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景观作为中国文学教育的教学工具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于晓楠 Melony B.Sao-an

1.圣路易斯大学,菲律宾 碧瑶 2600;南昌工学院,江西 南昌 330108

摘要

中国文学教育一直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文学教育中,教师和学生通常侧重于文学作品的文本分析和历史背景,而较少关注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景观,从而限制学生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及情感共鸣。因此,如何有效地将语言景观纳入中国文学教育已成为一项迫切任务。本研究旨在探讨语言景观作为中国文学教育的教学工具的应用意义、原则及方法,以加强学生对中国文学的深刻理解,促进其在当代社会中的实际价值。


关键词

语言景观;中国文学;教学工具

正文


引言:中国古代文学一直以其深刻思想、独特的艺术表达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然而,教授文学作品时,教师通常面临着一系列挑战。语言景观作为中国文学教育的一种教学工具,是指将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和文字呈现出的景象、形象和情感,通过文字表达的形式构建作品艺术氛围和情感共鸣近年来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尽管语言景观在教学中具有潜力,但如何有效地将其应用仍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语言景观应用于中国文学教育的意义

(一)提升学生文学鉴赏能力

在中国文学教育中,提升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既是教学的目标,也是教育核心价值。在这一背景下,语言景观作为一种教学工具,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持。首先,语言景观强调了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和表达,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和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词汇、修辞手法、叙述结构等语言元素[1]。通过将注意力集中在语言上,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的表达方式例如,通过分析一首古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意图,进一步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其次,语言景观鼓励学生进行文本比较和对比。通过比较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语言景观,学生可以发现不同作者之间的风格差异,以及同一作者在不同作品中的语言变化,从而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多样性,并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此外,语言景观还强调了文学作品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学生需要了解文学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以及作者生平,从而深刻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例如,在教授一部古代小说时,语言景观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该小说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

(二)增强学生文学创作能力

语言景观主要强调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精妙和表达技巧学生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景观,可以深入了解作者如何运用词汇、修辞手法和叙述技巧来传达情感和观点,通过深入的语言分析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创作的本质,从而提升文学写作技能[2]。其次,语言景观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当学生被要求观察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景观时,需要想象和探索不同的表达方式,此种思维过程可以转化文学创作中学生则会开始尝试使用类似语言景观来编写诗歌、散文或小说,从而培养创作能力。此外,语言景观还提供了文学作品的灵感源泉学生可以从已有文学作品中汲取灵感,借鉴其中的语言景观来创作作品,从而增强文学创作能力,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最后,语言景观鼓励学生进行反思和修订在尝试使用语言景观创作文学作品时,学生需要反复思考和改进自己的写作,有助于提高文学创作质量通过不断地反思和修订,能够逐渐发展出更高水平的文学创作技巧。

(三)促进跨学科学习

文学作品通常与历史、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有着紧密联系,因此促进跨学科学习是一项重要的目标,语言景观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具有潜力激发学生对不同学科之间关联的兴趣,并帮助建立跨学科思维。首先,语言景观强调文学作品与历史和文化的关联。在教学中,学生不仅要分析文学作品的语言景观,还需要了解文学作品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要求学生在文学、历史和文化等多个领域之间建立联系[3]。例如,在教授一部古代小说时,学生不仅要探讨小说中的语言景观,还需了解该时代的社会结构、价值观念和历史事件,此种跨学科分析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文学作品,同时促进对历史和文化的学习兴趣。其次,语言景观鼓励学生进行文本比较和对比不仅限于文学作品之间的比较,还涉及不同学科之间的比较,学生通过比较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景观,可以发现不同作者间的风格差异,从而有助于理解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此外,语言景观提供了探讨多个学科之间交叉点的机会。学生可以从文学作品中识别出与其他学科相关的主题和问题例如,一部反映社会问题的小说可以引发学生对社会学、伦理学和政治学等学科的思考通过讨论交叉点,学生可以深入探讨不同学科之间的互动关系,这有助于形成综合性知识体系。

二、语言景观在古代文学作品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一)文学史与地理环境的关联原则

在古代文学作品教学中,文学史与地理环境的关联原则扮演着关键角色。这一原则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背景和历史脉络,将地理环境与文学情节、人物塑造等要素相结合,使学习变得更具深度和丰富性。教师通过展示如何将地理环境与文学作品密切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走进作品的世界,感知作者所描绘的文化、社会和自然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意义[4]。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学生将深刻认识到地理环境如何在文学作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促使不仅能够成为文学欣赏者,更是文学研究者,深入挖掘作品背后的历史文化积淀,使教学更具深度和意义。

(二)语言景观与情感表达原则

语言景观与情感表达原则旨在强调语言景观如何成为文学作品中情感的载体,通过感官描写,能够触发读者共鸣与情感共鸣[5]。在教学中,这一原则启发学生不仅是阅读文学作品,而是深入体验作品所传达的情感,通过感官感受作品中的自然景色、情感转折,进一步理解作者意图和角色内心世界,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对情感的敏感度和表达能力,使文学教育更具启发性,学生能够在文学作品中找到情感共鸣与表达,丰富人生经验。

(三)意象与艺术表达原则

意象与艺术表达原则着重于揭示文学作品中的意象如何与艺术表达相互交织,从而创造出深刻的文学体验。这一原则旨在教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隐喻、比喻、象征等意象,以上意象不仅为文学作品赋予了深层的含义,也为作者创作提供了独特表达方式。学生通过深入分析和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意象,能够更好地把握作品艺术性和创意,培养审美情感,同时提高文学解读能力,使其具备更深层次的文学鉴赏能力,为文学作品的丰富内涵和多层次表达提供全面理解。这一原则能够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使深入地欣赏和探究文学作品艺术之美。

三、语言景观在古代文学作品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理解文学作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在教学古代文学作品时,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深入了解文学作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包括了解作者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等。通过了解背景信息,教师能够更好地将文学作品的语言景观与其所处的时代和文化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内涵。

以中国古代文学小说《红楼梦》为例,可以更具体地说明理解文学作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在教学中的重要性。首先,《红楼梦》写于18世纪中国清代中期。教师需要向学生讲述在清代封建社会的衰落和新文化的兴起交织,了解清代社会的政治动荡和文化变革对于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命运、家族纷争以及宫廷政治等情节至关重要,同时向学生介绍清代社会特点,包括政治体制、社会等级制度和士人文化,以帮助其更好地理解小说中的背景设定。其次,教师需要考虑中国封建社会的价值观念,小说中充分反映了不同文化元素,如儒家思想和道家哲学,对人物价值观和行为产生了一定影响,师可以向学生解释小说中的封建礼教、家族道德、命运观念等哲学伦理问题,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行为和冲突。另外,地域文化也在《红楼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小说的故事发生在南方地区,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江南地区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和方言特点,以上因素对于小说中的描写和角色互动具有重要影响。最后,教师需要将理解历史和文化背景与《红楼梦》文本相结合,分析小说中的宴会、婚嫁仪式、家族传统等情节,以展示这些事件如何反映了清代封建社会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同时,可以探讨小说中的贾母、贾宝玉、林黛玉等经典人物形象,了解其在清代社会中的社会地位和角色。

(二)分析文学作品的语言景观元素

语言景观元素包括词汇、修辞、象征、比喻等,以上元素构成了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教师可以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或小说中的比喻元素,帮助学生理解作品语言构造和表达方式,从而揭示出作者意图和情感,增进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以中国古代文学小说《西游记》为例,可以更具体地说明分析文学作品的语言景观元素的策略和方法。首先,词汇和修辞手法在《西游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该小说包含了大量生动词汇和修辞手法,用以描绘各种神仙、妖怪、景色和战斗场面。例如,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分析孙悟空的称号齐天大圣,其中的齐天大圣都能够表现出其威严和神力,能够作为一种修辞手法运用,其次,象征和隐喻在《西游记》中也随处可见,该故事中充满各种寓意和象征,例如,唐僧师徒四人的旅程可以被看作是人生的修行之旅,而各种妖怪和困难则象征着人生中的挑战和困难。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分析这些象征和隐喻,帮助其更深刻地理解故事内涵和主题。另外,对话和叙述风格也是《西游记》的特点之一,小说中的叙述风格十分多样化,从第一人称到第三人称,从叙述者视角到角色内心独白,都为故事增添了丰富层次和维度,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分析不同角色之间的对话,探讨其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从而深入了解角色性格和关系。最后,分析语言景观元素需要通过具体的文本片段展开讨论,教师可以选择小说中的某一场景或对话,如孙悟空与牛魔王的大战,或唐僧与白骨精的交流,与学生一起深入分析,揭示其中的语言景观元素的运用和效果,通过深度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小说语言艺术和文化内涵。

(三)培养学生的语言景观感知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练习和互动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景观感知能力,包括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并识别其中的语言景观元素,或让其参与讨论和分析作品中的语言特点,从而学生可以逐渐培养出对语言景观的敏感性,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文学作品。

以中国古代文学散文《桃花源记》为例,其作为东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散文,以其清新淡雅的文笔和富有诗意的语言景观而著名。在教授这篇散文时,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语言景观感知能力:(1)词汇分析。教师可以选择散文中的一些关键词汇,如桃花源山水渔民等,与学生一起深入分析这些词汇的含义和象征意义。通过词汇的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散文中的景象和情感。(2)修辞手法的分析。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拟人、排比、对仗等。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识别这些修辞手法,并讨论其在文中的作用。例如,拟人手法可以让自然界的景象更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增强情感表达。(3)情感与意象的联系。陶渊明在散文中通过语言景观传达了自身情感,如对桃花源的向往和对社会的不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语言景观与情感之间的联系,如何通过文字来表达和传递情感,以及景象如何反映作者的内心世界。(4)角色的对话。在散文中,作者与桃花源的渔民进行了对话,展示了角色之间的交流,并揭示了更多信息和感情。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分析对话语言特点,探讨角色之间的互动以及对话如何为散文增添深度。(5)绘画或视觉表现。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绘画或视觉表象来呈现《桃花源记》中的景象和情感,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将语言景观可视化,并深入体验作品美感。

(四)引导学生创造性表达

语言景观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自身创造性思维深入理解文学作品。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写作、口头表达或其他形式创作,让其运用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景观元素来表达自身思想和情感,从而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提高其文学创作能力。

以中国古代文学诗歌《观沧海》为例,作为唐代诗人张九龄创作的一首诗歌,表现了对沧海壮阔景色的感慨和对人生沧桑变迁的思考。教师在教授这首诗歌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引导学生创造性表达和深入理解:(1)词汇分析与情感表达。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关键词汇,如沧海桑田万古等,以帮助其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然后,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创作表达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沧桑的诗歌或散文。(2)比喻与象征的运用。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使用的比喻和象征,如将沧海和桑田比作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学生可以试着运用类似的修辞手法,将自己对生命的思考转化为有力的比喻和象征。(3)视觉艺术表现。鼓励学生绘制沧海壮阔的画面,或创作代表时间流转的视觉艺术作品,从而帮助学生将诗歌语言景观转化为视觉表现。(4)角色独白或对话。学生可以选择诗歌中的一个角色,如诗人或海浪,编写其独白或对话,以展示角色的情感和思考,此种创作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歌中的角色形象和情感表达。(5)比较分析与批评评论。学生可以选择另一首表达相似主题的诗歌,如李白的《将进酒》,并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不同诗人的表达方式和感悟,从中汲取灵感,并撰写批评评论,对诗歌进行深入思考和评价。

结束语:语言景观作为中国古代文学教育的教学工具有着重要潜力,但其应用需要教师的深厚文学素养和教育技巧的支持。通过不断地研究和实践,教育者可以进一步优化和改进语言景观应用方法,以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水平,促进中国文学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陈圣浩.景观语言的基本结构框架[J].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 2007(5):27-28.

[2]尚国文,赵守辉.语言景观的分析维度与理论构建[J].外国语, 2014.

[3]尚国文.语言景观与语言教学:从资源到工具[J].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17.

[4]李稳敏.语言景观研究的可视化分析[J].外语教育研究, 2020, 8(4):10.

[5]黄利民.基于语言景观的语言学研究型教学模式构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1(8):48-50.

[6]杜禹,刘齐生.中国语言景观研究可视化图谱分析[J].山东外语教学, 2021, 42(3):12.

[7]郭高攀.语言景观文化的深度翻译探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38(5):57-60.

[8]王国均,方美青.语言景观学视角下的"读写教室"建设[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20(7):4.

 

作者简介:于晓楠,博士在读,就读于菲律宾碧瑶市圣路易斯大学语言教育专业。研究方向:中国语言文学。

 

 Melony B.Sao-an,女, 菲律宾碧瑶市,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语言教育。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