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发展指导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摘要
关键词
中职教育;职业发展;发展指导;职业生涯规划
正文
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重点突出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社会输送,但是在现有社会环境当中,中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部分中职学生在校学习当中陷入迷茫,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和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中职院校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指导的缺失,进一步加剧了学生的发展迷茫问题,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丧失、学习主动性不足,严重影响中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整体质量。因此在当前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大环境、大背景之下,中职院校需要进行针对学生职业发展的教学指导体系建设,以此来推动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为社会输出具有专业性的技术型人才。
一、现阶段中职院校学生在职业观念和职业发展方面的主要问题
(一)中职学生普遍缺乏职业意识
中职院校的生源更多是初中阶段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这些学生缺少学习方法,长久以来受到家庭和社会的漠视,同时整体年龄偏小,在校期间十分容易产生消极懈怠的负面情绪。从现实观察情况来看,中职院校当中学生年龄小,对于今后发展缺少规划,并没有很清楚的职业概念,一些学生缺少责任承担的正确意识,在面对困难和问题中尝尝表现出推卸责任或者自我退缩。他们更多时候选择沉浸在学生这一身份当中,没有认识到不久的将来他们将要走入到社会当中,进入到职场参与工作。在这样的认知影响下,学生们的职业意识十分淡薄,并没有积极自主地对自己未来的就业情况进行思考,态度十分消极。
(二)中职学生对于自身的定位不够清晰
良好的职业规划需要做到十分明确清晰的自我定位,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更为准确的自我认知。但就当前中职学生的一般状况来看,学生们在参与就业的岗位最前线中,很少有人意识到自己的能力素养与岗位实际需求是否匹配、自己在校期间应当进行怎样的学习等。例如在一些技工类院校当中,学生们普遍认为自己学习获得了较高的技术水准,在职业选择方面去缺少对于自己技术水准、技术方向与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是否彼此匹配的正确认知,导致自己在就业当中遭遇到碰壁现象。这种显现的出现核心问题在于学生们本身对于自身的认知和定位不够清楚,在就业之初无法从客观角度出发做好自我判断,无法做到脚踏实地地追求个人发展。
(三)中职学生的职业态度相对较差
观察发现,部分中职学生在学习、就业过程中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消极态度,导致他们很难做到有意识地自我提升。除了在专业学习方面缺少主动性之外,自身的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中职学生存在自我为中心、得过且过的负面价值观念,导致他们常常在职业选择规划中表现出玩世不恭、随心所欲的特点。缺少对于自身的职业和专业的尊重。一些学生所表现出的较差的态度,也是的用人单位无法认可学生的专业能力,不愿接收。一些学生在为人处世方面缺少技巧,容易在学习生活中与同伴之间产生矛盾。而现代社会生产更多强调团队之间的相互协作彼此协同,团队合作能力也是当前中职学生在职业能力素养方面的主要缺失问题。
二、学校层面职业发展指导缺失深层次原因分析
除了中职学生个人因素导致的职业意识淡薄、缺少自我清晰定位以及存在不好的职业态度之外,中职院校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场所,针对学生进行的职业发展指导的缺失,也是长期存在的主要问题。回顾观察中职专业教育系统不难看出,中职院校教学体系当中针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成长提供的教学指导十分稀少,侧重点不够清晰,使得中职学生在职业发展方面陷入被动,恶性循环。
(一)学校方面缺少对于职业指导的深入研究
虽然中职院校有着专门的为学生提供职业发展的指导课程,但从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和内容来看,课程主要的机制仍然是对于职业发展的宣传推广层面之上,核心内容为职业介绍、就业信息交流等,并没有真正形成一整套完整的职业发展指导的理论体系。内容建设方面更多移植国外的理论内容,导致实践性不强,学生的参与热情不高。绝大多数情况下,中职院校的职业发展指导教学工作,教师仅仅是进行各种部门的职业介绍,同时结合校企合作为学生进行实习安排,并没有结合行业发展、学生自我发展需求、学生的自身素养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引导,帮助学生进行清晰规划。这就导致在学生后续的职业发展,容易陷入到短期、临时的就业环境当中,学生的职业发展难以形成稳定性。
(二)缺少对于职业发展的清晰准确的认知
当下,中职院校乃至于教育行政的主管部门,都没有认真将中职学生的职业发展指导以及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工作重点。普遍认为职业发展指导工作便是帮助学生找工作,导致学校在发展指导教学体系建设上,将片面的提高学生就业率为直接目标,进而忽视对于学生所开展的诸多职业教育和指导,将仅有的资源投入到了如何提高就业率之上,相关的指导工作缺乏有效的物质保障。纵观中职教育系统不难看出,缺少专门的职业指导机构、没有明确清晰稳定的教学计划、没有与中职专业培养相适应的职业发展指导教材、没有配套专业教师,这些问题长期存在与中职职业发展指导教学环境当中,使得职业发展成为了教育系统当中的关键性缺失。
(三)开展指导内容过于单一
发展指导的教学安排需要具备全局考量视野,但是在中职教学系统当中,所开展的发展指导停留在对当前就业形势、相关就业政策的宣传介绍当中,其中的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涉及相对较少,针对当前学生职业发展认知,价值观念选择、创新创业教育、择业观等重要的方面几乎毫无涉及,使得学生难以针对当前就业形式的发展情况作出独立的理性判断。部分中职学生在毕业后缺少自主择业以及相关的竞争意识,没有做好从自身出发的职业发展的准确定位,整个择业过程显得十分迷茫。
(四)职业发展指导形式主义过于严重
职业发展指导在中职教育系统当中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问题。首先是任职教师绝大多数为兼职兼任,为其他专业教师。这部分教师一方面并非是专业的职业发展指导教师,另一方面教师本身没有职业发展的经验,对于行业情况、就业、求职、择业等,并没有实践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的有效指导十分稀少。另一方面,职业发展指导的课程形式不够规范,中职院校常见职业发展课程如讲座、会议等形式,这些形式的教学模式相对零散和随意,时间较短、形式化问题严重、未能形成系统性,对于学生的服务效果欠缺,难以真正发挥作用,平白投入大量的教学资源。
三、中职生职业发展指导的理论系统建构
(一)职业发展的心理动力理论
自我意识和自主性是中职生需要在学习发展当中完成自我突破的重要环节,在职业发展指导教育中,中职院校需要引入心理需求理论。该理论来源于美国职业指导专家罗伊的著作,强调从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的满足和遭受挫折的经验,来判定是何其个人特质的特定之一。罗伊的研究指出,人格发展与人在童年时期的需求获得情况和挫折遭遇情况相关,其中家庭背景、文化背景等会作为环境要素,产生作用效果。心理需求理论体系下,针对中职生进行的职业发展指导教育,需要将健康积极的心理环境建设为基础,通过心理需求层次来进行心理需求的识别,进而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职业发展动力,产生对于符合自己特征、满足自己需求的职业发展动力。
(二)职业指导三元结构理论
除了要进行针对学生群体的心理环境建设之外,还需要持续推进职业发展指导的教学体系全面创新。三元结构理论认为,社会、心理、教育三个层面的相互作用,是实现人格建构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前提。三元结构理论成人职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分工的重要产物,职业问题需要引入社会背景和认知来进行处理。相应的,职业发展指导的教育工作需要具备社会视野,能够以社会发展动态为前提不断推进教学内容的创新,针对教育进行宏观决策的持续完善。
四、中职生职业发展指导的教育实践
(一)帮助中职生建立良好心理环境,强化学生们的职业发展认知
心理动力是当前中职生职业发展当中的重要缺失,针对中职生的职业发展的教育指导工作需要首先帮助学生群体完成良好心理环境建设,带动学生心理动力提升,打造心理积极性和客观的环境认同意识。就业环境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而这个大环境显然不是一己之力可以改变的,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就业的社会客观性,而这种客观性必须为学生所承认,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 同时,随着国家综合实力对的进一步增强,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有较高教育层次的大学生及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下岗工人等成为用人单位更青睐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中职学生的竞争力相对较弱,例如技工学校的学生,他们在专业能力和岗位适应性方面需要做到针对性的心理建设,若想在这种情况下顺利就业,就必须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提高,在此基础上建立适合的求职期望,抱着正确的工作思想投入就业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顺利就业,满足最基本的现实需求。
(二)开展基于市场需求的发展指导教学
中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方向是职业发展指导的重要依据,脱离了市场和行业发展,所有的发展指导便都成为了空谈。传统教学工作当中所进行的职业发展教学课程建设的核心问题,便是与真实的市场需求彼此脱节,未能真正解决市场人才需求与中职学生能力素养之间的对应关系。学生在毕业后无法了解市场,无法做好自身的清晰定位。因此在发展指导的教育教学创新中,需要引入市场机制,应用市场咨询体制啦建构更为完善的课程指导系统,发挥三元结构理论体系当中社会环境所能够起到的影响所造作用。一方面,中职学校需要不断进行社会企业的遴选,结合自身的教学资源和高质量的社会企业展开合作,重新建构并优化产教研结合体系,使课程教学与企业实践彼此之间的联动更加紧密,学生拥有更加直接的机会来接触市场运行状况,了解行业发展下的人才需求;另一方面,要将市场运行机制引入到教学体系当中,针对专业培养,进行市场经济意识、竞争意识等方面的思维认知培养,帮助学生在中职学习过程中走出自身的迷茫期,更加科学和理性地做好自己的选择,做到有准备地投入到社会生产建设当中去。
五、总结与讨论
就业是中职教育的一大重要目标, 培养能够在一线为企业生产、 管理及服务的中级技术人才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一大任务,特别是像技术类型的学校相关生产技术的学校,肩负着社会生产的重要任务, 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发挥自身特色培养学生,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情况下掌握实践技能,在自我的这种正确认识下,找到适合学生的发展方向,而且需要在校时就带领学生在校时进行相关实践, 帮助学生积累经验, 让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能够迅速找到可以顶岗的学生,这也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竞争力,提高就业率,同时引导学生设计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再辅以相关就业指导,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潜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优势,促进中职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 把帮助学生设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当做一个重要课题研究,既能够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又能够实现中职学校价值, 提高学生对于中职学校的信赖度,当前学生职业发展认知,价值观念选择、创新创业教育、择业观等重要的方面几乎毫无涉及,使得学生难以针对当前就业形式的发展情况作出独立的理性判断。学校方面需要正确认识到体制建设和创新完善的现实价值,依托学生群体的实质性诉求来不断推进教学体制的完善与创新,切实可行地为处于迷茫期的中职学生群体提供必要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陆竹棠.高质量就业背景下大学生全程化职业发展指导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22(11):103-107.
[2]千敏洙. 中考政策转型期中职新生职业规划小组工作介入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22.
[3]石晓薇. 普职融通背景下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21.
[4]张红梅.人人皆可成才 人人尽展其才——现代中职学校职业规划教育路径探究[J].科幻画报,2020(06):164.
[5]李群,张宏如,王茂祥,卢锐.指导关系对新生代农民工情感承诺的影响:亲和需求动机与成就需求动机的调节效应[J].管理工程学报,2018,32(02):119-127.
[6]詹小慧,杨东涛,李群.指导关系对新生代农民工离职倾向的影响——基于深层次相似性的调节效应[J].软科学,2016,30(03):65-68+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