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德育中家校共育的困境与解决对策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张利

本溪市第五中学

摘要

目前,社会各界对于教育高度重视,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积极寻求相应的措施予以改进。德育主要是以系统化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对初中阶段的教学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初中德育;家校共育;策略

正文


引言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即通过教育培根铸魂,使学生成长为心态健康、人格健全、意志坚定,敢担当、有作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时代新人。人的成长是社会化的过程,办好教育事业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的责任。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构建完善的家校共育机制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家校共育的背景和意义

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颁布实施,将家校共育从自觉行为升格为义务规范,使家校协同育人在“双减”背景之下,更具坚实的法律保障,形成了法律层面的宏观架构。从家庭方面来讲,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对孩子起着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不同的家庭环境和背景之下成长的孩子,性格、气质也不同。父母一方面要精心呵护孩子成长,将其抚养成人;另一方面要及时准确地为孩子传递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孩子健康的行为及情感模式。就学校方面而言,要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同时提升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以和谐共生为原则,与家庭、家长同频共振,共同促进孩子成人、成才。家校之间互为合作者,没有轻重之分,要在彼此充分信任的基础上相互尊重,共享、共建、共育,这是家校有效沟通的前提,也是家校共育的基本原则。“双减”政策明确规定,要减轻中初中生课内作业负担和课外培训负担。学校既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也是家庭教育的承接者,要将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方法传递给家长,与家长共同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和思想

2初中德育中家校共育的困境

2.1对学生的中心地位重视不足

在德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能动的学习者,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也是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获取相应的知识。因此在家校共育中,要将学生作为知识讲授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知识融合。在向学生讲授知识的核心阶段,部分学校和家长只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被动地对专业性的德育内容强加记忆

2.2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不充分

随着信息科技手段不断发展,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网络平台可以接触到更多学习资源,如果合理地运用网络平台,对于学生拓宽视野,积累教学素材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如果对网络平台利用效果不好,则会影响到学生的正常学习。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教师展开教学提供更多资源,不过部分教师对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得并不充分,而学生在课下学习中拥有很多机会接触互联网,如果教师依旧沿用单一老化的教学模式与案例,与当前学生成长阶段面临的新形势存在脱轨的情况,那么会严重地影响到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还有可能加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不利于打造高质量的教学课堂。

2.3对家校共育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家校共育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和学校对其所负责的角色和责任的认识。然而,目前存在着家长和学校对家校共育的认识不足的问题。一些家长往往将教育的责任完全寄托给学校,认为只要孩子在学校学习好,其他事情就无须过多操心。他们忽视了家庭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认为教育工作完全可以由学校来完成。这种认识的缺乏导致了家庭与学校在教育过程中的分离,使得家校共育的实现面临很大的困难。也有一些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对家校共育的认识存在不足。他们往往将家校共育理解为家长只需参与学校的一些活动或会议,或者只需来学校签字处理一些表格。他们忽视了家庭与学校之间应该建立起真正的合作伙伴关系,忽视了家庭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3初中德育中家校共育的实施策略

3.1更新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顾名思义是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所运用的教育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教学理念的先进与否与整体的教学实践息息相关。在家校共育的重要阶段,不仅要对整体的教育宗旨、教育使命和教育目的进行划分,也要以统筹全局的发展眼光,加强对教育目标、教育要求、教育原则的重视,学校要积极引入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新型教育理念,通过引入现代的教学方法,在直观地体现现代知识教育本质和时代特征的同时,能够令整体的德育更具有前瞻性、规范性、系统性。

3.2在互联网教育思维下开展线上多方向互动教学

针对家长在家校共育活动中参与度较低的问题,教师应树立互联网教育思维,对家长发起线上教育的邀请,让家长作为教育者、引导者之一,参与到德育活动中。在有家长参与的课堂,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会更加集中,表现欲也会更强。于是教师可在这一线上教学活动中开展多方向的互动教学,让教师、家长、学生三方都能围绕课堂中的学习内容展开密切的互动交流,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丰富机会,也让家长在合适的时机介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成长

3.3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家校之间深度交流

基于家校共育背景下的初中德育实践,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能够得到切实体现是当前提升教学成效的重点,之所以将此问题放在关键位置,这是由学生是否真正地进行了自主思考、自主学习以及积极探究与合作所决定的。只有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才能更好地挖掘其潜在的学习能力,教师基于此可以按照学生喜欢的方式为学生安排个性化的学习,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在家校合作的教学模式下,为提高教学效率,一定要实现家校之间的深度交流,校园教学中因为教师本身的专业素养比较强,因此将学生作为教学重心展开教学并不困难,而部分家长并没有充足的育儿经验,在家校合作中尚不能很好地引领学生进行学习。

结语

家校共育对开展德育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学校与家长双方都要全力寻求更为恰当的方式,帮助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吸收更多的知识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以创造性的教学手段和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实现德育工作的长久发展、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红艳.家校共育背景下的初中德育教学策略[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3(01):102-104.

[2]秦睿.“双减”背景下初中德育中开展家校共育的实践[J].家长,2022(33):64-6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