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地理教学课内外融合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钟海平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兴国平川中学

摘要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也在进行着不断的改革,与此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困境。比如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率有待提升、教学方法有待优化等方面的不足。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重视对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方法的改变,正确地看待学习成绩,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以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而实现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有效地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升,但是相关教学策略依然有待优化,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依然有一些困境没有克服,因此,探究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十分必要。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措施,是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困境的重要途经,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动力的提升。基于此,本篇文章对高中地理教学课内外融合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课内外;融合方法

正文

引言

为了提高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要加强课内外融合,通过课程外延来提升学生的地理能力。为此,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制定详细的计划,为顺利实现课内外融合创造条件。在进行课内外融合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让学生独立进行思考,使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参与者,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课内和课外相结合,能使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新课改背景下地理教学模式的研究

要依照核心素养进行地理教学,要引导地理教学回归课堂;要与实际情境相关联,要注重问题的可探讨性,在具有科学性的前提下具有真实性、情境性。这些都反映出现行的教学模式中存在着与新课改不相适应的问题,亟待转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发展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学生生活能力培养

就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情况,许多教师都只注重课堂教学,忽略了课后对学生生活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单一的引入生活实例,让学生通过生活经验来理解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同时,因为课内外教学缺乏有效衔接,使得学生无法根据已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影响了学生地理思维的拓展,导致生活化教学效果不佳。

(二)教学观念更新不及时

教学观念更新不及时是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典型问题之一。随着我国高中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高中地理教学实现了较大的进步,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更新不及时的现象,依赖于教学大纲,重视教学进度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素质及学习积极性的培养,教学观念有待及时更新,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因此,高中地理教师一定要重视对教学观念的及时更新,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引学生的学习信念。

三、高中地理教学课内外融合方法

(一)利用互联网平台,加强课内外教学的联系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场景不仅停留在课堂中,还应该实现课内外的融合,从而让学生将学到的地理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增强学生的生活能力,提高学习能力。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借助互联网平台的作用,将课内外教学融合起来,提高生活化教学质量,从而加强学生的实践用能力。此外,生活化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离不开对社热点知识的探究与讨论,素质教育要求学生要全面发展,教学素材也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内容,要借助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积极拓展学生的视野,并夯实学生的基础,引导学生将社会话题与地理知识联系起来,从而树立正确的地理观与世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如在学习“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网络上查找这方面的知识和资料,从运输角度分析空间形态布局的影响。这种课内外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让学生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了解到交通运输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课内外实验的有序配合

教师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突出地理实验的典型性特征,一方面涵盖重难点内容,另一方面对有关的知识做好总结和提炼。典型的地理实验可以让学生对地理现象以及地理现象的形成过程产生深刻印象,并且通过实验完成相关知识的迁移。必要时,教师还可以利用比较充足的课外实验开展实验。如学习水土流失的有关知识时,为了掌握不同影响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分别负责实验变量,改变植被率、坡度、水量等,之后得到不同的实验结果。又如,在水土流失的有关实验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以直观的方式进行呈现,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和积极参与程度。水土流失本身作为区域综合治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需要通过实验了解地表植被降水强度、降水时间、土质状况等关键参数,准确理解水土流失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强调人为原因是引起水土流失的典型因素,再通过实验判断如何正确治理水土流失。除了前文提到的实验内容之外,学生还可以改变降水状况,分析小雨和大雨状态下的地表特征与降水时间之间的差异,或是选择黄土和沙土作为研究依据。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之后按照预设方案开展对比实验,例如两组成员分别负责降水状况和水土流失的影响实验和土壤状况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实验。这些实验结果可以记录下来并且制作为课件和学习资料,不仅可以完成知识的共享,也可以作为当前课堂的主要辅助资料。如果在课堂之内,教师可以营造地理情境,尝试让学生发挥自身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当然学生在实验过程下来中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操作问题,如选择黄土和沙土作为对比实验依据时,会因为操作偏差导致结果产生误差,对此教师应充分考虑实验的可行性和典型性,让学生可以在课外完成一些前期准备工作,充分考虑无关变量的不利干扰,正确应对课堂新知识的形成。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理教师需要借助互联网技术,加强课内外教学的联系,丰富课后作业形式,从而激发学生对于高中地理这一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吴宏亮.高中地理教学课程内外融合分析[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0(11):40-41.

[2]顾甜甜.高中地理教学课内外融合研究[J].成才之路,2019(27):80-81.

[3]郭嘉杰.高中地理教学课程内外融合分析[J].家长,2019(08):77+7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