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视角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李玉婷

广昌县水南圩乡九年一贯制学校,344900

摘要

大单元教学为初中文言文教学带来了新的变革。以大单元视角审视文言文教学,有助于全面理解古代文学,培养语感和修辞技巧,拓展思维方式。本文以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探讨了大单元视角下的文言文教学策略,包括教学背景、核心素养目标、学习任务设计和教学策略,旨在提升学生的文言文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


关键词

大单元;文言文;初中语文

正文


引言:《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强调大单元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促进知识结构化。这为大单元教学进一步探索、尝试和完善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在单元教学理念的引领下,文言文教学迎来了新的变革。

一、大单元视角对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全面理解古代文学

在大单元的教学背景下,文言文作为古代文学的代表性表达方式,通过整合和重构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使得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往往侧重于单一文本的解读,而大单元视角下,多个文言文作品被纳入同一大单元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比较不同作品之间的异同,深刻领悟不同作者、不同时代的文学风貌。

(二)培养语感和修辞技巧

大单元的文言文教学突出了积累文言知识的重要性,强调学生对古代文学语言的深入理解。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分段解读、注重标点符号的运用以及与古诗文中常见表达方式的对应等方式,引导学生逐步建立对文言文的语感。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阅读古代文学作品,也为他们后续的文学写作奠定了基础。此外,通过对文言文的整体理解,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修辞手法、语言表达技巧,培养自己的写作和表达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艺术修养、促进他们的文学创作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拓展思维方式

大单元的视角有助于将零散的文言文知识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引导学生形成系统性的思维方式。在整合与重构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归纳总结、抽象概括,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这种思维方式不仅有益于文言文学科,也能够渗透到其他学科,提升学生在学科整体上的认知水平。

二、大单元视角下的文言文教学策略

本文以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文言文大单元主题设计为例——探究“记”文体中的古代智慧与情趣

(一)教学背景

本大单元以经典篇目为基础,选择了三篇属于古代“记”文体的文言文——《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这三篇作品内容各异,分别以记事、记游、状物的形式展现,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古人的思想、情趣,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文本素材,激发他们对古代文学的兴趣。

(二)核心素养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加强古诗文阅读的语感

通过学习这三篇文言文,学生将积累丰富的文言表达方式,加深对古代汉语的理解,为更好地阅读古代文学经典奠定基础。

2.品味“杂记”文体的语言特点

引导学生品味“杂记”文体的独特魅力,让他们感受语言的简洁凝练、情味的朴素隽永,培养对这一文体的敏感性。

3.阅读评析

通过深入阅读和评析,引导学生理解每篇作品的主旨,把握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和智慧,提升他们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综合分析能力。

(三)学习任务设计

1.积累文言知识,加强古诗文阅读的语感

引导学生逐段解读文言文,注重标点符号的运用和句式结构的理解通过语境分析,积累文言词汇,注重与古诗文中常见表达方式的对应。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时,通过逐段解读,学生可以注意标点符号的运用,如文中的句号、逗号、引号等,理解其在古文中的表达方式。通过分析语境,学生可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汇,比如“幽深”、“蔽映”等,加深对古诗文中常见表达方式的理解。

2.品味“杂记”文体的语言特点

分析每篇作品的文体特征,重点关注作者运用的语言手法和表达技巧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智慧。例如,在学习《小石潭记》时,学生可以分析这一“杂记”文体的独特语言特点。通过讨论,学生可以发现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运用了大量描写性的词汇,如“凝翠”、“碧潭”等,通过这些词语展现了小石潭的秀丽景色。同时,可以关注作者在表达个人情感方面的手法,比如通过环境的凄清冷寂来抒发作者贬谪失意的苦闷心情。

3.阅读评析

通过分组或个人阅读,让学生深入解读每篇作品,理解其中的主题、情感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引导学生撰写评析文章,包括对语言表达的评价、主题的概括,以及对作者观点的分析。例如,阅读《核舟记》时,学生可以通过分组或个人阅读,深入解读文中对工艺品的描写。在评析文章的撰写过程中,注意对语言表达的评价,例如作者采用的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如“细刻”、“楷模”等词语。

(四)教学策略

1.交互式解读: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问答和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到文言文解读的过程中。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每篇作品的内容,注重挖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感受。

2.比较分析法: 引导学生将三篇作品进行比较分析,突出它们各自的特点。通过比较,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记”文体的丰富性。引导学生关注每篇作品的写作手法、情感表达方式以及表达的主题,让学生在比较中形成对“记”文体的深刻认识。

3.写作实践: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写作实践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进行仿写或扩写,让他们通过模仿古文的语言风格,逐步提升自己的文言文写作水平。

结束语大单元视角下的文言文教学,强调知识整合、能力培养和价值观渗透。通过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古代文学作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周科宏.大单元视域下初中古诗文整体教学策略--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八上第三单元为例[J].中学语文, 2022(33):80-81.

[2]李水君.结构化设计:初中古诗文大单元教学的实践探索[J].中学语文, 2023(23):78-8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