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与关切助力香港籍学生共成长——辅导员日常事务管理工作案例分析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曹芳利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528041

摘要

高校育人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香港籍学生又是大学生中一类重要且特殊的群体。为国育人,为党育才,为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信念、有担当、有本领、有素养的新时代青年,高校辅导员须恪尽职守,匠心育人,总结经验,推陈出新。本文以香港籍学生工作案例入手,旨在探索这类群体培养育人工作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香港籍学生;案例分析;管理;成长

正文


一、案例概述分析

(一)案例简介

A同学是某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大三学生,深圳户籍,家庭住址在深圳,一直也是以中国大陆身份证在该校学习,大三上学期11月,该生突然找到辅导员,说要将户口转去香港,询问如何转换学籍。A同学即将面临实习和就业,需要在省就业系统上绑定生源信息,学籍转变必然会带来一系列除本校教务系统外其他系统不相适应的问题。

A同学向辅导员透露,自己有两个家,其中一个在深圳,另外一个在香港,现在是住在香港的家,家中爷爷奶奶对他们一般,A同学的父亲经常外出不归,母亲既要忙于工作又要照顾家里,经常还会受到奶奶的责难。A同学替母亲觉得不平,但苦于自己还没毕业,又无经济能力,因此经常觉得压力大无法排遣,更是无法集中注意力专心学习。

毕业季,A同学再次找到辅导员,想听听辅导员对于就业的看法和意见,表示自己现在比较迷茫,想在香港就业,但是工作机会少,面试银行被拒,目前有一份保险的工作,工作待遇一般且具有挑战性,自己不知道要不要去,倘若不去又担心错失机会。A同学对自己的前途比较担忧。

 

(二)案例关键点

1.学籍转换

A同学的户口迁移手续已办妥,且已经拿到香港的身份证。(1)需要帮助A同学确认该校转换学籍方面的办事流程和所需证明材料;(2)了解清楚香港当地的相关政策,即通过何种方式可取得前述证明材料,且取得的时间是否在学校教务部学籍系统关闭之前;(3)需联系相关部门,解决因A同学生源信息的修改而导致的相关X省就业创业公众号、小程序和系统等不适应而无法继续登录或使用的问题。

 

2.家庭关系导致的压力大、学习专注力较差

关键点在于如何引导A同学正视家庭现状,走出压力困境,摆正心态;引导A同学珍惜当下,好好把握大学宝贵的时光,树立目标,脚踏实地,锐意进取,锤炼过硬的专业技能,匠心筑梦。

 

3.就业

关键点在于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思想,再从当下的就业市场现状、学校的就业招聘安排、就业资讯获取和自身情况切入进行引导。

 

(三)案例原因分析

本案例反映的是A同学因为家庭原因引发个人学籍情况变动,又因家庭成员关系问题产生心理压力和焦虑最终影响到个人学习和就业的问题。

1.家庭因素

A同学家庭条件较好,在香港和深圳两地都有住房,出于读书考虑,A同学的父母先让A同学在深圳落户,参加高考,以深圳生源入学。后期A同学临近毕业,要考虑回香港发展的问题,故需要办理香港身份证,最终落户香港,随之带来学籍的转变。由于A同学在读书时期经常不在父母身边,偶尔放假才返港与亲人团聚,和亲人之间关系较生疏。父亲由于工作繁忙,也很少过问A同学生活和学习的情况。A同学的事情基本是母亲一直在关心和处理。随着年岁渐长,有些事情也不想再过多麻烦母亲,便渐渐地把各种事情埋在心里,A同学心里积累的压力也因此越来越大。

 

2.个人因素

A同学从小因为家庭的原因较为独立孤僻,性格要强。当有问题产生需要解决时首先自己想办法,不愿意向亲人倾诉,更不愿意同身边的人的讲,久而久之心理压力越来越大。A同学自述从小看惯母亲受苦,心里一直默默希望自己能尽快就业挣钱,到时可以养活母亲和年幼的弟弟。对自身的期望和要求过高,往往没有达到时内心便会产生自责和愤懑,怪自己没做好才会导致母亲和弟弟受苦,故一直陷入独立孤僻--要强--自责否定-独立孤僻的不良循环中。

 

3.学校和社会环境因素

学校教务系统每年可修改学籍的时间在每学期开学的9月份和3月份。A同学提出修改的时间为11月份,已经错过该学期系统开放的时间,故只能等待下学期。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对学生就业指导还存在薄弱环节,不能仅关注于招聘会、各种就业资讯、就业技能的培训和指导,还需关注学生就业压力的排遣、正确就业观的塑造等方面。省就业系统对于转换后的港籍学生信息维护还不稳定,系统存在A同学的两个生源信息,且港籍生源信息多次被自动拉入回收站,导致后续就业派遣等方面存在困难。迫于疫情原因,社会就业环境较为严峻,招聘岗位缩减,毕业生人数却每年增加,竞争压力较大。

 

二、案例解决方案

(一)建立信任,拉近距离,私人约谈[1]

A同学因为修改学籍的客观需要,主动找到辅导员帮忙,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此时A同学对辅导员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信任感,交谈的过程中也没有表露出太多的主观想法和个人情感。诚然,跟辅导员之间是存在距离的。我9月份开始接管这个班级以来,A同学跟我之间私下没有过任何交流,基本也从来没有到过辅导员办公室,更没有添加辅导员微信。所以第一步要做的是打破A同学与辅导员之间的壁垒,拉进距离,私人约谈,建立信任感。

辅导员与A同学短暂交谈后,首先确认A同学的需求,明确其目的。辅导员做的第一步是先放下手头的事情,随即跟教务部门沟通A同学们的情况,确认办事流程和所需材料等各种事项,待教务部门给出回复后再及时快捷地告知A同学,让A同学感受到辅导员对此件事情的重视和关切,拉进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第二步在确认好所需证明材料后,辅导员亲自带着A同学先去办理了校内材料。待妥善解决了校内证明材料后,第三步再根据校外材料的办理时效和难度,将其一一分类,在每一个时间节点前耐心提醒和督促A同学办理或者委托家人办理,并提供给A同学经我多方查询了解的办理方法作为建议[2]。几个月后,A同学终于成功完成校教务系统上学籍的转换和省就业系统生源信息的录入等,并在微信上开心地向辅导员表示了感谢。至此,表现出对辅导员的接纳和认可,作为老师心里也充满欣慰感和为能实实在在帮到学生的喜悦感。

鉴于第一次事件的成功解决,A同学一段时间后又找到我,希望能跟辅导员聊聊。看着A同学欲言又止的样子,辅导员主动提出去校门口的水吧坐坐,请他喝杯饮料。在水吧里,A同学说出了自己一直以来积聚在心里的想法和一些自身的家庭的情况。辅导员第一步做的是耐心倾听,不随意打断和劝导,并示以微笑。待学生说完后,看着A同学长舒一口气,我意识到也许是A同学许久以来压抑的情感终于得到一次释放。随后辅导员针对A同学的情况,先肯定了其独立自主的性格,讲道现在依赖型孩子越来越多,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是很不错的,用好这种自身性格因素将大有所为。同时也指出了A同学的问题,独立是不错,但要注意把握度。并与A同学约定,有事情想倾诉的可随时找辅导员,辅导员可以作为知心树洞,欢迎常来。意在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信任基础,建立长期和谐关系,寻找学业引导突破点。

 

(二)家校联合,携手共进

A同学表现出的焦虑和压力很大程度上与家庭关系密不可分。A同学第二次找我倾诉心事后,辅导员主动联系家长了解情况,家长也承认这些年确实有点忽略了孩子的成长,没有尽好家长的责任。以为A同学平时没跟他们说是确实一切正常,不知道其心里隐忍了这么多,今后将多加关注A同学的想法,增强亲子关系。辅导员也表示将密切关注A同学的动态,做好学生的压力排遣、心态疏导、学业引导和就业指导工作,和家长一起携手助力A同学成长成才。

 

(三)耐心疏导,真诚关切,用心引导

A同学自第二次找辅导员倾诉后,开始了积极与辅导员之间沟通联系的过程,参加比赛、就业动向等都会找辅导员,听听老师的意见,也就有了A同学与辅导员之间的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甚至更多的谈话,形式多样,在微信或者办公室或者水吧或者路边,倒像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辅导员面对A同学的倾诉,并没有觉得不耐烦,反而耐心倾听,细致分析,并给予可行性建议。以自己的真诚关切回应学生的关切,用一颗慈爱之心用心引导学生奋进。

 

(四)持续关注,鼓励奋进,激发潜力,助人自助

解决完A同学主动提出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后,辅导员并没有松懈,继续保持着对A同学的关注。辅导员鼓励A同学多多参加学科竞赛和专业比赛,锤炼专业技能,同时可参加志愿活动和社团活动,结交朋友,锻炼沟通、表达和组织能力等。A同学渐渐克服心理障碍,不再封闭自己。辅导员引导A同学利用自身优势,如遇事能独立思考、冷静平和等,开展学业、职业规划,树立目标,并学会合理分配时间,摆正心态,逐步增强自信心,积极上进,自强自立[3]

 

(五)形成文字总结材料,提供案例借鉴

针对A同学案例的相关情况,及时进行归纳与总结,做的好地方可继续发扬和保持,并回过头来反思在此次事件中是否还有更妥当的处理办法,去伪存真,不断推敲打磨,形成文字总结材料,以供未接触过此类案例情况的辅导员参考借鉴,待再次遇到此类事件发生时处理起事情来能更加坦然、有条不紊。

 

三、经验与启示

(一)尊重学生,真诚以待,平等对话,共情感受

辅导员肩负着育人的使命,学生的情感和好恶相对比较直接,辅导员应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真诚相待,与学生平等对话,积极回应学生的关切,并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当你能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和学生共情,学生也会感受到辅导员老师的用心,逐渐接纳和认可你。只有师生合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彼此信赖,才能建立长久、和谐、良好稳定的新型师生关系。

 

 

(二)发挥学生干部的帮扶作用和教师队伍的学业引导作用[3]

辅导员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之间成立以“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为负责人的学业帮扶互助小组。专任教师应抓好两个阵地,课堂阵地抓好出勤率,注重知识的传授;课外阵地应注重学业引导,答疑解惑,交流谈心,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对于不想学、学不进、学无力、学不深的同学应积极加强引导,及时劝勉,精准帮扶,形成共同奋进的良好学习氛围。

 

(三)多部门联动,加强心理疏导,就业指导,教务制度宣传和培训[4]

辅导员应注重多与各部门联动,与心理中心联系进行危机干预、专业心理咨询,及时消解学生的负面情绪;与就业指导中心联系多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求职信息检索能力培训,就业择业观的培养、就业压力排遣等;与教务部联系,多开展学籍、学分、课程成绩、补考缓考、转专业、旷课缺勤等业务培训。多方联动,通力合作,快速解决学生学业困惑,共同为给学生创造一个舒适、清明的学习环境而不懈努力。

 

(四)畅通家校联系和沟通的渠道

学生在入学后出现心理问题,通常和家庭环境息息相关。父母对于子女的教育影响深远,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成年后,父母可能会因为工作繁忙或者家务琐碎疏于对孩子的管教和沟通,导致部分孩子心理出现危机,畅通家校联系和沟通的渠道显得尤为重要。作为辅导员,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及时告知家长学生的近况,引导家长换位思考,必要时可向家长传授一些沟通技巧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家校联动,双管齐下,共同呵护学生成长。

 

(五)紧紧围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这条生命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要坚守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这条生命线,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帮助学生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多方面的具体问题,如思想认识、价值取向、学习生活、择业交友等,时刻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理念,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为把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不懈奋斗[5]

 

参考文献

1】党小勇.梦想插上翅膀——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9年第13期.

2】李莹,毕重增.自我聚焦对社交焦虑的影响:抽离与正念的调节作用[J].心理科学, 2020年第43期.

3】裴玲燕.如何有效干预大学生因心理障碍导致的学业困难——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J].心理月刊, 2021年第18期.

4】吴信蕾.自卑心理引发的高校毕业生消极求职个案分析与干预[J].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第12期.

5《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43号)

 


...


阅读全文