制作等。

“双减”背景下“1+3+N”协同育人模式的实践与探究拓宽德育渠道达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减负愿景提供了路径。德育人必须是富有创意的人,敢于自我否定,敢于重新出发的人,德育创新一直在路上。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